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手术的护理应遵循一般外科手术的护理原则,根据牙周组织的特殊解剖位置,做好专科护理手术涉及牙龈、槽骨、牙周膜及体组织,而手术范围狭小,再加上颊部和舌的干扰,使手术区照明不利,视野不清,增加了手术的难度。良好的护理配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防止意外发生(如小器械、敷料等掉入气管、食管的危险),减轻病人的痛苦,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手术效果。

  • 标签: 牙周病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护理干预对维护治疗患者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时间段在2019年6月至2020年1 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24例维护治疗患者,使用抽签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健康情况、口腔保健行为。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健康情况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牙周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牙周维护治疗 牙菌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护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在选择接受维护治疗的研究对象时,将时间范围规定为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主要例数时,将86例作为总例数,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分组方式时,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方式,43例为两组平均例数,传统护理护理干预为两组患者需要接受的护理模式,观察护理前后的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比对上述指标的过程中,试验组护理后的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维护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牙周护理干预 牙周维护治疗 效果
  • 简介:牙周组织附着水平的探查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传统的手用探诊方法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探诊力量难以标准化,使探诊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电子探针将固定的探诊压力、精确的电子化测量和储存数据于电脑中几个特点融为一体,可以直观地将数据展现给患者和同行,对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牙周探诊深度 临床附着水平 电子牙周探针
  • 简介:手术是牙周病总体治疗计划的第二阶段,是牙周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科已广泛开展多种手术,由于手术涉及槽骨、牙周膜和体组织,手术范围狭小,再加上颊和舌的干扰使手术区光线不易到达,视野不清,一人手术操作困难较大,时间较长,增加病人的痛苦。我科手术在专用手术室进行,由护士协助进行操作,提高了手术质量,缩短了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取得较为理想的手术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 标签: 手术护理配合 牙周病 手术中 牙周手术 治疗计划 手术操作
  • 简介:现代口腔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认识的不断增强,使现代口腔护理模式不断发生变化,护理工作的范围、内容大大地增加了,对口腔科护士的技术业务及综合素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口腔护理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向着知识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心理护理与社会护理预防、保健、卫生知识的宣传等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适应口腔专业化培训的要求,就要积极转变观念,把新的理念传达灌输给学生。因此在短时间内培养有技术、有文化、高质量的护理人员,就成为护理教学面临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近年来,

  • 标签: 牙周 护理教学 探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髓联合病变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牙髓联合病变患者14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根管治疗4~6后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根管治疗1后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时AL、PD、TM、SBI等指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AL、PD、TM、SBI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中,治疗可在根管治疗1后进行,治疗效果与常规治疗时机无显著差异,同时可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负担。

  • 标签: 牙周牙髓 联合病变变 牙周治疗 时机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于牙周病患者牙龈及健康情况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0年12月,共80名观察对象参与,均为我院接收的牙周病患者,借助计算机随机数字模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名患者,其中一组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予以系统口腔护理(观察组),以健康情况、口腔保健行为作为比较标准,对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以及牙龈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日均刷牙次数次数3次及以上及刷牙时间不低于3min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牙周病患者,综合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牙龈、健康状况,提升患者对自我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视,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牙周综合护理 牙周病 牙龈 牙周健康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主要针对牙周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实施分析。方法 :研究选择在 2019年 7月 -2020年 7月期间进行,研究对象主要是在我院实施治疗的牙周病患者 96例,基于护理方式的差异进行患者分组,选择运用综合护理的患者作为综合组,选择运用普通护理的患者作为普通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牙龈与健康指标。结果 :综合组患者的牙龈与健康指标优于普通组, p< 0.05。结论 :牙周病患者在临床中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可明显有利于患者保持牙龈与健康。

  • 标签: 牙周病 综合护理 牙龈与牙周健康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根据治疗联合不同时机治疗对源性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间在我院牙科接受根管治疗的86例源性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所有研究对象的治疗时机差异进行分组,A组患者于根管治疗后1内接受治疗,B组患者则于根管治疗后1个月行治疗,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和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差异。结果:A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B组(P<0.05),且A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也要优于B组,P<0.05。结论:根管治疗联合早期治疗能进一步提升源性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根管治疗 牙周治疗 治疗时机 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维护在老年人健康中发挥着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本院口腔科牙周病老年患者,实验时间集中在2019年3月-2020年8月,实验人数共计64例。本次实验采取编号分组方式进行,依据编号奇偶性确定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基础治疗联合维护,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探诊出血指数、菌斑指数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有着较大幅度的提升,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之间差异突出,(p<0.05);深入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探诊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有着较大幅度的下降,两组患者探诊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之间差异突出,(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健康中维护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在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探诊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方面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牙周病 牙周维护 老年患者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共60例,将这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共30例患者60颗为实验组,这30例患者有牙髓联合病变,对照组共30例患者60颗作为对照组,这30例患者只应用系统基础治疗。结果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两组患者数据有着统计学意义。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对,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 标签: 牙周牙髓联合并 变牙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