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症

杨渭米,李春艳,覃周围,张怡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儿童医院  545001

摘要】目 探讨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优势及护理体会。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并非只求达到治愈的目的,而是调节各个脏腑使之功能协调,运行得力,这正是中医基础理论“整体观”的体现。辩证施治也是现代医学提倡的精准治疗的体现。中医学对于小儿遗尿症有其独特的理论,治疗手段多样,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均对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先天不足,元气 未充,肾气失摄[1];屡患咳喘、泻痢,或大病之后,肺脾俱虚,无权约束水道;湿热内盛,热郁化火,迫注膀胱,约束失司,而发 遗尿。中医适宜技术简、便、廉、验,无创无痛苦,受到家长的推崇。传统中医具有整体观和辩证施治的治疗特点。

关键词:小儿遗尿症 中医护理  中医治疗

小儿遗尿症,俗称“尿床”,是指 5 岁及 5 岁 以上小儿每周至少两夜于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并持续至少 3 个月的一种病症[2]。临床常见病。国际儿童尿控协会制定的指南将小儿遗尿症定义为: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5岁以上的儿童在睡眠中出现不自主的漏尿现象, 每周≥2次, 并持续≥3个月, 为儿童遗尿症。主要认为遗传、膀胱功能障碍、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睡眠障碍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都可能与遗尿症的发病有关。伴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流细或发热等症状,并发泌尿系感染。遗尿症状可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但也有部分患儿症状会持续到成年。小儿遗尿症病因责之先天禀赋未充,后天发

育迟滞;病位主要在膀胱,然与肺脾肾三脏都有 关系。脏腑功能失调,致肺脾肾气化功能失司, 三焦不利,膀胱失约,则发生遗尿,这是小儿遗 尿症病因病机总的规律[3]。根据病因一般可以下3种辨证分型。

1.肾气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或者素体虚弱,导致肾气不足,下元虚寒,肾气失于固摄,致膀胱失约而遗尿。

1.1证侯:睡觉中经常遗尿,醒后方觉,甚者一夜数次,小便长清,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形寒肢冷,下肢乏力,腰腿酸软,蜷卧而睡,舌质单,苔白,脉沉迟无力。

命门火衰竭,故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肢凉怕冷,下肢乏力;腰为肾府,主骨生髓,肾虚故腰腿酸软;下元虚寒,故小便清长。

1.2辨证要点:经常遗尿,甚者一夜数次,小便长清,舌淡苔白。

2.肺脾气虚  

肺主一身之气,为水之上源有通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脾属中土,主运化水湿而制水,脾肺功能正常,方能维持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和排泄。肺气虚,而见遗尿。

2.1侯证:睡中遗尿,白天尿频,面色少华,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自汉,易感冒,舌质单,脉细弱。

2.1.1证候分析:脾肺气虚,中气下陷,膀胱失约,故小便自遗;气虚不能固表,故自汉出,易感冒,脾肺气虚,输化无权,气血不足,故面色少华,四肢乏力,大便溏薄。

2.1.2辨证要点:睡中遗尿,自汗,易感冒,面色少华,舌淡脉细。

治法:补肺益脾,故摄止遗。

2.1.3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当归,升麻,山药,甘草,乌药。

2.1.4加减:寐深者可加麻黄,石菖蒲;多汗加煅龙骨,大便稀溏加炮姜;纳呆加焦神曲,焦山楂。

  1. 肝经湿热

3.1证候:睡中遗尿,色黄味燥,性情急躁,夜梦纷扰,或夜间磨牙,面赤唇红,口苦,或目晴红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1.1证候分析:肝经郁热,热迫膀胱,故睡中遗尿;热蕴膀胱,则面赤唇红,口苦,小便黄少;热郁化火,肝火偏亢,见性情急躁,肝火内扰心神,则夜梦纷纭。

3.1.2辨证要点:睡中遗尿,色黄味燥,性情急躁,舌红苔黄。

3.1.3治法:清热利湿.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3.1.4常用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生地黄,车前子,泽泻,通草,甘草。

3.1.5加减:夜卧不宁舌苔黄腻加黄柏,滑石。若湿热化火,上犯心神,下迫小肠,水火相扰,开阖失司者,用黄连温胆汤。久病不愈,肾阳耗伤,舌红苔少,脉细数者,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

4.本病以温补下元,固涩膀胱为基本治疗原则。虚证以扶正固本为主,温肾固肾,补肺健脾。肝经湿热,宜清热利湿;此外,清心滋肾,醒神开窍之法酌情配合治疗。

4.1中成药治疗(辩证使用)

补中益气丸 用于肺脾气虚证  

龙胆泻肝丸 用于肝经湿热证

金锁固精丸 用于肾气不足证

5.针灸疗法

体针 取百会 关元 气海 三阴交 阴陵泉

印堂,每天2~3次,可配合足三里。

6.耳针 取肾 膀胱 皮质下 神门 内分泌 脾 肺等

7.推拿疗法

采用先捏后推法。先让患儿俯卧,从长强 穴起,沿脊两侧双手捏提皮肤,逐渐向上移至大椎,3次捏提1 下,共7遍[4].较大的儿童可以用擦法,按摩肾俞,八髎。

8.理疗类

海特光 大力神灸 脉冲磁等。

讨论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遗尿证候分类:肾气不足、脾肺气虚、肝经湿热三种。中医学中认为肾乃先天之本,在患儿遗尿症中,以肾气不足型多见。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五行中属水,开窍于耳及二阴,肾与膀胱相表里,两者均与水液代谢相关。肾之阳气通过蒸腾气化津液,主宰着体内的水液代谢,促使尿液的生成,对膀胱的开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小儿生理特点,根据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临床中采用温补肾阳、固涩止遗法治疗肾气不足型取得较好疗效。近20年文献研究耳穴贴压疗法、捏脊疗法、穴位贴敷疗法和针灸疗法等常见的外治法治疗小儿遗尿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马骏,金星明.原发性遗尿症的病因学进展[J].中国儿 童保健杂志,2007,15(2):173-174 .

[2]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 . 小儿遗尿症中药新药 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J]. 药物评价研究,2015,38(4):358.

[3]张奇文,朱锦善 . 实用中医儿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2016:421.

[4]吕麟亚,李旭良.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治疗进展[J].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6,5(2):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