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经济类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分析

付宪杰

黑龙江东方学院   

摘要:经济学专业开放性强,实践性强,专业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析了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为经济学专业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了参考,提出了经济学专业思想政治建设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创新战略

前言

疫情带来行业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行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特殊情况下,对经济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理工学院作为人力资源供给的重要经济产业,要顺应产业市场变化优化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实现课程教育改革,与时俱进,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提高人力资源开发质量。课程思政围绕“怎样做人”这一基本主题,指明了课程思政改革发展的方向。因此,要把课程思政融入到整个人才发展链条中,通过教育课程将价值重构、专业知识转移、核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培养高素质人才从而响应行业需求和变化。

1在经济学专业开设“课程思政”的意义

将思想政治因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既是经济学顶尖专业的培养需要,也是高等教育“三合一”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各类课程中思想政治要素的探索。

首先,思想政治实施促进了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学专业是跨学科管理应用型专业,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融合与对外关系的特点。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和保障。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以课程思想政治为基础,在教育过程中的实施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材料。同时,随着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文化部和经济部的成立,经济学专业的就业渠道不断拓宽,经济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正向多渠道、多方面发展。顺应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教育意义,培养必要的专业技能,以及过硬的政治素养、过硬的经济服务能力、懂得如何应对危机等知识和技能尤为重要。

其次,思想政治实施是经济学专业培养的必然。经济学专业除了教授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应特别注重学生品德、心理健康、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一名专业实践性强、具有一定涉外性质的经济从业者,具有对外的使命,恪守职业道德、纪律和法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在专业课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树立理论,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有很大的帮助。其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经济学专业应用技术人才。

2.经济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创新策略

2.1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经济学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提高教师的认知和理论水平。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对教育的认识,要把知识的传授和价值观的传授结合起来,要注重全方面的高尚品格和优秀素质教育。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课程理念和政治对学生的重要性经济类专业服务性强、管理性强。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更大的作用,提高教育质量是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收集适合专业实践的思想政治要素,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教育知识在教学、思想政治中的运用。

2.2创新课程的思想政治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以课程建设为重点,探索经济学专业所包含的思想政治要素,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贯穿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方面面,实施立体化教育。首先,爱国主义是课前深耕的。一是经济专业课程立足民族文化、红色经济、自然、人文等丰富的经济资源,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经济专业,把握学生思想意识,了解学生文化,要增强自信心并提高学生的表现。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二是将国家成就等红色经济资源融入课程,将家庭、民族感情与民族灵魂联系起来,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落实等等,鼓励学生爱国、强国、报国。三是要传承好中华文化。在经济课程中,要融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强调中国经济形象,帮助学生保持新鲜的文化意识和强烈的文化自豪感。

2.3创新专业课程思想政治评价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不能仅靠作文成绩、实践报告和论文来检验。思想政治课程的评价与评价十分复杂,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评价必须全方位进行。一是制定经济专业思想政治评价体系,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评价机制和规则。二是新教师的定位和职业培训要强化经济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和教学能力,提高及经济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学意识。学校在人才引进和师资培养方面要加强课程思想政治激励机制。三是课堂效能的考核,不仅反映教师在课堂上的思想政治要素和价值观教学,而且学生对教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满意度也必须进行评价。四是成绩评价要结合课堂与课外考试、内考与校外考试,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教育要素纳入评价内容。以课外实践和课后测试为重点,实施动态评价、过程评价,加大课程教学评价力度,建立多种课程机制。经济专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研究,能够促进专业学科教师思想政治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水平的提高。

2.4创新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法

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经济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多方位、同步进行。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密切的关系,教学方面应涵盖各个方面。一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实践教育中,形成了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线性的教学方法,直接向学生输入思想元素,也可以采用微妙的教学方法。文化差异和提高学生对价值观和信仰的理解。二是加强经济学专业实践培训课程和在线教育平台建设。通过专业培训和实践课程,搭建经济景区、实训室等教育场所和平台,让学生体验祖国美丽的祖国,开展实践教育,让学生有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结论

“课程思政”是一个通识教育概念。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学专业的有机结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育部门、高校、教师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课程教育的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动手实践的教学活动,不仅要在课本中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强化实践教学的理论知识。同时,教师不断提高知识水平,不断与其他专业教师交流心得体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0.12.09(001).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31-34.

[3]王国炎,陈爱生.论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J].思想·理论·教育,2019(7-8):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