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魏光玉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凤凰路小学

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中,指出: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好的方法,贯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掌握知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一、“教会”要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有法

“教会”,是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综合体现。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情,课前进行严密的组织教学,对场地器材进行合理安排。学习内容设计有趣,让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激发学习欲望。制定的学练目标要灵活,不搞一刀切,注重学生提升。在学习新授知识技能后,创造巩固练习、运用知识、比赛提高的机会,并让学生从中感受成功。如,“挑战比赛”,要求根据自己的运动水平,选择挑战目标。像,跳高项目,可多摆放几个跳高架,每个设置不同高度。让学生选择,可以从最低起点的高度进行练习,逐步进行高目标的挑战和比赛,将学生的潜质全部激发出来。

注意分层教学,对于后进生,可以降低难度。用替代器材进行辅助学习。借助器材,引导鼓励,达到逐步学会和提高。如,橡皮筋代替栏架;小体操垫立起,提高立定跳远的弧度;设置标志物引导投掷的远度;借助坡度进行前滚翻的滚动练习等等。还可以运用诱导练习进行引导。如,投掷动作,感受生活中“砸钉子”动作,进行模仿,体会正确用力顺序,突破投掷动作的重难点。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的过程,我们要灵活运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掌握。做到“教”中有“练”,“练”中有“学”,“练”中有“赛”的有机结合。练习中要增加组内比赛环节。学练过程才会变得积极有效,最终达到掌握牢固、灵活运用的目的。

二、“勤练”做到校内校外 练赛结合

“勤练”要有质的保障。为学生创造更多练习的机会。利用大课间以及每周三节的体育课集体练,以赛带练同时,以学校特色项目与普及项目结合如:武术、舞龙滑板、手球、足球、篮球、定向运动等校内与校外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坚持练赛结合、以赛事促提升。达到“学练比赛的融会贯通。

只有科学地“勤练”,才能实现“常赛”。我们发现,各种体育项目,练习过程大多是强度高、单一枯燥的反复训练。学生易产生厌烦心理同时有损身体健康我们切勿片面追求大强度的运动负荷充分考虑学生身体接受情况,以及场地器材等因素采取科学的练习方法,要有创新、针对性,并将趣味性、竞争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安排运动强度练习密度,才会有好的效果。如,课堂中素质练习,我制定的“五个一晋级赛”。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一分钟坐位体前屈、一分钟开合跳、一组30秒平板支撑。各项目中,大家你追我赶积极表现,最终顺利晋级,完成了达标任务。

科学的练习、合理的强度是提高课堂质量的关键,学生在“学练”中相互促进,赛”中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常赛”要面向全体 促进素质提升

常赛”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竞争是提高能力的最佳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比赛,超越自己、学会竞争。比赛中的心理素质训练就要安排在平时。竞赛中要提示学生遵守规则,正确看待与伙伴的关系。大家都是通过比赛,来互相提高的。既为对手,又为朋友。竞争的同时要学会欣赏别人,为同学的进步喝彩,用从容的心态看待超越和被超越。从中寻找自身的不足,不应充满妒忌和愤懑,竞争是不断提高自我的一种过程。当已经超越自己的目标或差距过大时,可以调整新目标,以求不断提升、进步。

比赛常态,提升素质。班级比赛是最好的载体。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以融入,促进学生比、学、赶、超。两人赛,小组赛,组合技能比赛。比赛可以先简化规则,难度不高,大家都参与到比赛中来,使课堂充满进步和欢笑。如,按学生实力均衡分组。可以将优等生和后进生进行组合,带动后进生。在竞争性小的游戏中可以自由组合,用“手心手背”、“剪刀石头布”、男女性别、身高体型等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分组比赛。不同的比赛对学习都有推动力。我们要多安排各种大小比赛,让学生感受比赛气氛。结合学校场地特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各种比赛。小到课内小组赛、课间赛,大到省市大型比赛;有意识增加擂台赛、邻校赛;像,篮、排、足联赛;颠球比赛;五人制篮球赛;投篮赛;运球障碍赛等,丰富比赛经验,赛出能力。培养争强好胜的品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新课改的提出,需要我们把握好课改方向,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的推进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学、练、赛”,增强体能,培养优秀品格,使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终身锻炼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于素梅.体育要“教会、勤练、常赛”光明日报. 2021.10.26.14版

[2]张洪雨.围绕“教会、勤练、常赛” 打造学校体育一体化发展新高地[J].体育教学,2021,41(03).

[3]曹玉龙.促进新时代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策略[J].体育教学,2021,41(02).

[4]史红亮,宋占军,王强,王琪.小学篮球课堂教学融入“教会、勤练、常赛”实践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21,40(04).

[5]徐敬争.中学体育教学“教会、勤练、常赛”的思考[J].青少年体育,2020(8):70-7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