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开通对票务清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开通对票务清分的影响

张佳

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网络化运营管理条件的不断优化完善,可进一步提高票务清分的准确性,清晰化的体现客流分布状态,根据掌握的各项数据及参数情况,制定出完善的运营方案,进一步增强各线路运营的协调性。伴随城市的增速发展,轨道交通网络也逐步城市化、健全化,这同时也促使轨道交通的网络结构更趋于复杂,在换乘路径选择不断增多时,客流时空分布将更具多重性特点,只有明确骨干线路开通与票务清分之间的影响关系,才能明确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特点及规律,为列车运行计划的灵活制订提供参考依据,全面提高运输组织及客运服务能力。

关键词: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开通;票务清分;影响

1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开通对票务清分的影响分析

目前我国的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建设轨道交通,以满足不断上升的交通出行需求,部分经济发展实力雄厚的城市,率先建设了大规模的轨道交通系统,不仅轨道交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网络化运营已经成为主流趋势,票务清分系统也在原有基础上升级改造,逐步成熟。例如:部分城市在最初阶段并未应用界限清晰清分模型,后续随着客流量的逐步增加、运营商的增多,才开始应用多路径概率选择的“两阶段、双比例”的清分模型。随着轨道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轨道交通都能够积极迎合趋势,对客票清算管理中心及路网指挥调度中心系统技术条件、数据组成及运行中的清分模型得出的客流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应经验,依照清分的依据及规则,创建起对应的模型,计算出客流分布结果,促使清分模型更为准确。但是推定型模型本身就更易受到多重因素的限制及约束,实际计算难度大,复杂性强,这就需在轨道交通系统进行票款清分时,仍对分配型模型进行匹配,降低计算难度,同时保证网络整体分配的合理性及可靠性。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初步运营及发展中,网络清分系统及方法也经历了几个重要时期,从最初的无清分阶段,逐步发展为人工分账、最短路清分,最终是多路径清分,目前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中就采取了多路径清分模型。在对多路径清分模型的网络进行描述时,需基于综合阻抗函数,精准掌握不同路径下的出行代价,由此计算出实际抗阻值,在分析路径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同时,拓展行为分析的关联点,而各路径的代价都难以根据单一因素进行衡量,为了便于明确各路径代价,就需确定主要因素,对应该要素设定可操作的路径选择规则,并将其他的关联要素进行转化,促使要素能够被设定在同一框架中,基于统一性提高度量效率,形成可选路径的综合阻抗。各类乘客在对出行路径进行选择时,都会依照一定的规则,产生动态规律,例如部分乘客会将最短出行里程、途径车站站数作为首要衡量因素,部分乘客则更注重出行的舒适度及换乘次数。现阶段部分城市所应用的清分模型中,会参照不同要素设置阻抗,一般以路阻函数为基准,将各类关联要素都统一折算为路阻函数,对路径代价进行计算。

2地铁ACC清分算法模型及设置

现阶段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中,大多数网络化运营的地铁都会采取多路径概率清分法,这是因为目前随着骨干线路的开通,对票务清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多路径概率清分法,能够将乘客出行路径的多样性都纳入到考虑范畴中,根据主要参数确定可乘客的路径选择依据及有效路径,基于相应规则,进一步明确各路径客流的分配比例,根据路径对应的运输里程,计算出更为合理的清分比例。因此,多路径概率清分法大多被应用于线网复杂,可选择路径多的轨道交通环境中,充分保证数据清分的有效性,全面体现乘客路线选择的实际情况,确保各方收益得到均衡分配。在应用ACC清分系统的过程中,还需根据地铁清分的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与完善,转向完善的多路径概率清分法的方向延伸及拓展。

2.1ACC清分算法模型

因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开通能够产生对票务清分的直接影响,要想提高实际工作效率,就需运用ACC清分算法模型与多路径概率清分法,有序完成清分工作:第一,根据掌握的数据,建立起出行阻抗函数,基于出行时间,对照换乘走路时间等关键指标,并加以明确,完善各参数对应的函数关系,由此计算出出行阻抗值,并将之作为重点参数,对乘客路径选择情况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阻抗值与路径选择意愿成相比关系,阻抗值小,则乘客路径选择意愿强,阻抗值大,则乘客路径选择意愿薄弱。

第二,对有效路径进行准确判断,计算比例。基于综合出行阻抗函数值,可为最短路径的筛选及判断提供重要参考,综合分析出行阻抗这一关键参数,以最短路径为主体,确定阻抗相对阙值、绝对阙值,划定有效路径的具体范围。例如:在轨道交通的OD区间内,当最短路径所用时间为15min时,对比最短路径的用时时间,当超出60%以上的时间时,大部分的乘客都不会将该路径作为首要选择,若阻抗相对阙值被设定为160%,其绝对阙值为5,只要是用时时间在规定范围之内的路径都可判断为有效。在确定乘客选择路径后,需以阻抗函数值为参照,按规定及规则设定标准差参数的取值范围,通过使用算法导入数据,基于概率分布模型,针对各有效路径,确定OD区间客流的各自分担比例。其取值大小与路径承担客流比例的差异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取值小,则差异大,取值大则差异小,客流在有效路径间的分布也相对平均。

第三,明确线路清分比例。在对城市轨道交通各线路的客流及收益清分比例进行计算时,需将运营成本纳入到综合考量范畴内,而运营成本本身与运营里程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在确定清分比例时,需正确选择适宜的客流分配方法。各条有效路径的分配比例不可直接确定,一般应根据具体参数及规则进行计算,根据得到的结果,对同一线路中的分配比例进行汇总,根据优化配置,提高客流分配比例的合理性。

2.2正确设置清分参数

骨干线路的开通,直接增加了票务清分的难度,在设置清分参数时,需要考量的要素较多,例如区间运行时间、停站时间、换乘步行时间、站间距等等,针对不同的清分参数,计算过程及标定依据也有所差异,例如区间运行时间及停站时间,都要计算综合出行阻抗,其标定依据是额定的;换乘步行时间也需计算综合出行阻抗,但是其标定依据为实测的;阻抗相对阙值及绝对阙值,则要对有效路径进行判断,并计算对应的比例;站间距则要计算清分比例,其标定依据是额定的。为了保证清分参数设置的合理性,可通过调研,掌握轨道交通的客流数据,通过导入参数,对ACC清分算法模型加以优化,不仅要保证参数设置的正确性,更应参照标准,对权值进行设定,及时纠正偏差。特别是在轨道交通的骨干线路开通时,乘客出行中的可选择路径也所改变,需在参数及权值规范设置的基础上,对全线网的有效路径集进行再次计算,修正各路径的客流分配比例。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开通,对票务清分的影响较为显著,在多个方面都有体现,而线网变化,必定导致清分计算结果改变,需基于清分影响因素,明确清分算法模型中的需求性参数,结合掌握的客流数据,选择适宜模型并进行分析与计算,通过对比其结果,评估及验证模型参数、权值设置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张霞. 城市轨道交通环线工程对线网票务影响相关问题研究[J].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15, 12(04):54-58.

[2]龚隽, 靳文舟, 郑亚晶.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清分方法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8, 40(02):79-86.

[3]韩丽东. 智能换乘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清分方法研究[J]. 信息与电脑, 2020, 32(18):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