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快速康复在临床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2
/ 2

剖宫产快速康复在临床应用体会

刘玲

镇江瑞康医院,江苏 镇江212002

【摘要】分娩是人类繁衍的行为,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剖宫产是分娩的一种方式,其在生产方式和产后恢复方面都和自然分娩不同。在产科的日常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结合产妇的身体情况,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措施,促进产妇分娩后的快速恢复。本文将对快速康复在剖宫产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提高剖宫产护理水平,为患者剖宫产后康复保驾护航。

【关键词】剖宫产;快速康复;康复指导

剖宫产作为一种分娩方式,可以拯救产妇和胎儿生命,能够及时的解决难产问题,降低围产期胎儿和产妇的死亡率的发生。但其弊端是术后疼痛,同时术后进食和活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影响产妇肠道功能的恢复以及乳汁分泌。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已经被广泛应用,近些年在产科也有所应用。相关专家在围产期推广快速康复的理念,将快速康复理念融入分娩前后的管理,制定了《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快速康复护理不仅有利于产妇胎儿早期营养摄入,也有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1]。2021年01月以来,本科室依据指南,将产科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择期剖宫产,临床效果佳,现将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实施准备

实施快速康复前,组织全科医护人员、手麻科医护人员、营养科人员共同学习《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就科室实施剖宫产快速康复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确认选择择期剖宫产为纳入快速康复标准,并制定实施流程。

2术前管理

2.1术前宣教

手术前通过健康教育,向产妇及家属介绍快速康复的理念及方法,取得认同及配合。同时与产妇及家属沟通手术计划以及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的注意事项,缓解心理压力。

2.2术前饮食

实施剖宫产术前禁食6h、禁饮2h。麻醉前2h责任护士协助孕妇口服清流质(碳水化合物饮料,总量≤300ml),能有效缓解孕妇术前口渴的现象、饥饿感,提高舒适度。孕妇主诉因术前可以进食手术紧张、焦虑情绪缓解,同时,未发生因饥饿引起的术前低血糖。另外,减轻了术前长时间饥饿对胃黏膜的刺激,术后应激性溃疡、术中术后恶心与呕吐未有发生。

3术中管理

3.1温湿度管理

术中低体温危害会导致各类并发症,应积极采取各类措施尽量减少影响孕产妇体温的因素,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我院采取措施如下:术前调整手术室空调维持室温为26-28℃;术前将术中可能用到的补液提前放入保温箱加温,预热控温毯,准备温热盖被等,维持产妇体温在36℃-37℃。

3.2容量管理

术中控制容量可减轻产妇的伤口以及肠道水肿,能够有效避免手术切口和胃肠功能延迟恢复。术中输注液体总量为500-1000ml,术后当天记24小时尿量,严密观察产妇有无心脏负荷过重诱发的心衰。

4后管

4.1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密切监测产妇血压、呼吸、脉搏、体温、尿量等,如果有异常情况的发生,及时汇报医生处理。术后半小时内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术后2小时协助产妇翻身、变换舒适体位,床上进行踝泵运动,术后6小时摇高床头、取半卧位。各类管道妥善固定,护理人员准确记录尿量并每天做会阴护理,保证产妇尿道口的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2]。自控式镇痛泵确保正常运行,做好相关健康教育。

4.2饮食管理

术后产妇意识、下肢肌力完全恢复后,术后2小时开始少量多次补充流质,我科产妇一般补充与术前2小时一样的碳水化合物清流质饮料。术后6小时开始进食半流质,以清淡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为主。肛门排气后产妇开始进食普食。产妇进食后,护理人员严密观察产妇有无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自科室实施剖宫产快速康复以来,产妇未有上述不适发生。术后尽早经口进食大大降低了产妇口渴和饥饿感和疾病感,提高了产妇的舒适度,同时可促进肠道运动功能恢复。合理的饮食可以为产妇供给能量,有利于促进泌乳,使产妇活动能力增强,身体更好的恢复。

4.3尿管管理

术后6小时拔除留置导尿管,随后协助产妇下床入厕解小便,严密观察尿管拔除后产妇解小便是否顺畅,有无尿储留的发生。

4.4活动护理

提倡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科室术前宣教帮助产妇树立了术后早期下床的信心,与麻醉配合给予产妇充分的术后镇痛,术后早期拔除尿管促进产妇早期下床。通过以上措施,产妇下床时间早、活动早,自我照护能力恢复早,精神状态、身体状况恢复快[3]

4.5新生儿护理

实施新生儿延迟断脐,延迟60-120s结扎脐带。脐带剪断之后立即擦干新生儿并戴帽子减少热量损失,擦干新生儿的毛巾、新生儿辐射台提前预热。新生儿妥善处理后立即与产妇进行亲吻,在出生后1h这个母乳喂养的黄金时间内尽早吸吮。提倡母婴同室,同时为产妇提供一对一开奶和喂养的指导,并进行协助,。确保产妇使用正确的哺乳姿势进行母乳喂养。

4.6心理护理

由于产后激素水平快速下降、术后的剧烈疼痛以及面对新生儿的束手无策都会导致产妇在剖宫产术后容易产生抑郁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关注产妇术后的心理情况,发现问题后及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疏导,做好产后知识宣教,能够从容地面对新生儿抚育和产后问题。适当地对产妇的注意力进行分散和转移,使产妇的心理压力得到减轻,提高产妇的积极性,促进配合护理工作的进行,促进其身体恢复

[4]

5小结

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行业也在快速的发展,为纠正难产,解决产后严重的并发症,实行了剖宫产。剖宫产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同时也存在部分弊端,产妇术后身体虚弱,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恢复,疼痛是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也更长,所以,在剖宫产产妇术后的护理中,护理人员要运用快速康复的护理方式,为患者提供早期,快速,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减轻产妇的疼痛,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让产妇在分娩后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陈玩霞.早期快速康复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24):3142-3144.

[2]张引莲,谢亚丽,刘娅娜,.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策略对计划性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情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6):184-186.

[3]鲍秀芳.循证护理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对剖腹产患者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2021,21(12):105-107.

[4]刘国成,蔺莉.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J].现代妇产科进展,2020,29(08):56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