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城区小学体育社团的现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双减”背景下城区小学体育社团的现状研究

卓晓兰

宝鸡高新第二小学   

(摘要)作为“第二课堂”的体育社团,越来越被各大学校所重视。尤其是教育部颁布“双减”政策后,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参与到体育社团当中,为了确保学生的需求,我校从社团项目的数量、种类上进行了更细致的筛选,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在社团课程中我们继续采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方法,充分关注每一位个体差异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获。

关键词:“双减”;体育社团;“学、练、赛、评”一体化

小学体育社团的开展不仅补足了学生每天的活动量,而且学到了一项体育特长,这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了坚实基础。最重要的是不仅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了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而且增强了体质,锤炼了意志。

一、研究目的

目前学校基本实现了每位学生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保证每天每位学生参加阳光体育锻炼1小时,促进其身心健康,强健体魄。体育教学始终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做为体育教学之外的体育社团亦是如此。体育社团的开展很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在小学阶段体育社团对学生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现阶段发展到了什么程度,现状如何?本次研究将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宝鸡高新第二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共计3300人,54个教学班。各年级平均班级在9个班左右,年龄在6——13岁之间。这也为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2.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等研究方法。设计了“我最喜欢的体育社团”调查问卷,经过多名体育教师和体育教育骨干者对问卷的有效性进行了总体评价,总评问卷的内容设计有效性和学生作答问卷的有效性,通过评价有效性问卷占五分之四。

三、结果与分析

1.体育社团的基本概况

自2011年建校以来就成立了体育社团,由原来三个社团(田径、篮球、足球)已经发展到今天的10余个社团,分别有: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游泳、啦啦操、跳绳、沙包毽子、轮滑、武术等社团。社团教师大部分为我校体育教师,针对社团特性也聘请了一些校外专业教师。每周二四下午为各社团上课时间,时长2小时。个别社团由于对场地的要求上课时间放置在了周一和周三下午。

2.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情况

2.1学生参与社团的目的

据调查,有百分之六十的学生是本着想多掌握一门体育技能而来的;有百分之三十学生是想减轻学习压力,锻炼身体而来;还有百分之十的学生想逃避文化课的学习而来。大家的出发点不同,但是为了共同的项目爱好而汇聚在一起。

2.2社团训练情况

由于社团多,上课时间集中,场地紧缺,羽毛球和啦啦操在室内馆上课,各占一半场地,能容纳的学生数有限,所以把跟多爱好者拒之门外;跳绳社团不受场地的限制,只要一根绳,就能跳出一片天,跳绳队的学生和足球队的学生最多。沙包毽子社团由于学生接触此项目机会少,要求的身体协调性也高,学生参加的人数略少些。还有学生最喜欢的轮滑社团,每次课上完后学生还是意味尤尽,还得再滑半小时左右。各社团教师会把学生分成梯队,再把梯队分成若干小组,阶段性的组织社内比赛,并进行奖励,以此即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2.3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阻力

在这要求文化课成绩的时代,学生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个别科任老师会以写不完作业而不让学生参加体育社团训练;个别社团管理制度存在不完善,对学生要求松懈,这也是学生涣散的原因之一。平时训练和比赛时的奖惩制度对于个别心里素质不过关的学生来说也是阻力之一。所以各社团的管理教师在存在问题上应找到解决办法和寻找平衡点,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能留住学生。

2.4社团学习对文化课学习的益处

现阶段很多家长会认为参加体育社团就会影响文化课的成绩,导致不重视体育锻炼。实质不然,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的快乐和成就感是文化课中给予不了的,很多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的自信是可以改变他在文化课中的不自信,潜移默化的会提高文化课的成绩。只要合理的安排运动和学习的时间,进行积极地主动性休息,会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2.5社团训练时间合理利用

为了留出更多的时间来参加体育社团专训队的训练,为此我们把大课间和早读前的半小时合理的利用起来,即做到了时间的合理利用,又避免了与文化课课后复习时间发生冲突。

2.6社团教师的引领作用

教师在社团中处于监督管理的作用,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影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技能的发展,所以说社团教师的能力和素养直接决定该社团的发展趋势。社团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个人专业素养、体育技能和人格魅力,针对社团学生分层制定训练计划和目标,间断性的进行总结反思,不断地改进练习方法和教授模式,采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2.7学校对体育社团的重视

身体乃革命的本钱,有个好身体学习不愁不进步。我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亚于文化课,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我们“请进来,送出去”。让我们学习和感受各大优秀老师和学校的智慧管理,为我们体育教师搭建了学习平台。对于硬件设施也是特别的重视,每年的学期初都会对体育设施和器材做以修缮和添置,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努力缩小与优秀学校的差异,为各社团提供所需器材和与兄弟学校学习交流的机会,这为我们社团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

  3.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的作用

体育社团的正常工作开展,不光是体育教师的事情,也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协助和配合,学生的吸纳需要依托教导处,活动的开展需要少队部的协调,只有明确了分工和责任社团开展才会顺利进行。为了丰富社团活动,就避免不了小竞赛的举行,建立明确的奖励机制对学生也是一种激励。学生需要竞赛的鼓励,教师也需要考核的激励,社团考核采用争星机制,每学期课向考核机制申请星位,学期末时有学校考核组对该社团教师考核,顺利通过这得相应的星位,超额完成任务的课跨级升星,这样也大大激发了教师的教授欲望。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1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并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都体育社团活动中去,积极参加各社团中组织的每一次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思想意识。

1.2体育社团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是影响体育社团活动的主要障碍因素。解决学生多,社团多,场地少的客观问题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重要因素。

2建议

2.1落实“双减”政策,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要为其终生体育奠定了基础,所以从学校体育着手,体育课堂在满足必备的体育技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之余,以体育社团来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信心,进一步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2.2如何解决训练时间的不足,学生的在校时间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利用现在时兴的微信打卡练习,这样学生在家里只要有时间就可以自行练习,家长协同拍摄发到体育社团群中,这样学生相互也可以激励练习,体育教师做好登记,可以作为阶段奖励的依据。体育教师也可在群里对学生练习情况及时做知道,和家长做到及时沟通,根据调查得知学生也很喜欢这样的练习模式,无时无刻都在激励学生要坚持体育锻炼。这样的练习方式解决了在校无时间无场地的练习。

参考文献:

[1][M]体育与健康.

[2][N]中国教师报.

[3][P]体育教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