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核心课程《iOS综合应用开发》的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核心课程《iOS综合应用开发》的教学研究

罗良夫,张丽

武汉晴川学院 计算机学院,湖北省 武汉市 430204

摘要:《iOS综合应用开发》是软件工程系的核心课程,文章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教学中的问题,并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几条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的成果显著,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项目研发、团队合作、知识探索等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软件工程;核心课程;教学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软件工程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设计模式等方面知识,能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 开发、测试、 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软件工程专业具有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的特点,偏向于软件系统的开发,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目标一致[6]。为了培养出软件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设置合理的核心专业课程,设计出创新型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是本课题的研究意义[1]

《iOS综合应用开发》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包括Swift语法、Xcode的使用、iOS应用开发等技术,课程内容具有知识面广、语法抽象等特点,对程序设计能力及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其中学生在前置课程中未接触过Swift编程语言,且Swift的语法与学生之前学习的C、C++、Java、Python等主流程序设计语言差异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产生了畏难情绪,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好。究其原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中偏向于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主动的“加工”知识,将所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周期内,使学生快速的吸收本课程中的新知识与新技术,并将所学知识转化成实践开发能力,是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结构

《iOS综合应用开发》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强调对多种知识与技术的综合应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其中语法部分与应用开发部分衔接性不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11]

目前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方面创新空间不大,同时由于本课程内容独立于前置课程,对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要求很高。现阶段课程的学时安排与教学进度,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实践时长,导致学生缺乏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难以开发出具有实际价值的iOS应用。

2.课程内容

本课程包含的技术点较多,各种技术之间的相关性较低,加上教材及学习环境的限制,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受iOS技术发展的影响,目前可以选择的教材数量较少,而iOS开发是一门快速发展的技术,版本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目前授课所用教材的知识体系比较滞后,造成了讲授技术与业界发展脱节的问题[5]

3.教学方法

《iOS综合应用开发》课程的学习资源较少,知识技术之间的关联性不强,目前采用知识讲授与学生练习各占50%课时的教学方式。由于教学案例较为有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形成知识孤岛,由于缺乏对知识的实践练习,不能理解如何综合使用多种技术解决问题,导致学生的综合应用开发能力较弱[5]

三、教学设计

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HIBL教学方法,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教学法,HIBL在中国称作“做中学”,该方法强调将学生所学知识集成为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消除传统教学中出现的知识割裂、不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障碍,属于典型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基于HIBL教学法,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本课程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学生学完本课程以后能够建立对iOS应用开发的兴趣,掌握编程语言Swift的语法,能够熟练使用Xcode进行项目的搭建与配置,将传统教育教学中的知识目标,转变成更具实际意义的能力目标,以提升学生的iOS应用开发能力。

2.教学重难点

《iOS综合应用开发》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即包含了编程语言Swift的语法,也包含了Xcode的使用,以及第三方库、版本控制等技术。

3.教学过程

《iOS综合应用开发》的教学过程是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进行设计,将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主要认识对象,转变成以项目案例为主要的认识对象。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以HIBL探究式教育为指导思想,即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强调在实践中积累知识与经验。下面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两方面进行介绍:

1.建立教学案例库

《iOS综合应用开发》属于应用实践类课程,大部分教学内容偏向于实践操作,为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将零散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课程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建立教学案例库作为教学内容。教育部软件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下, CCF将案例划分为项目类教学案例、知识点教学案例和评测型教学案例3种类型

[3],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强调以应用能力为主,所以选择建立项目类教学案例库与知识点教学案例库,激发学生对知识技术的探究能力,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积累应用开发经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目前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软件开发能力较薄弱的问题,学生对知识技术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缺乏系统性思维以及对实际需求的理解能力,学生对课程的知识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8],为解决以上各种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习惯为出发点,把握好知识的切入点,注重知识之间的关联,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在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4],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比如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项目需求,通过在学习通平台上布置任务,激发学生对iOS应用开发的兴趣与自信。

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临近毕业的学生,实践能力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就业至关重要,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兴趣小组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事布置一些具有探索性的任务,比制作一款互动游戏APP等项目,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开发能力。

五、结语

《iOS综合应用与开发》是软件工程系的一门核心课程,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文章从课程结构零散、授课内容比较滞后、教学方法较传统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采用基于HIBL的教学方法,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文革.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包装工程核心课程《包装印刷》的教学改革与设计研究[J]. 广东印刷,2022(1):62-64.

[2] 刘卓,马敏耀,邱克娥,冯君.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计算专业核心课程融合教学模式改革.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25):190,194.

[3] 赵 明,廖志芳,杨柳,易茜.软件工程核心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以及案例教学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19(8):32-35.

[4] 彭慧伶.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3):86-87.

[5] 赵小刚,王峰,刘浩文,谢银波,陈小桥.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iOS移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21(7):14-17.

[6] 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