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经济效应和发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2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经济效应和发展策略

杨向东

绍兴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312000

摘要:纵观交通运输产业发展历程,综合交通运输是人们因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为追求更高质量交通服务而产生的一种科学理念。它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消耗最少的社会资源来建设运输系统,以满足运输需求,或者以最低的运输成本完成运输活动。由此可见,综合交通运输是我国当前运输产业集约化的发展阶段,可以通过发挥各类运输方式的主要优势,在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当前世界主流的运输模式。本文在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分析综合交通运输建设的经济效应,探索高质量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经济效应;发展策略

1导言

随着交通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高效的运输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出行、频率和规模,最终成为重塑区域经济实现均衡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推行交通运输的建设中,应密切关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经济效应。

2综合交通运输的基本作用

第一,先导性。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在国民经济规划中率先发展,引导其他产业向特定战略目标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综合交通运输可以为服务、贸易等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便利,而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程度,可以反映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它具有经济先导性的特征。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在早期就十分注重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许多国家都将交通基础设施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作为引导经济的有效手段之一,以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规划构建区域交通运输网络,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发展。我国也非常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交通运输在促进经济增长、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引导物流商贸和旅游业发展等方面的先导角色不可替代。

第二,网络性。单一的公路、铁路、水路等基础设施由于运营成本高、运转效率低,往往不能达到交通运输的目的,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所以各类运输方式之间必须互有联系,将各经济单元联结起来,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和综合运输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区域经济融合聚集,串联起各经济单元的经济活动,促进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形成产业集群,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把分散孤立的市场纵横连接起来。

3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经济效应和发展策略

3.1选取评价指标

交通运输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客货运输的需求。需要从客运和货运两个方面构建综合运输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公路、铁路、航空运输里程和水路运输港口泊位数代表了山东省的交通运输状况,能源消耗的变化代表了综合交通运输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选择公路里程、铁路营业里程、航空里程、港口泊位、内河通航里程和交通运输业能耗增长率作为投入指标。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运输产出一般以运输量和周转量来衡量,因此将能够代表综合运输行业实际生产情况的客货运输量和周转量作为产出指标。

3.2完善综合交通网络结构,实现基础设施的立体互联

一是加快综合交通走廊和枢纽建设,构建快速交通网络、高效共享干线网络和广覆盖基础服务网络,形成优质立体互联的综合交通网络格局,达到降本增效、便捷出行的目的,为经济流通顺畅创造基础条件。其次,根据综合运输通道的布局,统筹不同层次的运输需求,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网络的功能结构,提高网络的整体利用效率,提高综合运输管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三是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实施,促进港口集装箱多式联运持续增长,实现沿海主要港口和长江干线多式联运信息交换共享,加强水陆衔接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和高效匹配。

3.3发展准则从“适度超前”深化到“当好先锋”

当前,在综合交通运输供需关系逐步由“瓶颈制约”转向“总体适应”阶段,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遵循“适度超前”原则。“十二五”规划要求“在满足现阶段客货运输需求的基础上,使基础设施能力适度超前”;“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确保运输能力适度超前,更好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实践证明,“适度超前”很好地反映了交通供给能力与经济社会需求规模在“度量”上一种优化动态平衡状态,是彰显交通运输“先行官”历史定位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已经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交通运输供需矛盾逐渐从长期运量与运能之间“规模的不适应”转化为运输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结构的不匹配”。在此背景下,围绕供需之间的有效匹配问题,不仅要把握好交通运输适度超前先行发展的“度”的问题,还要把握好交通运输先行发展“质”的问题。这也意味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交通运输建设发展不仅要走在经济社会其他领域的前列,还要走的好、成为模范标杆。

3.4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交通基础设施和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更离不开政府的公共财政保障制度和投资体系。一是建议把政府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政策支持作为政府投资的重要方向,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重视程度,在土地定价、规划建设、税收优惠等政策制定上更多地向民营企业倾斜。同时,探索在市场化机制下的新型盈利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运营,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现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既能利润共赢也能风险共担的目标,构建稳定的综合运输体系融资渠道。二是打造现代化政府投融资平台。政府投融资平台助力政府与市场直接高效对接,未来应结合国企单位改革,推进投融资平台转型升级,打破要素壁垒,加快资源整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搭建吸引民间资本的上市对接平台,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

3.5拓展到“融合发展”

“十二五”以前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发展思路没有跳出交通运输系统本身,一直在围绕“综合”下功夫。“十三五”时期,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开始探索实践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开始在“融合”上做文章。“十四五”《规划》肯定了这个有益探索,明确提出要“促进跨领域、跨区域、跨行业协调融合发展”,并将融合创新作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发展动能。可以预见,“十四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将更加重视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之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不同领域基础设施之间的协调融合关系,融合发展将成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质量建设和服务国民经济循环运行的重要特征。

结束语

总之,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市场,促进经济增长,以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根本支撑,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又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条件。在这个背景下,高质量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破解扩大内需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效抓手。

参考文献:

[1]郑大明.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与规划》[J].现代城市研究,2021,(11):133.

[2]曹亚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1):68.

[3]高尚文.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平稳发展[J].科技经济市场,2016,(03):33-34.

[4]谢媛媛,冷家锋,殷永文.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J].企业技术开发,2012,31(2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