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混合式教学改革建设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人体解剖学》混合式教学改革建设与建议

李敏,周丽娟

淄博职业学院,山东淄博 255300

摘要:《人体解剖学》是基础医学课程,我院护理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根据学生的特点与专业岗位要求,坚持以德树人的同时,对接职业岗位能力标准,紧贴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实行人才精准培养化计划,注重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相结合,通过以岗定课、以课育人、以赛导课、以证验课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人体解剖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岗课赛证;思政改革

  1. 改革背景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一门科学,是全面、深入学习临床课程及相关学科的基础,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医学必修课。但因其内容枯燥、繁杂,教学环境较为特殊,使得许多学生对其望而生畏,所以为了探索课堂教学新形态,促进信息化与“岗课赛证”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学院“巩固、提高、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紧紧围绕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及《淄博职业学院“十三五”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把握好正确的改革方向,按照“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书证融通、办学多元”的原则,从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两个方向入手,逐步推进教学多元化、精准化、实用化,因此积极实施并促进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建设势在必得。

  1. 改革思路

《人体解剖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建设,是以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为基础,以教学资源为支撑,以多媒体数字化为主要展示方式,融合多种在线教学活动,使学生由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使教师由“知识占有者”、“知识传授者”、“课程执行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终身学习者”、“课程开发者”等。此外还能促进教学方法混合化、教学资源开放化、学生学习个性化、学习过程社会化,使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理论内容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用得上,使《人体解剖学》课程内容更贴近护理操作和临床、更贴近岗位需求,为后续学习夯实基础。

混合式教学法的组成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学评估、教学资源、教学媒介及教学发展方向等。混合式教学的开展首先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订相应的计划[1]目前我混合式教学模开展主要以慕课课程为主体,以课堂作为基础,依托教学平台,利用教学资源进行强化指导[2]本课程主要依托清华在线优慕课,通过线上线下以及课堂讨论的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从而真正地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全面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3]

2.1课前(线上)。将在线教学与面对面课堂进行一体化设计,

教师提前录制教学微视频等课程资源上传到教学平台,学生根据教学进度表,课前登陆教学平台或优慕课平台观看视频、在线测试、讨论或作业,教师根据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完善课堂教学设计。

2.2课中(线下):根据学生在线知识的掌握情况,讲解有关要

点、难点,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提出质疑,开展分组讨论,答疑解惑、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

2.3课后(线上/线下):学生完成作业,观看拓展资源进行延伸学习,教师点评作业,师生交流。

3.改革建议

经过近几年的具体实践,《人体解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及实施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教学改革的任务仍然较重,课程改革的潜力仍然很大。

3.1制订《人体解剖学》课程建设规划,完善课程建设质量标准诊改机制。

3.1.1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应每年进行一次调研,根据护理、助产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岗位要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建设规划。

3.1.2以培养最优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继续优化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引入先进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3.1.3课程教学团队每月进行一次课程建设讨论,根据学生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情况,进行自主诊改。

3.2升级优化硬件设施,为线上线下结合打好基础。

3.2.1 加强优慕课等云课堂的管理与开发,使其在不同课程的使用中更加科学,使不同课程间相关知识点的串联更加紧密。

3.2.2 学院标准化考场的软硬件设施与云课堂、人工巡查相结合,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质量监控体系,增强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效性。

3.2.3 优化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完善教学设计,实时监测静螺旋中的组织实施效果,根据在质量生成过程中实时监测到的数据,及时发出预警和即时跟进调控、改进。

3.2.4 采用多种教法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相互取长补短,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避免了单独讲授某一部分的枯燥性,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同时利用解剖学虚拟软件弥补实验器材的不足。

4.总结

《人体解剖学》混合式课程的建设和实施,适应教育改革的三大转变,适应教与学模式的变革,适应“互联网+行动”导向的课程融合改革,是大势所趋;“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做中学的行动导向”融合创新,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路径。此外,按照紧贴岗位工作内容、职业素质为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育人路线,通过以岗定课、以课育人、以赛导课、以证验课的人才培养模式,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建设,必将取得科学性、有效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SAJID M R,LAHEJI A F,FAYHA A,et al.Can blended learning and the flipped classroom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 and satisfaction in Saudi Arab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2016(7):281-285.

[2]汤勃,孔建益,曾良才,等“. 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研究[J].高教发展与 评估,2018,34(3):90-99.

[3]高岩,张艳云.混合式教学应用于护理心理学课程改革实践探索[J]. 全科护理,2016(34):3653-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