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应急安全管理机制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5

高职院校应急安全管理机制建设研究

赵阳[1],吴军,陶仁振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的防治及有效应对非常必要。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不但会影响到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还会对学校良好学习氛围造成破坏。同时,还可能伴随着互联网扩散的影响,从而把影响进一步放大,影响社会的安定。现如今,国内高职院校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探索与国外相比较,仍然还不够成熟。本文主要围绕高职院校应急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设进行讨论分析,主要从校园安全管理、应急安全机制以及消防安全几个方面展开了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相关探讨,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急安全管理;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647.4 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概述

针对高职院校的突发事件来说,主要就是指高职院校中突然出现的并可能引起对社会的严重危害,而且必须通过紧急处置措施来加以处理的社会安全事件、严重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重大事故灾害[1]。和普通事件相较,学校突发情况往往有着可预防性、突发性和危害性大的特征。但高职院校的突发事件类型多,在性质、原因、复杂程度、具体内容等方面均可做出划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承担着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的重任,需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应对突发安全事件,不断完善应急安全管理机制。

二、高职院校应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就高职院校突发事件而言,首先,会对高职院校的教师以及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其次,会扰乱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并且也会影响到学校内部员工的生活秩序。第三,负面事件的发生,无论是对于教师而言,还是学生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2]。最后,会对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带来不良影响。综上,高职院校应急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都是非常有必要,且需要迫切进行的。高职院校能够及时对一些突发事件进行紧急处理,可以对社会和学校的安定加以保障,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基于校园安全方面的管理问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校园安全问题

首先,办学多样化、生源多元化、矛盾复杂化。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整体办学的规模不断壮大,所带来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生源区域额覆盖面也越来越广泛,使得学生整体结构趋于复杂化。多元化的办学必然带来学生思维、思想以及各种行为习惯的差异,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因为人数增加更加复杂化,但是苦于当前教学设备设施、硬件软件以及生活配套的限制性影响,必然导致校园冲突的增加[3]

其次,学校活动丰富化、社会程度攀高化、管理难度升级化。学校如同一个小社会,已经具备各种各样的丰富的校园生活,各种学校俱乐部、校园活动、娱乐活动等等。众多的商业活动使得学生生活的社会化程度愈发明显,学生之间的攀比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和一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落后导致的,使得校园内各种问题出现的概率大大提升,加大了校园保卫工作的难度,使得整体管理难度的不断升级,这就是高职院校当中应急事故发生率逐年提升的主要原因。

最后,周边环境复杂化、安全问题增加化。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所带来的是无限的商机,这些商机紧紧围绕在学校周围。与此同时,很多商业入住学校内部,也有部分是在学校周围进行摆摊设点,虽然这样的商业经营活动使得学校师生生活的便利性大大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周边环境的复杂化,形形色色的人在校园周围,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加大了应急突发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样对于高校安保工作是增加了无限的难度,潜在风险无限增加[4]

(二)强化校园安全治理的对策

首先,要健全校园安全治理的组织体系。在校园安全治理中,校相关职能部门承担着应急突发性重大事故的决策和职责。对于校相关职能部门而言,在面临应急安全事故时,需要能够快速有效的应对安全风险,并且制定重大事故决策的任务[5]。除此之外,校相关职能部门常设协同治理组织的使命,建立安全治理体系等,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集合所有的资源和力量,针对一切重大事故,需要校相关职能部门民主协商,使综合性的组织在校园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完善校园安全治理的法律制度。校园安全治理的法治体系应涉及到相关的法律制度,应该做到法治体系全部涵盖校园治理领域并详细明确规定,使在校园安全治理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此外,加强校园治理的管理体制的立法,在校长负责制下,努力形成各组织相互协调,相互沟通,资源共享相统一的组织管理体系,加紧完善职能配置和运行机制综合性法治体系。同时,高职院校的安全治理需要顺畅、高效的运行机制,而运行机制要用法律、法规来规范[6]。教育部长提出,校园一切治理活动都要以法律为准绳,在法治范围内开展,实现依法治校。依法治校,遵守校园治理的法治底线,明确自身在校园治理中的责任和义务,否则要受到法律追究。在制定相关制度的过程中,任何决策都要依法而行,养成法治思维,出现问题都要做到依法解决。

最后,培育多元主体,促进合作治理。政府承担校园安全的职责,参与建立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对于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联合司法机关,制定符合校园治理的法律法规,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分工明细,一旦发生事故,进行责任追究。此外,协调公安部、街道办等其他部门参与到校园安全治理中;参与高校共治网络,建立公共资源平台,强化学生、家长、学生的安全意识;邀请专家进校进行安全巡讲,让师生面临安全问题能有效应对

[7]。教育部门肩负校园安全治理的重任,一旦安全事故发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治理和处置。尽管涉及到的部门过多,但是各参与主体承担相应的责任,明确岗位的预防和处理的职责,坚持实分类推进、分类负责的原则。此外,各主体之间积极配合,沟通协调,使在治理过程中有效开展。

四、基于校园安全应急管理机制方面的讨论

(一)高职院校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没有开展事前预防管理工作。结合当前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而言,我国国内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缺乏完善的应急教育机制,对于应急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就导致管理机制的落实受到了严重阻碍。当前,很多学生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当校园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学校内部也没有对相关情况进行应急预设处理,这就导致危险事件一旦发生,问题发现的时间变长,所带来的危害不断攀升[8]

其次,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如上述所言,很多的高职院校对于应急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并不重视,很多工作的开展都处于空白状态。尤其是对于负责应急安全管理的部门而言,往往都相互独立,所制定和使用的应急安全管理机制缺乏统一性,导致学校内部应急安全管理机制并不够完善。

第三,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差,应急处置工作乏力。校园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领导公布事故信息不及时,甚至故意隐瞒与封锁信息,导致师生对安全事故信息掌握不及时和不准确,各种不实传言以及猜测在网络和社会上肆意蔓延,而学校领导对网络和社会舆论采取回避的态度,网络和社会舆情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廓清;同时,学校治理部门和机构被舆情牵着鼻子走,对舆情的预判能力和事故的治理能力不足,甚至在局面不可挽回的时候,才开始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9]

最后,应急管理组织不健全。对于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而言,无论是应急安全管理的相关部分,还是协调应急安全管理的部门,都仍然处于空白的情况,并且学校内部也没有建立应对突发紧急情况的相关协调机制提质。一旦出现突发的紧急事件,学校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展开应对,这会对整体应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并且,很多高职院校的应急安全管理组织,大部分你都是抽调其他部门的人员临时组建起来的,这就导致其应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着很多不足以及弊端[10]。一方面,对于突发应急事故的发生而言,需要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及协调,而临时成立的部门之间需要相互磨合,并且往往之间缺乏顺畅的沟通,这就导致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被错过;另一方面,对于临时成立的应急安全管理部门,往往都没有制定有效的应对预案,使得在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时候,都处于非常被动的情况,使得应对危机的相关措施失去其应有的效果。

(二)高职院校应急安全管理机制建设的相关对策

首先,制定全面、完善的应急安全工作预案。对于学校应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言,事先预防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所以,为了使得应急安全管理机制能够全面落实到位并且有效实施,就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应急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以及预案,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做出预测,最大程度确保校园的安全,这样一旦遇到紧急突发情况,学校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拿出应对策略。与此同时,对于学校负责应急安全管理的部门而言,要制定应急安全工作计划和预案的时候,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并且积极借鉴相关的成功经验,使得应急安全工作计划更加的科学和完善,从而做到对紧急情况的有效识别以及顺利应对。

其次,加强和社会治安管理部分的深度合作。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应急安全管理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要广泛收集并且有效整合和社会治安管理方面相关的工作机制,并且积极配合社会相关部分的校园安全排查工作,从而共同制定更加科学、规范、合理的应急安全工作制度,最大程度上避免突发事故的产生。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要注重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主体角色作用的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社会上的各个行政部门,使得自身应急安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

第三,健全应急安全管理相关的组织机构。对于高职院校应急安全事故的处理而言,组织机构的建立是其核心所在,这是因为组织机构起到拍板最后决策,并且指挥和协调各个部门的关键作用,是有效处理应急安全事件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学校以及社会上的相关资源,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且成立独立的应急安全管理组织系统,从而更好应对学校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也要使得应急安全管理组织趋于健全化,无论是决策团队,还是执行团队,亦或是咨询团队,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对于负责决策的团队而言,是整个组织机构的核心所在,对整体事件展开指挥以及协调,并制定最终的应急决策;执行团队就是将决策积极落实到位;而咨询团队则是为决策团队提供关于事件的相关信息以及数据。通过三个团队的相互配合以及分工,能够提升应急安全事件处理的有效性。

第四,强化学校师生的安全培训以及实践工作。在建设应急安全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要注重学校师生整体安全意识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确保校园安全工作开展的水平和质量。但是,在高职院校应急安全管理机制实际制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这就导致校园当中各种安全事故不断发生。面对这样的情况,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开展并且落实关于安全方面的培训工作,科学解读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并且要组织学校师生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参加各种应急安全事件的演练,让师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得自身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并且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以及技能。

第五,应急事件善后机制的建立。对于高职院校应急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设而言,应急事件的善后机制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高职院校在应急学生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当中,需要注重认真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对改进有关工作的意见进行提出。并且在应急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设过程中,要想使其更加的完善和健全,就需要对评价改进制度进行建立,保证在对危机事件处理完成之后,需要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评估处理过程、所造成的伤害等进行分析,并且将其编制成案例,向全校的教师以及学生进行宣传,以利于对工作进行改进。同时,也需要对事后补充机制进行建立,从而确保问题一旦发生,能够找到最好的方法最快的展开补救,进而防止继续受到损失。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也需要注意将每年的综合治理责任落实到实处,加大事后的建设以及补充力度,进而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问题。

第六,加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就高职院校应急安全管理机制建设来讲,如果想要使得其作用和价值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学校就需要结合所制定的相关应急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以及预案,定期的组织学校师生展开实际的演练,包括如何应对突发恶性事件、地震该如何疏散等等,让师生能够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掌握逃生以及自救的方法。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注重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及协调,从而使得整体的应急反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除此之外,要在实际的演练过程中,发现应急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和预案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演练工作的进行对其进行完善。

最后,实现高职院校应急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如今,信息化技术已经在教育教学领域当中实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并且很多学校已经将其引入到应急安全机制的建设当中,通过应急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学校之间各个部门的相互协作,进一步提升了应急事件的处理水平。比如,江南大学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平安校园的建设;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开发并且使用了“校园110”报警服务系统,使得校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这些都使得当前高校在应急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不再是空白状态。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重视并且加强应急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从而使得自身管理机制更加的完善,在应对突发事故的时候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五、基于校园消防安全方面的分析

(一)高职院校中消防安全工作的现存问题

首先,学校缺乏强烈的消防意识,并且消防观念过于落后。高职院校在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的时候,往往都只是简单的讲解和普及关于火灾的知识,并没有重视消防安全意识的地位,这就导致学校师生自身并没有强烈的消防意识。并且学校负责安全管理方面的人员,也没有给予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应有的重视程度,很多时候只是喊喊口号,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这就导致师生觉得火灾离自身的生活很远,觉得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是多此一举。除了消防安全意识的薄弱,师生整体的消防观念都非常落后,觉得防火救灾都是消防员的事情,这就到造成师生在消防方面处于一盘散沙的情况,如果火灾一旦发生,那么必然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其次,高职院校消防设施不完善。就大部分高职院校消防工作的开展而言,并没有给其划拨较多的消防经费,这就造成消防设备没有及时进行更换。并且,有的高职院校当中,存在着消防器材数量不达到要求的情况。并且,即使有相关的消防设施,很多学校也没有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而且相应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也不到位。这就使得一旦出现火灾情况,这些消防设施全部都成为了摆设,起不到任何作用和价值。

最后,学校的防火监督管理力度不强。学校防火监督管理部门的消防意识不足、责任心不高、专业知识不强,在对消防安全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过程中,往往都是走形式,流于表面,甚至只是为了尽快检查任务,而蒙混过关,也有的为搞人际关系,不愿去得罪领导或者熟人,在监督和检查工作中敷衍了事,这种职业陋习为学校埋下了巨大的火灾隐患。

(二)高职院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改进思路

首先,要加强对于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工作,使得每位师生心中都有着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要想使得高职院校的消防安全体系更加完善,除了要对消防安全知识进行普及,而且要将防火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师生的身上,通过防火安全责任制度的制定,让每位师生都能够意识到消防、防火安全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使得个人消防意识的不断提升。同时,也要对学校师生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教育,增加消防安全演练的频率让全体师生了解防火的基本常识,并能做到"三懂、四会"。与此同时,对于学校领导部门来讲,要积极和消防部分做好沟通工作,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校的地形以及建筑特点,设计专门用于消防逃生的通道和出口,以便火灾发生的时候,能够让人员快速、及时的疏散。除此之外,学校要积极组建属于自己的消防队伍,并且加大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力度,在掌握消防本领的同时,要将本校的地形、结构以及消防通道牢记于心,这样才能够在火灾发生的危急时刻,及时去救助学校师生,使其快速离开火灾事故的发生现场,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

其次,安全检查工作要定期开展和进行。消防安全工作从来都是防患于未然,而不是事后才进行补救。因此,要想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安全排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实践可以如下进行:首先,预防工作一定要做到位。学校要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每日的火灾排查工作,并且严格根据规章制度来进行。尤其是在举办各种大型活动的时候,更要加强对消防安全的检查工作,做到不拉一处的重点检查,尽可能避免由于疏忽和失误造成的火灾事件。其次,要安排相应的部门,对学校内部的各种线路以及大型设备展开定期的检查以及维修工作,一旦发现线路损坏或者老化的情况,要及时对其进行更换和整改。加大对易燃、易爆物品乱放的检查力度,一旦发现,要做到立即清除。同时,也要重点检查在禁火地方抽烟的情况,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除了要对其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也要对其进行处罚。同时,对于那些安全通道,也要定期检查,避免出现安全通道对封堵的情况。最后,要强化防火监督工作的进行,对于那些没有将自身责任落实到位的管理和监督人员,要展开严厉的批评和教育;对于那些应该检查到,而没有检查到的安全隐患,展开具体到人的责任追究,并要给予其应有的惩罚,以示警示。

第三,注重消防实践教学的开展。校园消防安全教育不能仅依靠教师的理论讲解,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安全防范的技能。要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校园消防安全教育事件活动当中。例如,学校可以在消防日与当地的消防机关进行结合,邀请消防人员到校园内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并且组织学生亲自参与到消防演练的过程中,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生动的实践当中,更好掌握消防安全方面的知识,使得自身消防安全意识不断加强。在不具备实践操作展示的条件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安全短片、图片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讲解安全知识。校园安全教育要具有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感到安全知识教育的必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主动学习安全教育知识,并在生活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在讲解火灾安全防范知识中,以炒菜油锅起火为例,如果妈妈炒菜时油锅起火应当怎样处理?经老师讲解后,学生得知在这种情况下不可以用水灭火,而应当采取阻隔空气,切断火焰燃烧所需要的氧气的方式灭火。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向学生讲授了相关消防安全知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学到的安全知识。

最终构建系统化安全责任体系。消防安全责任的实施需要以系统思维为导向对校园安全责任框架进行综合考察。第一,高校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克服“安全的事都是部门管住了,领导管住了,关我什么事”这一长期误区,应该把平安校园建设这个和我密切相关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个师生心里去。二是重视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建立责任契约网络,特别是明确各科室和各岗位相应消防安全职责,突出保卫,学工,团委,后勤和实验设备处重点科室职责特色,落实好学院消防安全主体职责,使各具体岗位职责清晰明了,明确沟通协商机制职责界限,消除“没事人人安,有事互相推”职责空缺。在此基础上还应建立健全责任奖惩机制。有效发挥奖惩引导性,为先进人物做出表率,最大限度地调动安全投入度与工作积极性。健全消防安全风险与事故责任倒查追究工作机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通报情况,充分发挥各级纪委工作监督、部门工作绩效评价等作用,保证隐患及时发现并整改到位。

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群体突发事件是可以控制,并且可以预防的。因此,高职院校就需要注重突发事件预防工作。通过对应急管理进行构建,也就可以保证在群体事件发生时,积极进行应用,对危机进行化解。

参考文献

[1]吴协涛. 疫情防控形势下学生心理疏导与校园安全管理融合思考——评《中小学校安全管理》[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10):2.

[2]姜威. 德育视角下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方法探究——评《校园安全事件风险分析》[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0, 16(10):1.

[3]王玥. 基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探析——评《大学生安全防范与教育新论》[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12):1.

[4]张永红. 基于风险规制视角的中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与运行——评《中小学校园安全风险规制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6):2.

[5]黄颖, 许旺土, 黄凯迪. 面向国土空间应急安全保障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构建——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9):19.

[6]李青山. 提升应急能力 维护生命安全—— 写在广西首部加强应急安全常识宣传普及法规实施一周年之际[J]. 安全生产与监督, 2021(5):4.

[7]彭海晶, 王敏. 交通安全进校园 护航学生成长路--记广州市番尾区市桥草河小学校园安全管理[J]. 广东安全生产, 2021(10):2.

[8]李晶, 张树鹏. 落实"1357"工作机制 合力打造平安校园——银川市西夏区校园安全治理工作的探索实践[J]. 宁夏教育, 2022(6):3.

[9]张新潮, 程文怀. 用心筑牢安全防线 用爱保障校园安全--礼泉县赵镇初级中学安全工作经验做法[J].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2021(11):1.

[10]蓝曦, 任平. 德国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对柏林及莱茵州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指南的分析[J]. 课程教学研究, 2020(7):7.

[11]赵阳,高校校园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的构建研究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第12期 396


收稿日期:2022-08-10

基金项目:2022年度校级科研项目: 高职院校应急安全管理机制建设研究(wzyrw202246)

作者简介:赵阳(19798), 男,江苏镇江人,助理实验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E-mail:zhaoyang32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