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职学生厌学现象浅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当前中职学生厌学现象浅析及对策

张现莉

日照市技师学院  山东省   276826

摘要:当前中职学生厌学正在各中职学校普遍存在,它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班级的管理。本文以当前我校学生中存在的厌学情况和本人在教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对中职学生存在的厌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寻求对策,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中职学生厌学表现    产生原因    克服的对策

当前,普遍存在的中职学生厌学现象已成为中职学校发展的一大障碍。它不同程度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班级的管理。因此,有必要对厌学原因和教育对策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从而帮助学生消除不良心理,更好地完成学业,促进教育人才质量的提高。针对目前我校学生存在的厌学现象进行了调研。

一、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表现

目前中职学生厌学的表现形式较多,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课堂内外表现:有的同学上课不专心,思想开小差,缺乏学习兴趣;有的同学上课不遵守纪律,随意讲话,玩手机,甚至存在个别同学对老师的制止非但不听,反而顶撞老师,辱骂老师;有的同学作业不认真完成在作业本上乱写乱画,多数存在相互抄袭,更甚者根本不做;有的同学晚上学习到深夜,白天趴在课桌上睡觉;有的同学经常无故迟到早退、甚至旷课。

学习态度表现:有的同学痴迷于网络游戏、手机游戏,不惜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到课堂,玩起游戏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有的同学对待学习考试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考试前不认真复习,多门功课不及格也无所谓,个别学生补考也不参加;有的学生文化基础课底子差,听不懂,但是连专业技能课也不愿学,知识和技能都没学到,却学到一些不良风气,染上一些坏习惯;有的学生实训操作不想学、不愿做,袖手旁观,站在车间混时间。

二、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分析

影响中职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影响,也有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家庭等条件的制约。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中职学生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他们不再盲目崇拜权威、传统、教师和书本,更注重自身需要和个性追求。学校的培养,教师的教导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在弱化,而社会环境变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却潜移默化从学生厌学的角度来看,目前社会上存在就业难与劳动力准入低门槛的矛盾。一方面不少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劳动力准入门槛却很低,没有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等级强制要求,没读过书,只要肯出力,照样能找到工作。这种社会现状使不少中职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读书无用等厌学情绪。

2、家庭教育的失衡。家庭生活状况及方式,对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影响巨大。一是目前的中职学生80%以上来自农村,不少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从小缺少父母关爱,逐渐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及习惯,在学习上意志消沉,产生厌学情绪;二是破碎家庭的子女,父母经常吵架、打架,家庭关系破裂离婚,形成单亲家庭,对孩子身心造成莫大伤害,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三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有的过分溺爱与庇护,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有的严厉有余,对成绩要求过高,使其产生逆反心理。

3、学校教育的滞后。当前,中职教育本身存在着弊端。教育教学改革明显滞后,不能适应中职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一是教学内容过时陈旧,脱离实际,缺乏新意,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特别是当前开设的一些课程,内容过深,而现在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有的连小学、初一的知识都没掌握,按现行教学要求,不少学生想学也跟不上,上课只能捣乱或睡觉;二是教学形式及方法上仍存在单调、枯燥、照本宣科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师的理念还没完全转变,面对现在的中职学生,总感到难教、难管,课上不下去;有的甚至产生厌教情绪,认为给现在的学生上课是折磨,更不用说事业感和成就感。教师的厌教情绪,必然影响或波及到学生厌学情绪的滋生。

4、网络媒体的负面引导。随着网络发展,学生依靠网络媒体所获取的信息日益增多。对成长中的中职学生产生正负两种不同的影响。从正面影响看,学生可以在网上方便、快捷地学到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拓展知识面,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尤其是那些网络暴力和网络游戏的影响和危害极大,特别是对学生幼稚的心灵造成莫大伤害,使一些学生迷恋或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网络游戏中,无心学习,必然产生厌学情绪。

三、克服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

针对当前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现状及归因分析,本人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克服中职学生的厌学情绪:

1、树立新的职业教育理念。要从根本上解决中职学生厌学情绪问题,首先要解决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的观念问题。教师要更新理念,适应新时代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适应新形势下的学生群体变化。应当看到,目前的中职学生虽然他们文化基础差、行为习惯差,但都处在未成年时期,可塑性较大,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都可以成才。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主动适应学生,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深化教学改革。深化教学改革是解决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一个重要环节,中职学校只有加大三教改革和学生评价等教学综合配套改革的力度,从根本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教学质量和就业能力。要通过改革,使教学内容能让学生学得进,学得会。方法能让学生喜欢,考试能让大多数学生过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逼我学引导我学最终变成我要学,从而克服厌学情绪。在教学形式及方法改革上,中职校要多采用平等交流,民主研讨的教育形式及方法,师生共同摆问题、谈看法、论道理,使学生在互动式的教学中,真正学到知识、技能、提高素质。

3、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实践性教学。中职学校在教学改革上,必须加大一体化教学力度。我们学校在实践性教学改革上已迈出一大步,不仅投入了大量资金添置实训设备,而且全面实施一体化教学,增大实训课比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学生到了车间放开手脚学技术,练手艺,很快便掌握了车工、铣工、汽修、数控机床、电气等操作技能。现在的中职学生,特别好动。因此,在完成一定阶段理论课学习后,让学生多动手,多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操作技能,由此恢复其学习的自信心,学习成绩自然会有新的提高。

4、齐抓共管,净化环境,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要从根本解决学生厌学问题,需要学校、老师、家庭相互配合,齐抓共管。首先,学校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心理因素,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其次,教师还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对克服学生厌学情绪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再次,还需要家庭的积极协作配合。父母的爱胜过任何形式的说教。因此,家长对孩子出现的厌学情绪,不能急躁,不能放弃,更不能歧视。正确引导,经常与孩子谈心交心,多一些关爱和体贴。

相信,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中等职业学校必将加强学校的设备投入,优化师资队伍,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不断提高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能力。真正让中职学校成为工匠摇篮,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赵纯海厌学现象探究

[3]王靖厌学现象的分析

[4]刘仲夏谈中职学生厌学行为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