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粮食仓储项目工艺设计方案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某粮食仓储项目工艺设计方案探讨

刘世龙

中央储备粮临沂直属库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粮食储备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粮食宏观调控、平衡粮食供给、确保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关键词:浅圆仓、储粮、通风、准低温、中心管

某粮食仓储项目建设浅圆仓15座,内径26m,单仓仓容1万吨,总仓容15万吨,配套建设工作塔、汽车接收站、一站式服务中心、机械器材库(含变配电间)消防泵房及水池附属设施

一、仓型选择

仓型选择的原则是在满足储备粮要求的前提下,做到安全、适用、经济,项目通过对比架空浅圆仓、地下通廊浅圆仓、落地浅圆仓等仓型的优缺点,并综合考虑使用要求、地形条件、经济条件、地质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和当地建筑材料供应条件等诸方面的因素,选取落地式浅圆仓作为本项目仓型。该仓型以静态储备为主,具有单位造价相对较低、安全性高适于粮食储藏等优点。

二、仓容计算

单仓仓容计算公式如下:

E=(π×D^2×H×γ)/4

仓容计算结果如下:

序号

名称

代号

取值或计算结果

1

筒仓仓容(t)

E

10000

2

筒仓内径(m)

D

26

3

筒仓装粮高度(m)

H

25.2

4

粮食容重(t/m3

γ

0.75

三、工艺总体布置

根据项目用地条件及使用功能要求,15座浅圆仓分三组布置在地块的南侧,由东到西,呈3x5排列,总仓容15万吨。

将汽车接收站与工作塔设在浅圆仓群北端,汽车接收站、工作塔与中间一排浅圆仓对齐,各子项间通过栈桥连接。工作塔为粮食接收发放的核心,完成粮食的取样、初清、计量、细清等工序。

汽车站上方备载仓和杂质暂存仓,方便清理后粮食发放及杂质处理本项目进出仓作业能力按300t/h进行设计

四、工艺流程

主要作业流程包括粮食接收、粮食发放,具体作业流程如下:

1、粮食接收

汽车来粮汽车衡液压翻板或集装箱卸粮装置卸粮坑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除铁器圆筒初清筛分料斗细清筛斗式提升机带式输送机浅圆仓。

2、粮食发放

浅圆仓粮食发放共有以下三种方式:

侧壁高位溜管发放

浅圆仓内粮食侧壁高位溜管散粮车汽车衡出库

仓壁低位溜管发放

浅圆仓内粮食仓壁低位溜管(或挡粮门)移动式胶带输送机散粮车汽车衡出库

清仓发放

浅圆仓内粮食移动式出仓机移动式胶带输送机散粮车汽车衡出库

五、输送工艺设计

设计力求粮食进出仓工艺流线简洁、顺畅,设备作业高效、节能,维修保养方便。

1、水平输送设备

采用气垫胶带输送机设备相对封闭,维护量小,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可实现全天候作业

2、垂直输送设备

选用低速斗式提升机,配备塑料畚斗,采用降破碎措施,尽量降低粮食破碎率,最大限度降低粉尘爆炸危险

3、计量设备

出入库的汽车计量采用120t汽车衡。

4、清理设备

采用初清筛清除物料中含有的大杂,避免对后续工艺设备造成堵塞乃至损坏。采用细清筛清理物料中含有的小杂及轻杂,避免杂质入仓时集聚对储粮造成影响。

5、防分级防破碎装置

粮食入仓过程中容易因自动分级作用造成局部杂质积聚,出现局部发热现象。由于杂质聚集区在通风过程中难以通透,在增加储粮作业成本的同时,还容易造成粮食品质下降为缓解粮食自动分级、有效减少粮食破碎,浅圆仓内设置多功能中心管装置,与环流均温、熏蒸、中心通风、补冷除湿等功能集成,弱化粮食入仓自动分级效应的同时,提高粮食的适储性,保证粮食在储藏期间的品质和安全降低储粮成本。

6、粉尘控制系统

根据工艺流程中系统工作的同时性,在作业区设置多组集中除尘风网和单点除尘器对物料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控制。粉尘控制点主要设置在卸粮坑、输送设备的接料卸料点、清理设备等容易发生粉尘外溢的部位。

六、粮食仓储工艺设计

1、通风系统设计

满足安全储粮的通风系统设计,包括通风降温系统设计、排除粮层上部空间积热的通风设计。

项目设计浅圆仓,通风以一个单仓为一个通风单元。

通风强度为5m3/h·t。通风采用变截面地槽风道,风道布置在地面上,风道布置成放射状。地槽风道上铺冲孔金属地槽盖板(地槽空气分配器,冲孔板采用3mm厚钢板),开孔率不小于30%。

地槽风道布置在地面上,移动风机通过移动风机接口与地槽风道连接,风机通风方式为压入式,每个浅圆仓设4个移动离心风机接口,接口φ600mm,与风机连接为法兰连接。

每个仓顶部设置4台防腐防爆轴流通风机,用于排除仓上部空间积热,同时也可以与仓下移动风机配合通风。为了保证仓体密闭性,轴流风机以及密闭阀门采用一体结构设计,配置(手/电)密闭装置。

每个浅圆仓仓顶设4个Φ600自然通风口,用于配合仓顶风机通风,排除仓上空间积热,为了保证仓体密闭性,在自然通风口上安装手电动密闭阀。

粮面以上空间排风换气次数不小于4次/小时,排除粮面以上空间积热时,可开启1-2台仓顶排风机,同时开启自然通风口进风。

2、熏蒸环流系统

浅圆熏蒸系统主要由施药装置、环流装置、磷化氢检测装置及安全防护装置等部分组成。

内环流控温系统和磷化氢环流熏蒸系统共用一套管道。

熏蒸系统利用浅圆仓机械通风及内环流系统管道,将磷化氢熏蒸剂不断注入仓内,通过环流熏蒸风机和设在多功能中心管侧壁的环流管道,使熏蒸气体通过粮堆后形成循环,以促进磷化氢在粮堆中的均匀分布,达到杀虫的目的。

七、新技术应用

本项目的建设中,部分储粮新技术得到了应用,提高了仓储的科技水平,减轻了管理难度。

     1、智能化通风设计

(1)智能化通风降温系统

通风降温系统由移动式离心风机以及仓上轴流风机、轴流风机配套密闭装置、自然通风口前电动阀组成。移动式离心风机预留电信号接口,可通过电信号控制风机启停,实现通风智能化。在适宜进行降温通风的期间,将移动风机与仓下部的移动风机接口连接好,再根据粮情测温系统所采集的粮堆温、湿度数据,结合室外气象参数,确定是否运行通风降温系统。当达到通风降温时机时,电动装置开启的顺序为,先打开仓上所有轴流风机配套密闭装置、自然口密闭装置、轴流风机、再开启移动式离心风机;当通风降温结束时,电动装置关闭的顺序为,先关闭移动式离心风机,再轴流风机配套密闭装置、自然口密闭装置、轴流风机。电动装置均设置就地及远程的自动控制。

(2)智能排除粮层上部空间积热通风系统

排除粮层上部空间积热通风系统由仓上自然通风口密闭装置及仓上轴流风机及轴流风机配套密闭装置组成。根据室外温度及粮情测温系统采集的参数,确定是否开启仓上自然通风口密闭装置及仓上轴流风机及轴流风机配套密闭装置,实现智能排除粮层上部空间积热通风。当达到通风时机时,电动装置开启的顺序为,先打开仓上自然通风口密闭装置再开启仓上轴流风机及轴流风机配套密闭装置;当通风结束时,电动装置关闭的顺序为,先关闭仓上轴流风机及轴流风机配套密闭装置,再关闭仓上自然通风口密闭装置。电动装置均设置就地及远程的自动控制。

2、智能化粮库技术

通过粮情检测系统可同时检测粮温、仓温、仓湿、气温和气湿,并可以根据一年内定时检测的数据,归纳粮温变化规律,结合当前环境温度确定当前粮温变化趋势,自动确定粮情报警值,并可控制通风风机等保粮设备的启停,从而有效地进行粮情预测,提供保粮方案,避免人为操作失误。

3、多功能中心管装置

浅圆仓内设置多功能中心管装置,与环流均温、熏蒸、中心通风、补冷除湿等功能集成,弱化粮食入仓自动分级效应的同时提高粮食的适储性,保证粮食在储藏期间的品质和安全降低储粮成本。

4、准低温仓工艺系统

本项目属于储粮生态区第四区,低温仓工艺系统采用多功能中心通风装置,装置可实现中心通风系统内环流均温系统熏蒸系统

1中心通风系统

中心通风系统由仓平台上的中心通风机及中心通风管道组成。

冬季低温季节将仓外冷空气通过中心通风机经中心通风管道的通风段送入粮堆,同时开启仓上轴流排风机排风,以达到整仓降温的目的。在仓上平台设置中心通风风机1台。

(2)内环流均温系统

在高温季节,利用环流均温风机将仓下粮层内的冷空气通过地槽风道、多功能中心通风管道经过补冷除湿后送至仓顶粮面以上空间,用于降低粮面以上空间空气温度,同时仓上的空气均匀向下运行,使仓底层粮温缓慢升高,达到粮食均温目的,确保储粮安全。

(3)其他

预留谷冷预埋管以及径向通风预埋件以满足准低温仓后期谷冷通风需求。

结语:

该仓储项目位于主要产粮区,项目建设有利于增强企业仓储能力,促进当地粮食收储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项目粮食仓储既采用了成熟的储粮技术,又适度采用部分新技术,提高了仓库的科技水平,对后续项目的建设起到技术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