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FMEA模式在急诊患者快速分诊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基于HFMEA模式在急诊患者快速分诊中的应用

 ,马慈云1 ,黄英  ,庞云珍 ,罗文坚,徐丽琼,刘彩娥  ,王媛通讯作者

昆明市延安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应用HFMEA(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模式在急诊患者快速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开始时间于2021年2月,观察结束时间于2022年8月,并且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人。观察组采取HFMEA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预检分诊模式,对比两组效果。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候诊时间情况,观察组候诊时间为13.39±1.68(min),对照组候诊时间为20.17±3.11(min),(t=4.386,p=0.027),结果有差异。(2)观察组和对照组诊断准确情况,观察组准确率是95.65%,对照组准确率是78.26%,(x2=13.871,p=0.010),结果有差异。结论:运用HFMEA(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模式在急诊患者快速分诊中应用,极大缩短分诊时间,提高分诊准确率。

关键词:急诊科;快速分诊;HFMEA模式

急诊科就诊患者疾病种类多,病情重且急,多数患者病情发展速度快,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急诊科开展护理工作中,能够对危急重症患者采取快速有效的分诊方法,能够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其意外死亡率。急诊科为了能够快速有序地开展护理工作,可以在急诊科开展就诊预检分诊模式,这种方法能够区分危急重症患者,并且为其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减少患者急诊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但是在常规的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容易出现预检分诊失效,导致危急重症患者没有及时分流就诊,引起医患纠纷,影响急诊科治疗质量。为了解决急诊科预检分诊中存在的问题,对预检分诊中采取HFMEA模式,这种模式是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模式,能够分析急诊预检分诊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急诊预检分诊质量。急诊预检分诊中使用HFMEA模式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急诊临床上应用普及率低,影响HFMEA效果发挥[1]。基于此,本研究运用HFMEA模式在急诊患者快速分诊中使用并观察其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将患者分成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急诊就诊患者46例,对急诊就诊患者年龄分析,最小18岁,最大80岁,中位数50.23±6.18岁;对急诊就诊患者性别分析,男23例,女23例。对照组有急诊就诊患者46例,对急诊就诊患者年龄分析,最小18岁,最大80岁,中位数50.41±6.27岁;对急诊就诊患者性别分析,男22例,女24例。(P>0.05),资料无差异。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急诊预检分诊,以此来保证急诊科分诊工作有序开展。

1.2.2实验组

实验使用HFMEA方法开展急诊预检分诊,该种方法有以下内容:

(1)建立HFMEA急诊预检分诊小组:为了保证急诊预检分诊时使用HFMEA模式质量,首先对该种预检分诊设置专业的小组。小组组建过程中,由急诊科护理经验丰富人员组成,并且由护士长开展培训工作,同时进行考核,只有考核合格护理人员才能够参与HFMEA模式下的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小组在开展工作前,还需对急诊预检分诊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分析问题中,采取急诊分诊中异常事件作为参考,并且进行头脑风暴等分析方法,获得急诊预检分诊中存在的问题[2]

(2)绘制流程图:根据急诊治疗患者情况,制定急诊流程图,具体情况在表1呈现:

表1急诊患者就诊流程表

流程步骤

患者入院方式

护士预检

挂号

就诊

患者自行入院或者有人员陪同

1.询问主诉

收费处挂号

1.危重症患者抢救室抢救

120转入

2.生命体征评估

2.非危重症患者挂号诊室候诊

基层医院转诊

3.快速分诊

(3)分析高风险环节:小组成员在分析急诊预检分诊中高风险环节时,可以采取头脑风暴方法,对每个子流程中存在的高风险进行分析,并且评估其风险值。急诊预检分诊中环节风险值=严重度×失效概率。严重度的评估中,采取四级评价,分别是非常严重、严重、中等严重和不严重,每个等级分别是4、3、2、1分;失效率评估也采取四级评价,分别是经常、偶尔、不常见、罕见,每个等级设置4、3、2、1分。根据危机值的评分不同,获得急诊预检分诊中主要存在的问题[3]

(4)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小组成员分析急诊预检分诊中存在问题时,可以使用风险值方法选择出急诊预检分诊中存在的问题,危机值分数≥8分者,说明这个问题为高危模式,然后再寻找问题存在原因,最后采取措施解决,以此来保证急诊预检分诊质量。本次分析后获得,在急诊预检分诊中,护士主观预检分诊因素参与过多,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危急重症患者错误分诊。为了解决该方面的问题,对急诊预检分诊流程重新制定,在护士预检分诊中采取MEWS量表评估方法,这种评估能够有效地区分危急重症患者,减少该类患者急诊等待时间。同时,使用MEWS量表评估患者风险时,对于非重症急诊患者,需要每间隔15分钟进行重新评估,并且根据评估值重新分诊,减少危急重症患者预检漏诊发生率

[4]

1.3观察指标

预检分诊满意度采取我科的满意度调查量表,是否满意以患者评价为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处理数据,(IMG_256±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候诊时间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候诊时间情况在表2呈现:

表2两组患者候诊时间对照

组别

数例

候诊时间

观察组

46(例)

13.39±1.68(min)

对照组

46(例)

20.17±3.11(min)

t

--

4.386

p

--

0.027

2.2两组诊断准确率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诊断准确情况在表3呈现:

表3两组诊断准确率对照

组别

数例

诊断准确数例

占比

观察组

46(例)

44(例)

95.65%

对照组

46(例)

36(例)

78.26%

X2

--

--

13.871

p

--

--

0.010

2.2两组急诊分诊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急诊分诊后情况在表4呈现:

表4两组急诊分诊满意度对照

组别

数例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46(例)

24(例)

21(例)

1(例)

45(例)97.82%

对照组

46(例)

19(例)

18(例)

9(例)

37(例)80.43%

X2

--

--

--

--

13.297

p

--

--

--

--

0.010

3.讨论

急诊科开展护理工作时,急诊就诊患者病情复杂,生命体征变化快,就诊人数多等因素导致分诊存在困难。为了减少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急诊患者急诊分诊质量,可以在患者预检分诊中采取HFMEA模式,这种模式为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模式,在急诊预检分诊中应用后,能够发现急诊预检分诊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措施解决,以此来提高急诊预检分诊质量,保证患者急诊治疗安全[5]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候诊时间情况,观察组候诊时间为13.39±1.68(min),对照组候诊时间为20.17±3.11(min),(t=4.386,p=0.027),结果有差异。再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急诊分诊后情况分析,观察组急诊分诊满意为97.82%,对照组急诊分诊满意为80.43%,(x2=13.297,p=0.010),结果有差异。从该组数据中分析获得,在急诊预检分诊中使用HFMEA模式效果优良,该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爱群.HFMEA模式下的急救流程护理优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6):17-19.

[2]王晓晖,高丽,杭继红,承晓燕.HFMEA模式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1):53-55.

[3]宋丽莎,张帆,李欢.HFMEA模式在优化阴道分娩产后护理流程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0):42-44.

[4]安李一. 基于HFMEA的成人日间手术患者护理风险识别与干预方案的研究[J].南京大学,2021.

[5]于美红,高红丽,王琳琳.基于HFMEA模式的预防护理流程对阴道分娩产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06):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