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思考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关于政府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思考及建议

刘海龙

涞源县政务服务中心,

摘要:结合政府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电子政务云平台的技术优势,从自身从事电子政务工作的经验出发,有针对性提出了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建议,希望对今后构建高质量的电子政务平台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子政务平台,平台建设,电子政务,云平台

考虑到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开展的情况,相关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明显提升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具有较强的政务服务能力。同时,在当前的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的服务模式下,应考虑到其能保障软硬件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及利用,全方位发挥出云模式应用到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中,这样能满足于数据资源共享,有效保障节约建设成本,进而保障高质量的系统维护工作。

1 政府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存在着电子政务信息孤立的情况,难以高效共享及利用资源。同时,由于部分部门存在着业务的特殊性的情况,在具体的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并没有从整体出发来进行整体性的业务综合集成应用情况的考虑,这样容易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整体的整合难度偏大,难以实现预期的资源共享及应用。

第二,存在着电子政务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问题,部分部门领导小组存在着各自为战的情况,难以从整体上予以统一化的协调及规划,进而造成重复开发及资源浪费的情况。

第三,电子政务的安全性较低,往往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安全威胁。从大部分部门的情况来看,能落实基本的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但往往在安全管理人员配置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大都是仅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角度出发,难以满足机房的信息安全要求,无法保障及时响应灾难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整体应用系统存在质量较差的售后服务情况,造成的系统维护成本偏高。由于政务系统所涉及到的软件质量和后期维护保障往往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和相关单位的信息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技术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关联,考虑到相对独立的政务系统的特点,在增加技术维护工作的基础上,也会造成政府开支的增加。

2 电子政务云平台的技术优势

2.1 云架构下的存储动态扩展优势

借助于云存储技术,能实现大量不同类型的的存储设备从软件方面的统一化协同发展,并更明确保障落实相应的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通过所涉及到的网络技术、分布式文件管理、集群应用等措施,能更好地满足数据的实际分布,实现存储空间的合理化分配,便于开展高质量的数据管理。

2.2 云架构下的服务器虚拟化优势

在云架构实际组成中,应明确保障落实服务器虚拟化,这样能满足在一台服务器中实现虚拟多个操作系统的情况,保障落实具体的应用,有效控制服务器数量。利用发挥出虚拟化的管理工具的优势,能开展必要的集中式管理,有效控制电力和冷却成本。

2.3 云架构下的高可靠性与负载均衡优势

为了维系好云系统的正常化运行,我们还应重视加强来实现高可用系统与负载均衡的要求。当单一的服务器存在问题,并不会造成整体电子政务运行受到影响。借助于支持请求的分发工作,能满足于全局负载均衡来平衡访问请求。通过符合实际情况的灵活性架构要求,能满足于弹性架构下的服务器数量减少,并能进行服务器资源予以监控处理。

2.4 云架构下的集中管理与资产监控优势

在统一化管理云架构的过程中,能满足于自动安装服务器与自动更新升级服务器系统的要求,这样自动化处理能全面降低整体的工作劳动强度。通过满足于物理服务器及虚拟服务器资源和性能的动态化监控的要求,有利于满足于资产登记及管理工作,满足监控及报表的自动化要求。

3 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建议

3.1 构建电子政务云支撑软件服务平台

结合产品及软件系统复用的要求,应保障落实发挥出政务部门工作实践中所需要的集成的业务应用开发、运行和支撑环境。具体来说,涉及到相应的构建良好的开发环境,进而能保障明确满足政务部门快速开发部门业务发展。同时,在进行设计业务运用实践环节,还应重视支撑环境的安全及授权管理的工作,能有效实现合理配置业务支援,加强调试及仿真运行等工作。

3.2 构建电子政务云基础设施服务平台

从整体上来充分认识到加强各单位资源统筹管理的重要性,并能积极落实相应的形象全要素,合理化提出资源池设计,进而构建灵活的、安全的公共的电子政务平台。并能紧扣行业发展的要求,及构建符合电子政府平台发展所需的互连互通网络,以及配置好相应的网络资源服务。

3.3 落实电子政务云应用功能服务平台

应用服务平台就是结合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落实具体的服务软件,并能满足相应的实践中业务服务的要求,便于能满足于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按需调用的要求。在具体的应用法服务软件设计权限管理方面,则应落实要求相应的授权部署规定来规范化管理。

3.4 建设电子政务云信息安全服务平台

充分认识到云计算技术应用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的可能性,当存在着不安全应用程序、技术漏洞、数据丢失等方面的问题,应加强安全保护措施,积极构建相应的信息安全服务平台。实践中可以实行“两地三中心”模式来构建电子政务灾备中心,能满足于业务数据的跨区域实时、多份、异地安全存储,不仅有利于快速恢复由于系统故障而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还能保障系统的平稳运行。

3.5 构建电子政务云平台的运行管理保障机制

从整体上来还应该构建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能有效开展一系列的电子政务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工作,这样能更好地从实际工作的需求出发来开展审核管理相应的技术标准、规划布局、信息资源共享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等内容,积极推行相应的政务数据交换以及相应的运行服务等工作,满足于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还承担着对于新建的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查等方面的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应从各方面予以充分重视,并能不断加强电子政府云平台的功能,以便更好为政务服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金俊平,杜军龙,周剑涛.浅析电子政务云平台的安全风险与应对措施[J].数码世界,2018,(5):456-457.

[2] 张彦超,赵爽.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安全风险与应对策略[J].电信网技术,2014,(2):44-47.

[3] 王瑾,冯垠都.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构建探析[J].计算机时代,2018,(1):90-93.

[4] 王盟.浅谈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安全风险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