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分析

王雪

220724198003083048

摘要:本文探讨电力工程质量管理与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提出要加强对于电力建设工程中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的研究,以优化供电质量,保证居民正常生活。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场质量控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电力行业的要求提高。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与现场质量控制在10kV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其能够对工程建设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若施工安全管理或现场质量控制效果欠佳,必将对工程建设产生影响,并导致供电质量降低,致使群众用电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为避免上述现象发生,进一步促进电力事业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实际调查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及现场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研究,以此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1电力工程建设管理模块介绍

电力工程建设管理模块,通过完善线路、变电、电缆专业的旁站记录,同时增加驻队监理、旁站计划、巡视检查、安全总监、停复工模块,最终形成监理工作日志,并以人员为主线,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班组自主管理和同队协同,可为员工项目治理工作带来帮助,在数字化监理方面愈加专业化、规范化、智能化。该模块还可为项目分工开展带来帮助和便利性,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减轻员工的工作负担,同时相关数字化记载有助于绩效考核,进一步促进项目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升,也提供一种高效、科学的项目管理新模式,实现全方位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和项目落地效果。

2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2.1责任制度落实

责任制度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其不仅能够为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可靠依据,还能对人员行为意识进行约束。因此,为确保10kV电力工程生产作业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实现相应的生产目标,必须对安全责任制度形成正确认知,严格依照相关标准对安全管理责任进行划分,并将其有效落实到实际工作过程中。正式进行工作时,施工企业必须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等相关原则进行深入分析,掌握其内涵精神,并充分贯彻上述原则。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必须从思想层面上对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给予重视,在安全生产法规政策的基础上,严格做好对各项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对企业自身实际状况进行综合考量,确保安全责任管理制度具备良好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签订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书,促使安全责任实现多级别负责,确保不同部门及工作人员均能够充分明确自身具有的安全职责,且能够严格履行。在此基础上,电力施工企业将实现创设良好的安全管理环境,并为施工安全人员的健康安全提供有效保障。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发现,当前部分工作人员不具备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导致电力工程建设中出现误差,进而引发安全事故,这对工作人员健康安全极为不利。因此,为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充分体现安全责任制度的核心价值,企业可建立一套惩处机制,并对其与安全责任制度进行结合使用,合理惩处未严格依照安全责任制度进行作业的工作人员,以此促使人员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上,不仅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将显著提高,电力工程建设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也将降低,这对保障电力工程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2落实法律法规

当前,有部分电力建设工程的施工人员对法律法规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进行施工时只考虑自身利益,抱有侥幸心理,想要钻法律的空子,从中获取利益。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法律法规在施工过程中的落实力度不够,因此必须要加强法律法规落实的严格性。①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要将法律法规作为安全管理制度的最根本依据,也要将其作为施工人员施工操作的底线准则。②要配以施工人员的遵纪守法意识,避免施工人员产生钻法律空子的想法。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可以在内部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例如可以组织施工人员观看其他施工单位由于缺乏法律意识而产生的安全事故案例,切实让施工人员感受法律意识的重要性,自发地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以保证施工的安全。

2.3巡视检查模块

针对三级及以上风险等级的施工作业,监理项目部进行现场巡视或旁站监理。开展日常的安全巡视查看,组织每期或专项(安全通病、分包安全、安全强条、安全标准化设备、防灾避险、季节、施工机具、短暂用电、安全通病、脚手架搭设及拆除、节假日停复工等)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各类专项方案(措施)的执行落实情况、安全文明施工设施配置情况、分包管理要求落实情况、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履职及持证情况、技术方案要点落实情况、人员分工情况、施工机具配置情况。在旁站或巡视过程中,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要求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旁站监理记录表或检查问题通知单。按照施工进展,对现场开展日常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填写检查问题通知单,及时纠正。

2.4设备管理

变压器及起重机等机械设备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但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发现,上述大型设备在操作与搬运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性,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形成,进而对人员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为避免上述现象发生,企业应对施工现场实际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结合不同机械设备的特征,制定相应的操作标准,并将其有效落实到施工作业中。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应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确保各种机械设备的搬运及操作等方面均符合规范要求。正式对设备进行使用前,管理人员应严格开展设备调试工作,充分明确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性能,确保其具备可靠性,严禁使用存在质量问题或运行故障的机械设备,以此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5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电力建设工程自身技术性较强,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注重单位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进行符合相关质量规定。①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在施工人员实际参与到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集中技能训练,保证施工人员在这一阶段对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又一个基本的全面认识。②施工单位至今要经常进行交流。例如,口语课举办单位之间的员工技术交流大会,组织员工之间交换对施工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心得,从其他施工单位处获取先进的施工经验。③施工单位可以与单位之外的专业指导人员达成合作,聘请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教学,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与质量控制措施在10kV电力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必须对上述工作予以重视,并严格依照规范要求做好各项工作,以此为人员安全及工程整体效益提供保障,基于此,电力事业将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玉树伟,廖小新.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大众科技,2013,15(10):36-41.

[2]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陈勇强,顾伟.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8):157-160.

[4]李煜昊.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方法探析[J].光源与照明,2021,33(3):141-142.

[5]赵博.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式及评价体系构建[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