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为本,做好幼小双向衔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以儿童为本,做好幼小双向衔接

吴秋英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教师发展中心     512000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保障条件,同时也是端正幼儿学习态度的重要途径。为了能够使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在幼小衔接阶段就要加强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样才能为九年义务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将幼儿教学指导大纲的理念深入贯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改革,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幼儿在小学阶段的适应能力。下文从几个方面入手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幼小;衔接

一、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与小学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幼儿园的整体教学环境较为轻松,但是小学课堂气氛就比较紧张。幼儿长期处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在课堂上非常自由,所以很难养成倾听的习惯,教师和其他幼儿发言的过程中,他们会不自主地打断或者走神,这不仅影响了幼儿的正常思考,还会扰乱课堂纪律。如果幼儿进入小学之后依然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也会影响到学习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幼小衔接阶段要重视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多次强调幼儿要认真倾听,之后再提出问题,这样才能逐渐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上对幼儿提出倾听的要求,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教师的发言,对其他小朋友的发言也要仔细听,思考和自己的答案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自己该如何进行表达。如果其他小朋友的答案与自己的想法一致,可以用点头的形式表示赞同,如果不同在其他小朋友发表完看法之后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

例如:教师在讲述与动物相关的教学内容时,可以向幼儿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最喜欢哪种小动物呢?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呢?教师提出问题之后不要急于让幼儿回答,而是要给他们留出一段时间思考,然后随机挑选几个小朋友回答。在其中一位小朋友回答时,教师可以先强调一遍在这位小朋友回答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然后再鼓励这位小朋友发言。如果这位小朋友说他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小狗,他家里就养着一只小狗,这个小狗能够给他带来很多快乐。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位小朋友的答案再次向另外几位小朋友提问:你也喜欢小狗吗?和他喜欢的理由一样吗?因为教师之前已经强调了小朋友在回答的过程中要学会倾听,所以大部分的幼儿都能配合。如果教师没有强调,小朋友在回答的过程中其他幼儿可能就会打断他的发言。因此,教师在幼小衔接阶段要着重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这样才能引导幼儿自主思考。

二、培养幼儿举手的习惯

正是以为幼儿园的教学环境较为轻松,所以很多幼儿在回答教师问题的时候都没有养成举手回答的习惯,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幼儿就会快速回答,甚至还会打断教师的提问。但是进入小学阶段之后,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前都要先举手,教师点到自己的名字之后才能回答问题,如果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前没有养成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就会扰乱课堂秩序,甚至还会影响他们的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引导的形式培养幼儿的举手习惯,如果幼儿能够按照要求举手回答,教师要在第一时间进行鼓励和表扬,从而激发幼儿举手回答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述《蚯蚓的日记》这个绘本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同阅读绘本的内容,然后再结合内容向幼儿提出问题:小蚯蚓的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学习?小蚯蚓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需要改正呢?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要说一句举手回答问题,这时教师先不要强调幼儿必须要举手才能回答,而是要仔细观察。教师提出问题之后,班级中一定会有很多幼儿在没有举手的情况下积极回答,教师先不要理会这些幼儿,反而是挑选一些举手的幼儿回答问题,不论幼儿给出的答案是否正确,教师都要进行鼓励和表扬,比如可以给他们发一个小红花作为奖励。那些没有举手回答的幼儿看到他们受到表扬之后,也就学会举手回答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随机挑选几名举手的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利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幼儿养成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幼儿在回答问题之前,为了能够得到教师的表扬自然也会提前思考,长此以往也能学会思考问题。

三、培养幼儿安排时间的习惯

幼儿一旦进入小学之后,就要对时间进行规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和作业,在幼儿园阶段这些事情教师都要进行监督。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虽然都是基础知识,但是教学任务紧张,教师就不会完全按照学生的节奏进行,所以他们必须要学会自主对时间进行规划,懂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合理安排看书时间和互动时间,所以必须要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幼儿园的小朋友对时间还没有建立基本的概念,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有些幼儿已经完成有些还没有开始,再加上幼儿园对教学没有硬性指标,所以教师也不会对幼儿有强制性的要求。很多幼儿一边玩一边写作业,写作业的过程中可能还会上厕所或者玩玩具。

教师在培养幼儿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时,首先要让幼儿建立上下课时间的概念,有些幼儿不会看表,教师就可以指着钟表上的2告诉他们这是上课时间,等到钟表的指针指向5时就到了下课时间,在上课之前要上厕所,想喝水的幼儿抓紧时间喝水,一旦开始上课就没有机会了,你们必须要抓紧时间。教师提醒之后,有些幼儿在上课时间和课间休息时就会养成看表的习惯,有些幼儿还能学会提醒他人。其次,教师要帮助幼儿认识到完成任务的重要性。有些幼儿的自控能力较差,作业写到一半就想玩,这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幼儿认真完成作业才算完成任务,完成任务之后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教师也要对那些认真完成作业的幼儿进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另外,幼儿在完成作业任务时,也要规定时间,教师可以将钟表的指针当做参照物,长针指在某个位置时作业必须要完成,完成之后就可以玩玩具。教师刚刚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时,无论给幼儿留出多么充足的时间,总有幼儿不能完成,其实教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有些幼儿完成之后既能得到奖励又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也能对其他幼儿起到榜样作用。有些幼儿玩心较重,看到大家都在认真完成作业,自己也就融入了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慢慢就会明白完成作业是自己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最后,引导幼儿学会对自己的时间进行规划。教师要给幼儿留出自己的时间,这样他们才能学会独立对时间进行规划。

结语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含了很多内容,倾听、发言、思考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幼儿在课堂上认真倾听、思考问题才能积极发言。要想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从点滴开始培养,经过长时间的累积之后幼儿自然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幼小衔接阶段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社会各界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这样才能为幼儿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丽芬.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探索——基于大班幼儿与一年级新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分析[J].福建教育,2022(08):19-21.

[2] 苗诗伟.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科幻画报,2022(02):207-208.

[3] 戴会.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好家长,2022(0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