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协作健康教育在健康管理中心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7
/ 2

精细化协作健康教育在健康管理中心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华丽娜 ,蔡燕(通讯作者)

云南新昆华医院  健康管理中心 云南昆明650301

【摘要】 目的 探究精细化协作健康教育在健康管理中心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6月在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84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上采取精细化协作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饮食行为及运动行为的评分情况及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饮食行为及运行行为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精细化协作健康教育能促进老年体检患者良好地控制饮食及运动行为,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精细化协作健康教育;老年体检患者;饮食行为;运动行为;护理满意度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慢性疾病发生率都在升高,虽然老年患者的保健意识有所提高,但因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及对疾病的认知有限,自我管理水平还较低。因此,提高老年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十分重要[2]。精细化协作健康教育模式能够使患者加强对自身疾病的了解,从自身行为上对疾病进行管理,以促进机体者健康。本文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门诊收治的5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精细化协作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饮食行为评分、运动行为评分、满意度调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某三级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54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在21-76岁、平均年龄(53.4±4.5)岁;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在20-78岁、平均年龄(53.9±4.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传统体检及健康教育方式,护理人员按照常规流程对患者提供指导,对其进行口头宣教指导,使其明白体检的作用及意义,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提醒患者生活中的具体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定期体检。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协作健康教育,主要包括:

①组建专门的体检护理小组:根据体检中心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组建责任护理小组,每个责任小组的成员由5名成员组成,即责任医师 1名,责任护理组长1名及护士3名,患者体检过程由护理小组成员负责,保证体检工作的连续性,促使体检工作的顺利完成。② 建立体检患者健康档案,其中包含体检者的电话、姓名、疾病情况、住址等信息,生活中的具体注意细节及饮食情况等,体检当天发放体检表,指导患者填写表达,护理人员根据填写内容及时了解患者的基本需求,制定合患者的体检计划。③体检井然有序进行,安排专门的护士引导患者排队体检,将体检科室导检单发放到患者手中,标记检查的位置,避免患者绕路,提高体检效率,节省体检时间。④ 结束体检后,将体检表收回,不能当时出结果的检查项目及时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疑惑的位置耐心指导及讲解,待检查结果出来后,分析其健康状况,制定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案,为患者建立体检信息档案,将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告知体检者,使其提高警惕,生活中加强注意,做好防范措施,并通过微信群及邮箱发送,对于异常项目为患者提供链接,其中包含大量健康宣教知识,患者自行学习,使得自我管理水平得以提高。随访服务:体检中心利用互联网平台每日推送受检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使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疾病情况,并建立健康知识平台,受检者可随时查询自身的健康情况。完成检查一段时间后,电话随访受检者健康状况,对其进行相应指导,为其提供健康咨询,对其进行饮食及运动指导,使其疾病得到管理,且提高其健康知识知晓率,使得疾病得以有效控制。并短信或电话提醒患者下次体检时间,督促其按时检查。

1.3 观察指标

1.3.1 饮食行为评分:根据成年人饮食行为评价表对其饮食行为进行评估,共包含零食、饮食观念、饮食习惯、进食规律及进食速度等8 个维度,共采用5分制,“1分~5 分”分别表示“极不符合~十分符合”,分数越高,表示患者饮食行为管理越好。

1.3.2运动行为评分:采用自制的运动调查问卷量表,对患者的运动行为进行评分,主要包含每日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及运动次数等4个维度,采用5分制,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运行行为管理越好。

1.3.3 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调查结果。该调查表的满分为100分。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非常满意(>90分);满意 (60 ~89 分);不满意 (<60分 )。总满意率 =( 非常满意例数 +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00%。

1.4 数据分析

采用 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饮食行为及运动行为评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以频数、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饮食行为及运行行为评分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饮食行为及运行行为评分更高(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饮食行为及运行行为评分结果比较

组别

例数

饮食行为

运动行为

观察组

27

36.27±3.21

35.41±3.24

对照组

27

27.34±3.14

29.04±3.15

t

10.334

7.325

P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27

16(59.26%)

11(40.74%)

0(0.00%)

27(100.00%)

对照组

27

13(48.15%)

9(33.33%)

5(18.52%)

22(81.48%)

x2

-

-

-

5.510

P

-

-

-

0.019

3 讨论

精细化协作健康教育是通过对患者开展一系列的干预行为,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知识,并将其渗透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行为中,使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开展精细化协作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的饮食行为及运动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精细化协作护理干预方式能对患者的饮食及运动行为起到督促作用,同时,还能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老年体检患者采用精细化协作健康教育能对饮食及运动行为进行良好控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宏玉,刘红,邓婉,等.健康教育对提高体检人群满意度的效果探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2):168-170.

[2] 刘香弟,王春红,刘志宏,等.互联网模式下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行为改变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78(3): 93-95.

[3]耿伯春,吴莹,金珠凤,等.互联网模式下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指标及行为改变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7, 16(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