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任务多架次飞行指挥和航空管制方法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关于多任务多架次飞行指挥和航空管制方法的分析

陈有福

93220部队

摘要:飞机飞行的指挥、调配以及航空管制,都是组织飞行训练时的重要工作,其中最为核心的要求就是保障安全,在此基础上也需保证飞机的飞行效率。本文通过分析飞行指挥与航空管制概念,进一步分析了多任务多架次情况下的飞机指挥与航空管制手段。

关键词:飞行指挥;飞行任务;航空管制

引言:航空事业一直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事业,2022年是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第71周年。航空领域的飞行指挥与空中管制始终是重要工作,本文主要就多任务多架次的飞机飞行中,其飞行指挥与航空管制工作进行了简要描述。

1.飞行指挥

飞行指挥工作就是指对航空器的飞行以及起落指挥的重要工作,尤其是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由于区域受限、增速和减速运动状态变化大、相应动作操纵较复杂,若是指挥不当,很可能导致航空器起飞或降落不佳,因此,相应指挥人员要充分熟悉飞机起飞、飞行以及降落的各种要求,妥善安排航空器起落顺序,做好充足准备,严格遵循相应规章流程,保证指挥的正确性,同时,指挥员也需依旧飞行员请求和具体飞行计划,合理指挥航空器调整高度,通报相应的风速、风向以及云底高等等。飞行指挥的原则主要包括集中统一、全局调度、及时准备、正确判断、落实规章、果断处理等[1]

2.航空管制

航空管制是我国航空领域的一种特色概念,伴随着当前空中活动越来越多,活动的性质也变得日益复杂,再加上航空相关技术飞速发展,航空管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相关理论和技术都在不断完善、更新。航空管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空中航空器飞行具有秩序性、安全性,有效识别控制目标,保证空中的交通能够通畅且确保飞行效率达标。航空管制的具体职能具有多样性,包括飞行控制职能、飞行指挥职能、飞行监视职能、计划组织职能、信息管理职能以及飞行冲突的治理职能等等[2]

3.多任务多架次飞行指挥及航空管制的方法

3.1起落航线中的飞行指挥及管制

起落航线是飞行训练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在起落航线中的飞行时间一般较短,但需要保证对机身动作操纵具有连贯性,使用到的设备也较多,还需保证飞行准备。尽管一般的飞行员视野当中,可有效判断飞机的状态以及具体位置,从而保证合理指挥,但事实上,对于起落航线这种低高度、速度小的飞机运动,其纠错和处理特殊情况的时间较短,因此在指挥上更具难度,同时,起飞时还容易受到噪音和飞机开车的干扰,因而飞行指挥人员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并作出综合性判断。在起飞的指挥与航空管制方面,要做好飞行秩序的维护工作,且对起飞时机精准把握,还要保证不同航空器之间的间隔距离足够安全,在下达允许起飞命令时,应当要保证满足相应条件,比如说其相应跑道和起飞地带不能出现任何障碍物,飞机着落时也要保证清除所有障碍物,且若是飞机与脱离跑道的联络道距离较近,那么可以在30秒之内脱离跑道。放飞还需与前机保持合理的时间间隔,假设前机速度比待起飞飞机的速度快,那么依据标准时间间隔,一般是不小于1分钟,而若是前机速度比待起飞飞机的速度慢,那么则是以两机在同航迹上保证1.5公里以上距离为准,具体间隔时间视情况而定,飞机起飞时间间隔也需综合考虑飞行员水平、飞机飞行性能以及风向与风速等,要保证后面起飞的飞机不会受到前机尾流影响,若是前机发生故障而起飞被迫停止时,后机也不会撞上前机。起飞的观察方面,则是要重点观察发动机、上升角,在降落时则是要观察襟翼和落架。此外,还要发挥出航线建立指挥的作用,主要是控制多架飞机在空中的飞行轨迹相对一致。

3.2空域飞行中的飞行指挥及管制

空域飞行具有着多架次且飞机之间密度颇高的飞行形式,其控制的指挥、调配以及管制都具有一定复杂性,但空域涉及的范围较广泛,几乎机场各方位都具有,空域飞行的指挥及管制重点在于放飞顺序、方法等。特技空域方法通常是遵循收放有规律、进出有序的原则,其具体的放飞方法及顺序一般是综合考虑飞机数量、机场规模、飞机机型以及空域保障情况等来选取,包含了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依据空域顺序来实施放飞指挥,对于右航线则是与空域顺序相符,保证放飞合理,而左航线则与右航线放飞的顺序相反,这种放飞形式可以明晰顺序且指挥较为简单,但整体放飞时间颇长;二是采用隔号放飞的指挥形式,即在空域内依据单号或双号来放数架,其中每架之间的时间间隔可控制在1分钟,而每间隔3分钟再放双号或单号空域,进而实现连续放飞,比如说也隔号放飞1、3、5号机(每机间隔1分钟),三分钟后放飞2号机,以此类推;三是采用对角放飞的指挥形式,依据空域顺序来实施对角放飞,先对对角飞机进行放飞,前后机的间隔时间为1分钟,每隔3分钟再进行对角放飞,这种形式可以有效避免飞行冲突情况,对进一步调整也较为方便。除此之外,空域飞行的临时调配指挥管制也比较重要,空域飞行的飞机一般都是特技飞行,因而也很容易出现一些特殊情况而临时返场,故而要做好临时调配工作,重点是控制好空域返航和出航飞机的交叉,还要注意特技飞行的避让。

3.3航线飞行中的飞行指挥及管制

航线飞行的特点是,其地标与地形一般较为陌生,实际飞行的距离较远,需要做好多方面准备,而相应的飞行指挥和航空管制人员在飞机准确位置把握方面也具有较高难度,再加上航线飞行的飞机架次较多,进行调配控制时很容易出现冲突情况。其飞行指挥与管制重点也是对放飞间隔的掌握,若飞机都是处于同高度且同航线状态飞行时,那么需要控制飞机与飞机时间间隔大于其机种规定的时间间隔标准。若是航线的数量超过两条,且放飞采用的是穿插梯次模式,那么具体时间间隔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确定,航线飞行的指挥控制准点率和民航航班飞行较为相近,要尽可能降低时间误差值。除了把握时间间隔外,还需掌握好飞机位置及航线天气,前者需要指挥及管制人员通过二次雷达、雷达标图以及推测计算等方式来判断具体位置,管制人员一旦发现前后机之间距离出现异常情况,就会立即通报指挥人员加以调控,指挥人员会对飞行人员作出高度调整、检查以及提前观察等指令;后者则是要根据季节来预判天气变化,同时要特别警惕地区性以及季节性烟雾天气、强对流天气、低云天气等,若是发觉天气具有不稳定性,那么需要先放出专门进行天气侦察的飞机,有把握不影响飞行后再决定放飞,若是飞行中发现天气开始变差,则应当立刻采取合适的应对手段。

结论:综上所述,在多任务多架次的飞机飞行当中,相应的指挥工作与航空管制都是重点内容,针对于不同情况需采取不同的指挥及管制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航空器飞行的稳定与安全。由本文分析可知,多任务多架次飞行指挥及航空管制的方法主要包括:起落航线中的飞行指挥及管制方法、空域飞行中的飞行指挥及管制方法、航线飞行中的飞行指挥及管制方法。

参考文献:

[1]寿劲秋,林紫珊,林师弘.基于管制员行为需求的航空管制建筑空间设计策略初探[J].建筑与文化,2021(05):198-200.

[2]贺重阳.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飞行指挥模拟训练效果评估[J].科技与创新,2019(20):16-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