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牙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探讨牙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影响

王雪

江苏省盐城市口腔医院    江苏盐城  224600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牙周综合护理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基础组(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40例,予以牙周基础护理)、综合组(2018年8月-2019年7月收治,40例,予以牙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牙周健康指标。结果 干预后,综合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95.00%)明显高于基础组(80.00%);综合组的PLI、SBI评分均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 在慢性牙周炎中选用牙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其口腔保健行为及牙周情况,促进病情恢复。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牙周护理;综合护理;护理效果

前言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发生于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临床症状为牙周溢脓、牙龈出血、口臭、牙齿松动等[1],如治疗不及时,患者病情便会加重,导致无法保留牙齿,影响口腔功能,因此,临床必须同时重视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2]。就当下而言,既往所用的常规护理由于其片面性,已难以满足慢性牙周炎患者对口腔健康护理的要求,而研究表明,牙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保持患者口腔清洁状况,促进口腔恢复。为此,我院对牙周炎患者实施牙周综合护理干预,本研究就其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研究对象均从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中选取,共80例,现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基础组(40例,2017年8月-2018年7月)、综合组(40例,2018年8月-2019年7月收治)。基础组年龄26-60岁,均龄(42.61±4.44)岁;男女比例24:16。综合组年龄28-62岁,均龄(46.52±5.87)岁;男女比例25:15。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签订研究知情同意书者;X线片显示存在牙槽骨吸收者;经临床检查确诊者;排除冠心病、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本研究计划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护理方法

基础组施行常规护理:口腔清洁护理、情绪干预、疾病知识讲解等。

综合组施行牙周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健康宣教:将慢性牙周炎知识(发病因素、治疗机制、护理方法)、口腔保健的相关知识点整理成册,分发至慢性牙周炎患者手中;针对患者疑问之处,以PPT或一对一形式为患者耐心讲解;定时开展慢性牙周炎知识讲座。

(2)膳食护理:指导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保持营养均衡,多进食丰富的高蛋白饮食(鸡蛋、鱼肉、豆制品、牛奶等)及新鲜蔬果;建议患者增加矿物质(锌、钙)摄入量,同时摄入多种维生素;叮嘱患者少饮碳酸饮料,忌酸甜辣黏硬等刺激性较大的食物。

(3)行为护理:教会慢性牙周炎患者牙缝刷、牙线、漱口水等口腔清洁工具的使用方法,细致讲解竖转动法及水平颤动法,指导患者正确刷牙;指导其患者饭后漱口,每日刷牙2-3次(早、中、晚),护理人员或家属应对患者的刷牙行为进行监督;叮嘱患者戒烟,每日检查口腔清洁度,同时定期洁牙,借助超声波清除口腔牙石及牙菌斑。

(4)口腔锻炼:建议患者进食时充分咀嚼,以促进口腔唾液分泌,冲刷口腔污物;对于惯用单侧咀嚼的患者,需对其进行纠正,指导其养成双侧咀嚼的习惯;教会患者口腔按摩方法:将右手食指置于上牙龈处,进行横向按摩,下牙龈按摩方法同上,2-3min/次,1-2次/d。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比较健康知识知晓率:采用本院自制牙周炎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内容包括牙周炎知识、口腔护理方法等;总分100分;完全知晓:80-100分,基本知晓:60-79分,未知晓:<60分。总知晓率=完全知晓率+基本知晓率。

(2)比较牙周健康指标。PLI:依据每颗牙4个牙面的菌斑量及厚度进行评估;计分方式:4个牙面记分之和为4,总分0-3分,分数越高,表明牙菌斑情况越严重。SBI:依据龈沟炎症及出血轻重程度进行评估,总分0-5分,分数越高,表明龈沟出血情况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20.0软件处理,()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检验t、X2值,P<0.05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

干预后,综合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基础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n=40,

组别

完全知晓

基本知晓

未知晓

总知晓率

基础组

19(47.50)

13(32.50)

8(20.00)

32(80.00)

综合组

27(67.50)

11(27.50)

2(5.00)

38(95.00)

X2

4.11

P

<0.05

2.2比较两组的牙周健康指标

干预后,综合组的PLI、SBI评分均低于基础组(P<0.05)。见表3。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PLI、SBI评分(n=40,

组别

PLI(分)

SBI(分)

基础组

1.40±0.33

1.34±0.27

综合组

0.75±0.27

0.46±0.18

t

3.80

6.34

P

<0.05

<0.05

3 讨论

本研究中,干预后,综合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95.00%)明显高于基础组(80.00%)(P<0.05)。该结果表明,牙周综合护理干预中的健康宣教能够增强患者对慢性牙周炎的认知,使其了解口腔清洁对于改善病情的重要性,同时知晓口腔健康护理流程,有利于纠正其不良口腔习惯,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清洁习惯,同时提高口腔保健能力[3]。此外,本研究还观察到,综合组的PLI、SBI评分均低于基础组(P<0.05)。该结果表明,采用牙周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牙菌斑及龈沟出血情况能够得到进一步改善。分析其原因为:膳食护理有利于减少食物对口腔及牙龈的刺激,进而保护口腔牙周组织,同时有效调节口腔牙周组织的营养状况,减少龈沟出血情况,增强牙周组织抗病能力,加快牙周炎康复进程 [4]。洁牙护理有利于彻底清除牙菌斑,有效维持牙齿清洁度;咀嚼护理有利于刺激唾液分泌,强健牙周组织,减少牙菌斑,维持牙齿洁白状况;双侧咀嚼护理有利于防止另一侧因经久不用产生牙菌斑,同时避免废用性牙龈萎缩或面部畸形等情况[5]。口腔按摩能够增强牙根及牙周组织血液循环,进而改善为慢性牙周炎所影响的牙周组织相关功能,消除或减轻牙龈炎症反应,减少龈沟出血。

综上,在慢性牙周炎护理中实施牙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患者对牙周炎及口腔健康的认知,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习惯,有效改善牙周情况,利于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马赫,刘桂红.牙周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血糖控制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2):314-317.

[2]曲梦,王玲芳,郭伟伟,等.牙周炎患者口腔健康素养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6):770-773.

[3]李巧梅.牙周综合护理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病情变化及患者满意度评价[J].系统医学,2019,4(9):182-184.

[4]周微,许朝谊,陈琪.综合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2):281-282,284.

[5]钟秀芬,李民冬,施春梅,等.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控制效果及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6,38(10):1465-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