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赵娟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三中学  253500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既要依托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加强美术课程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抓住初中阶段这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形成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基于此,本文章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美术美育渗透

引言

在初中学段,美术是其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质和审美意识,需要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关键阶段,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当抓住这一关键阶段,肩负起提升学生绘画技能和欣赏水平的重任。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渗透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美育引导,让学生接触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色彩斑斓的美术作品,丰富、拓展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文化视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进而形成审美意识,学会欣赏美。此外,教师还要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体会不同艺术家的价值取向和情感理念,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日积月累中逐步得到提升。

(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结合主要体现为美术教学与学生价值观念的结合,这种结合既能够使初中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强化,又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应当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推动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融合,提升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以此推动美育作用的发挥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气氛沉闷

在教学过程中,艺术课程和文化课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部分美术教师综合讲解知识点,让学生采用记笔记的形式进行学习,但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美术作品中蕴含的艺术精神,“填鸭式”的教学也不适合美术课程的实际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容易对课堂学习失去学习兴趣,降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难以实现全面发展。

(二)教学模式较为陈旧

部分初中美术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和陈旧,阻碍了美育的有效渗透。部分初中美术教师将灌输作为主要的手段,但是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导致学生缺乏对美的感受,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创造美。另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原本具有的审美能力往往会弱化。

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策略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审美情境

美术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美术鉴赏教学情境,全方位、立体化呈现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元素,这样有助于开展美术鉴赏活动,使学生保持美术鉴赏的兴趣和热情。如,美术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时,就可以通过图片、动画、影视资料等展示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讲解,让学生积极融入相应的美术鉴赏教学情境。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强化审美思维方面的训练。又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依托互联网开展“云展览”参观鉴赏活动,让学生在网络上鉴赏更多的优秀美术作品,并定期更新展览资讯和参展作品,或者建设校园线上美术馆,收录一些具有鉴赏价值的艺术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鉴赏,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鉴赏需求。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进行展示和宣传。这样既能让学生收获美术学习上的成就感、快乐感,又能促进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进而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美术活动

初中生的思维认知和学习范围有限,往往难以正确和全面地看待美育的具体范畴,为了弥补这项认知的不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地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画家乡的风景》这节课的内容开展户外写生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样既能够有效讲授美术知识,又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家乡、身边优美环境的喜爱之情。同时,教师要及时强化精神层面上的教学设计,在校园内定期开展专题性教育与教学讲座,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其作品的文化内涵,建立起正确的美学探讨路径,营造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要重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将其作为课堂讨论的出发点,吸引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多样的拓展活动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多元实践,在探究中体验美

在学习“梅兰竹菊‘四君子’”时,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花鸟画题材,使学生初步了解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并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四君子”的画法,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笔墨表现梅兰竹菊。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欣赏历代花鸟画作品,了解中国画的审美、艺术特色,了解梅兰竹菊等的画法及其文化内涵,体验笔墨情趣。接着,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出示有关画梅花步骤的教学录像,或示范一些梅花的重点画法,让学生了解梅花不同形态的表现方法以及枝干的表现方法。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有关竹子、梅花的诗词,来想象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竹子和梅花的形态。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式的创作,画出了拥有独特意境的梅、竹,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独特的美的体验。

(四)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审美能力

在学习“春天的畅想”这一课知识时,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欣赏、感受、解读、品味等方式出发,对春天的美丽景致进行体会,促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自然美、艺术美。首先,美术教师应选择几名学生代表到讲台上,之后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提示,让学生以自身的体验、感受为依据,进而在课堂上将一种春的气息营造出来。如一些学生可扮演花、草、树木等;一些学生可围绕北飞的大雁等进行表演;一些学生也可以展现出麦田里种子的形象;还有一些学生可扮演绿草、蓝天、白云等。之后借助角色对话的形式,将自己对春天的感想表达出来。在学生结束表演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以表演的过程为依据,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自行绘制出来。此种有机融合生活美感和美术教学的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借助真实场景进行美的元素的提取,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这样学生在后续生活及学习中能够保持一颗从生活中挖掘美的心,来观察生活、欣赏生活。

结束语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需要各相关主体明确自身的职责,在此基础上,转变学校、教师和家长对美术教学的认知,全面提升初中美术教师的美育素养,依托初中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促进美育的有效渗透,创新初中美术教学模式,优化美育的渗透效果,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建军.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3):122-123.

[2]肖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20,6(5):101,105.

[3]孟文杰.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36):157-158.

[4]郭立增.浅析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及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4):14,19.

[5]效晨辉.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探析[J].新智慧,2021(1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