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6
/ 2

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路径研究

杨,帆

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重庆 400020

摘要:“教育信息化”主要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的综合性事业。前沿研究、实践应用以及最为重要的技术产品缺一不可。但是,现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实践研究与一线实践运用却存在脱节,导致实际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真实的教学需求距离甚远,流于表面。为此,本文通过细化的信息时代下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分析,针对性提出教育信息化建设科学路径,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智慧校园;路径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大力推行,国家公认“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而信息技术发展为教育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无疑就为所谓的“适合的教育”提供支撑。因此,要想使“适合的教育”真正落地,学校就需从教育信息化方向着手,以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技术应用为要,详细探讨实践应用,最终为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

一、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发展趋势

(一)教育教学重心转变

首先,信息时代下的知识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空间及纸质书籍,学生能够掌握多少的学习知识也不再是教学主要重点,而是学生的知识学习结构建构更加重要。为此,教育教学重心直接从以往的“重知识、轻过程”向“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与学习素养培养”转变[1]。由学生更加喜好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互联网等促使学生综合学习,全面发展。

(二)课程建设方式转变

其次,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日渐高效,传统的教学课程建设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综合学习需求,教育信息化全面发展成为必然。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就成为教学发展的新时代革命。微课、慕课、公开课一系列广受推崇的开放性课程资源,就成为新时期课程建设的关键补充,开放性教育资源激增也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核心话题,推动课程体系建设快速转变。

(三)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再次,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教学资源丰富,使学生可接触学习资源变得随时随地可以获取,直接降低学生获得优质学习资源的成本与门槛[2]。且,使大部分学生有机会通过线上课程、网络资源抑或是其他各类信息化方式自主学习。为此,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学习需求为导向的自主学习、趣味化学习就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转变。

(四)教学方法手段转变

同时,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渠道拓展,还促使教师队伍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转变。即,教师在优化教学设计时,能通过互联网浏览网页、下载软件、阅读资讯,并基于学生能越来越多的积极参与课堂内外各种教学活动,而使得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直播教学等先进教学模式日渐成型。为此,鉴于教育信息化成为未来教育发展方向,学科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并掌握各类信息技术,以此与时俱进面对挑战。

(五)教师角色定位转变

最后,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课程的主导,学生只是“被动聆听者”。而信息时代下的新颖教学模式变革,则使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而教师是课程的辅助,学生与教师同为学习者,相互促进,相互进步,即教师角色定位发生转变。为此,使教师从知识传播者转变为知识对话者,就要求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着眼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建设,从关系重建出发,推进教育信息化有效发展。

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有效路径

(一)建设高水平数字校园

“互联网”不仅是一个工具,还是一种环境,一种思维,一种生态。要想将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入基础教育,就必须基于校园文化建设视角,打造基础的数字化校园环境。即,通过课程与数字化、科研与数字化、教学内容与数字化等有机结合,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而当前阶段各级学校校园数字化建设虽不同程度引入信息技术,却硬件、软件皆有不足。为此,打造高水平数字化校园,必须形成以服务为导向,以软硬件设备为支持,以生命周期健全为依托的全面数字化服务体系[3]。如,至少建成有有线与无线有机结合的校园网络。在此校园网络中,统一化集中教育信息,并完成教育信息的获取、收集、发布、分析、反馈整合。建设包含云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高水准数据中心、服务系统、智慧教室等,全面实现智慧化校园。

(二)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使命是:教育方式要做出哪些转变?我们可以使用哪些先进的教学技术、产品助推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落实转变。为此,着眼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的学习眼界,帮助学生形成良性学习习惯,必须进入注重“应用、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理念转变新阶段,在已认同“因材施教”理念的基础上,持续打破传统教育理念局限。即,以“个性化”为导向,助推教学运行、学生学习及学生管理全面实现网络化[4]。如,现在的大部分学校在教学管理系统中,都开始实施:学分制改革、考试方式改进、学生自我型服务建设、信息公开透明等具体改革。以考试方式改革为例,让学生的每一次考试成绩都高效记入信息化教务系统,在设置好的系统性运行程序中,由系统自动处理考试成绩,并结合改进后的学生考核总体系,将学生各个阶段考试成绩整体折算,为学生提供数据参考,学习调整。

(三)整合高质量教育资源

首先,网络化教学资源早已是大势所趋,上文所讲的慕课、微课、公开课等就是最为常见的网络教育资源。教师队伍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需要做的主要是,在学生已适应在线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前置化的做好学生“引路人”,为学生确定一个适合自身自主学习的网络化方向,有效整合高质量学习资源,筛选低效学习资源,以此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5]。如,借鉴国外的一些成熟化网络学习平台:edX、Udacity,将其与国内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网络学习平台:MOOC、智慧树、超新星等,进行资源比较。使学生在学习资源整合内化上,有更加开阔的资源视野。其次,借助网络平台近年来为学生提供的思维开拓机会,以学生喜欢使用的非专业教育类APP为切入,利用此类APP渗透一定教育资源,并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从这些APP中自主提取学习资源,如:豆瓣、知乎、沪江网等。

(四)发挥信息技术独特优势

依托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信息化学习环境,从而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专业人才,不仅需要通过上述路径有序促成,还需要学校发挥自身的组织管理作用,全面凸显信息技术独特优势。例如,大力推进“名师课堂”建设,从教师教育的“领头羊”视角,发挥教师作为教学前提的示范作用、暗示作用。同时,建设校内“网络研修共同体”等,组织教师队伍相互建议,科学依靠信息技术引领学校后续的大规开放式网络课程。或者也可以为教师队伍定期开展专题培训,邀请一些兄弟、姐妹学校的优秀教师到校开展信息化教学交流,或教师自发性线上交流。基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诉求,逐步落实一应措施。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教育教学的思想、方式、建设等带来挑战,需学校、教师针对现阶段教育现状,进行相应教学改革,从而使契合学生现下学习兴趣取向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前瞻性与实践性。所以,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学校教育资源整合,以及教学渠道拓展的核心抓手,不断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深化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资源建设、渠道建设,以此促使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效落地。

参考文献:

[1]童广印,任大伟,岳燕. 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2016-2020年)CSSCI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 枣庄学院学报,2021,38(05):65-74.

[2]苏倩倩. 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教学新路径探索[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16):239.

[3]秦铭谦,林勤,贾志伟. 高职院校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1,(08):130-133.

[4]吴建东. 加强智慧校园建设,促进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J]. 现代特殊教育,2021,(15):15-17.

[5]马悦.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研究[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0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