巧创户外运动环境  科学促进身心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巧创户外运动环境  科学促进身心发展

顾怡秋

 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幼儿园

摘要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园的首要目的之一,教师在进行幼儿园教学时,不仅要训练幼儿的身体机能,而且要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快乐向上的心态,使他们的身心能够稳定、全面的发展。幼儿户外运动能够为科学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添砖加瓦,因为户外运动能让幼儿更好的认识社会的全貌,促使他们对大自然有更加全面的认知;而且,对于幼儿来说,不宜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他们身体的各个器官正处于发育状态,户外运动中的散步、慢跑和骑自行车等低强度有氧运动都比较适合幼儿,“低强度”但不“低质量”。

关键词幼儿;户外运动环境;身心发展;策略探究

户外运动之所以能够科学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因为户外运动能够增强幼儿的免疫力,促进他们与同学之间的感情,释放压力,锻炼身体。户外运动是教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户外运动对幼儿的益处多,但是,教师在使用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运用户外运动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教师能否创设良好的户外运动环境,为幼儿的安全、心情和锻炼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想要户外运动为幼儿成长服务,那么,教师就必须在户外运动策略上下功夫,精心设计。

    一、户外运动环境的重要性

     1.挖掘幼儿的闪光点

老鹰只有在高空中才能学会飞翔,因为在高空中,老鹰只有坚信自己一定能够飞起来,他们才能保证不被摔死,获得飞翔技能。类比到幼儿园户外运动教学中,如果户外运动的环境永远是小小的幼儿园,一成不变,那么幼儿的思想和创新能力就会被限制,甚至磨灭。幼儿的天赋并不会无缘无故的展现出来,只有在与他们天赋相关的情况下,通过某种事物或者人的启发,才能够被教师所发现并且培养。所以,教师要创设多元的户外运动环境,为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提供一个被探索的机会。比如:在户外散步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漂亮的公园里,可以提高幼儿发现美的能力,进而在画画中提现出来,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2.为幼儿的安全提供保障

幼儿的安全意识比较差,而且他们属于弱势群体。在家时,他们的安全由家长负责;在幼儿园时,教师就要对幼儿的安全负起责任。所以,在创设户外运动环境时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把幼儿的安全看成是自己的职责,让幼儿放心锻炼和学习,让家长更加信任教师能够保护和教育好他们的孩子。教师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把户外散步和骑行运动选取在公路上和人多的地方,那么多的幼儿仅仅靠一两个教师照顾得过来吗?所以,教师在选取户外运动的场地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全方面保障幼儿的安全。

    二、创设户外运动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策略

    1.创设安全、开放的户外运动环境

安全不等于封闭和单一,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在创设户外运动环境时也要加入一些开放性的元素,例如:场地开放、户外运动项目开放、评价机制开放等等。幼儿们在安全的环境中不用分心观察四周的人群和车辆或者其他的安全隐患,教师也可以从关注安全方面适当的转移到参与幼儿的户外运动,增进教师与幼儿的情感。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丰富多彩的户外运动项目上,从第一次的陌生胆怯到无数次的驾驭自如。开放、多元素的户外运动环境也能为幼儿提供不同的身心健康锻炼方法,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在遵循安全和开放的原则下创设一个种植园地。在园区内开设一个种植园地,根据班级来划分园地面积,对应的班级要打理和保护好自己的园地不被侵犯。让幼儿们在班级园地里种上自己喜欢的植物和蔬菜,安装水龙头,方便幼儿每天为他们的小植物浇水施肥。种植园地不仅能够让幼儿们认识多种多样的农作物,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而且还能通过自己动手种植出属于自己的作物,享受劳动成果带来的快乐。

2.紧抓幼儿课程创设户外运动环境

教师在创设户外运动环境时还可以和幼儿园课程结合起来,让课程内容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减少幼儿的学习负担,同时,户外运动也会更加系统和富有逻辑性。教师要将户外运动与课程内容巧妙的结合起来,幼儿学习到的知识就会转化成实际行动,理论教学自然而然就转变为了实践教学。幼儿今后的学习也就实践更多于理论,动手能力也会不断的提高,身心也随之健康发展。

例如,幼儿必学的知识身体操,幼儿们学习身体操能够在休息的同时让疲惫的身体得到放松,让白天的活动更加精神和有活力,久而久之,还能塑造完美的姿态,端正自己的站姿以及坐姿等等。所以,身体操要一直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只靠幼儿园日常的练习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为他们创设更大和更多的户外运动环境。这时,就可以给幼儿灌输要每天做身体操的理念,告诉他们和爷爷奶奶出去跳广场舞或者打太极的时候,就可以和爷爷奶奶一起锻炼,或者,清晨起来,把身体操当成是自己和爸爸妈妈每天早晨的出门仪式等等,让幼儿把身体操的理念烂熟于心。幼儿园和家庭都成为了有力的户外运动环境。

3.结合各阶段幼儿特点创设户外运动环境

户外运动项目繁多,环境也就错综复杂,因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幼儿的阶段来科学规划户外运动环境,让幼儿的身心发展在正确合理的轨道上前进。这样,既不违反幼儿的成长规律,还能让户外运动环境的创设变得有规律和简单,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幼儿的锻炼负担。

比如:小班的幼儿应该设置相对安静的户外运动环境,堆沙子、搭积木,因为他们年龄小,安全意识最差,如果进行太激烈的户外运动,会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中班的幼儿可以创设中强度的户外运动环境,如户外散步、放风筝等等。大班的户外运动要往思维提升的方面创设,他们即将要进去小学阶段,所以,思维和能力方面都要得到提升,像平衡车、袋鼠跳都可以。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户外运动的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好的、合理的户外运动环境可以让幼儿认识世界,锻炼自己,而坏的环境则会对幼儿的安全和身心造成严重性的伤害。所以,教师在创设户外运动环境时,对投放进去的材料都要科学合理,确保能够让幼儿的身心在阳光照耀下茁壮成长,并且能将其中的一两项户外运动发展成为自己的爱好或者强项,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章

[1]李苗苗.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3):257.

[2]王金兰.浅谈幼儿教育中的幼儿户外运动[J].散文百家旬刊,2015(7):13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