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肉牛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探究

吐尔洪·买买提

新疆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畜牧兽医站  新疆、库车市,842004

摘要:本文对肉牛遗传育种技术应用情况分析后,对肉牛繁育技术的应用情况加以研究,对肉牛遗传育种的完善对策展开探讨,能够合理应用肉牛遗传育种技术、繁育技术,从而促进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肉牛遗传育种繁殖技术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肉牛养殖经高效率、高产出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国肉牛养殖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肉牛产量持续增长,但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肉牛产业发展仍比较滞后,究其原因和繁育技术方面的差异存在有关[1]。故此,本次研究重点对肉牛遗传育种和繁育技术,以及肉牛遗传育种完善方法方面进行研究,目的为联系具体需要选用适合的技术手段育种及繁育,以便从根本上提高肉牛的品质。

一、肉牛遗传育种技术应用情况分析

(一)常规育种技术的应用

     其一,经联系体型外貌评定,该种方法能结合肉牛体型、外貌选择,肉牛的外貌、体型需要关注到其乳腺、四肢和躯干等位置。与此同时,按各个类型肉牛相关标准客观评判肉是否健康,可将其作为评判体型外貌肉牛 育种、杂交改良的基本手段。

其二,生产性能测定,一般情况下肉牛出生后需接受该方面的测定,涉及多项指标比方说:疾病、环境和繁育率等指标,这就要求加强管理为肉牛品种改良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2]。我国种牛繁育尚不完善,建议使用超声波技术测定肉牛的牛眼肌面积、背镖厚度,从而为肉牛育种与繁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三,杂交育种方法,作为种群改良的基本方法,选择地方生长环境适应区域牛种当作母本,选取特征较佳的外来牛种为父本完成二元/三元杂交,旨在获得性状优良的牛种繁育。

其四,谱系记录的完整性关系到肉牛种牛育种品质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肉牛养殖分布范围非常广、占据市场较大比例,而且群体为分散的状态,如此一来会致使谱系记录工作难度加大。如果发生谱系档案不全/丢失的现象,必然会对种牛育种质量、选育质量、育种进度等多方面构成不利的影响。

(二)肉牛育种值估计方法的应用

育种值BV,指的是数量遗传学的主要概念为畜种用价值,直接关系到数量性状基因加性效应,肉牛育种值估计中常会使用BLUP方法、选择指数方法,后者为肉牛不同性状表达,存在遗传规律、经济价值;后者能够将遗传规律及经济价值两者按特点、差异加权处理后归纳为可量化的指数选取肉牛品种。通常情况下BLUP方法为最佳线性无偏预测,肉牛育种值估计存在无偏特性、线性特性、预测误差最小特性等,采用该种方法的过程应考虑到肉牛环境变量,借助计算机的作用、满足育种相关标准。

(三)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

    这一技术为分子遗传学领域的范围,经DNA重组技术达到动物性状改良的效果,一般而言会使用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转基因技术,以及主效基因技术,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比较常用主要在家畜已知定位相同功能,或是相似功能基因集中分布染色体区域中运用,对于不同基因作用机理无法明确状况要求和重要生产性状座位连锁DNA标记,对动物个体生产情况加以评估,以此合理的应用表型、系谱、遗传标记的信息,具有信息量大的优势[3]。另外,分子育种技术可避免肉牛遗传性受到环境因素、性状因素所影响,可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肉牛繁育技术的应用情况研究

(一)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

    这一技术为母体受孕胚胎经应用相关技术方法,移植至另一母体内后期发育的手段,不但能提高优良品种肉牛母体繁育方面能力,而且能够在短时间获得优良品种子畜,使得优良基因传递至种群,使用超排卵技术胚胎移植、自然生产高于后代繁育的速度,站在繁育能力弱、周期时间长种群的角度来看,实行快速遗传改良非常必要、应该引起重视。

(二)性别控制技术的应用

以人为干预的形式对动物后代性别比例基数构成影响,即为性别控制技术,常用的方法为胚胎早期鉴定干预、X和Y精子分离,后者具有操作简便、大规模生产方面优势,主要原理为细胞分子水平经单克隆抗体对单个细胞/其他生物离子作以多参数定量分析,在这个过程不会浪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具备速度快、准确的特点,因此值得在畜禽育种中广泛应用、推广。

(三)克隆技术的应用

    动物克隆,指的是经核移植过程中无性繁育的技术手段,不会受到传统技术繁育方面的影响,并且有助于实现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畜禽的效果,该种技术的应用前景较好。

(四)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

    肉牛人工授精,可加强肉牛繁殖率和良种繁育规模的方法,该种技术在西方部分大规模农场中应用、推广,我国应用、推广这一技术的时间比较晚,主要经引进国外良种肉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国内母本杂交等方式,提高优良牛种提高肉牛的品质,能够很好的维护养殖业的效益。

(五)体外授精技术的应用

体外授精,指的是哺乳动物精子、卵子于体外人工控制环境下完成受精的过程方法,采用该种技术方法对促进畜禽养殖业胚胎生产发展而言有积极的影响。牛,作为畜禽单体价值较高的品种,存在生长周期长的特点该项技术的应用极其关键。技术早期发展期间经屠宰场废弃良种母牛、公牛,获得卵子、精子后经体外培养的形式进行体外授精,如此利于严格控制繁育的时间、投入资金

[4]。80世纪年代后期牛活体取卵技术应运而生、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不断改良,使得牛体外授精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对良种肉牛选育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持。

三、肉牛遗传育种的完善对策探讨

(一)实行联合育种

分子细胞工程属于培育肉牛的基本手段,以往传统育种方法会联系数量遗传学原理加强育种方面的实践,在此之后以杂交方法改良肉牛的品质。当前,我国逐渐引进了国外的优良品种,和我国黄牛杂交培育良种,比方说:新疆褐牛、辽宁育白牛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育种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繁育性状、抗病性状遗传进展速度缓慢方面。分子辅助育种技术不断优化,这对分子技术肉牛育种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所以建议将传统育种、分子细胞工程育种联系起来[5]

(二)建立现代育种技术共享平台

    我国肉牛育种水平薄弱,体现在分散式研究、内容简单重复方面,而这也是不能很好的利用并完善资源配置的主要原因,此时必然会对研究的深度造成直接影响。针对于此,应构建完善的分子育种+技术集成+转基因技术为一体的肉牛育种研究基地,从而促使肉牛育种研究加强技术方面的交流。

结语:肉牛养殖业发展、科学技术的联系密切,随着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和推广使肉牛育种和繁育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加强肉牛育种效率、繁育效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因而,建议合理运用肉牛遗传育种技术、 繁育技术。

参考文献:

[1]罗康石.乌兰察布市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探讨[J].当代畜禽养殖业,2020(1):20-21.

[2]陈军胜.肉牛养殖技术探究[J].畜禽业,2022,33(3):74-76.

[3]曹兵海,李俊雅,王之盛,等.2018年肉牛牦牛产业技术发展报告[J].中国畜牧杂志,2022,58(3):245-250.

[4]刘贤,张子敬,徐美芳,等.河南省肉牛遗传育种现状以及对策建议[J].中国牛业科学,2021,47(5):58-60.

[5]陈士栋.探究发酵床技术在肉牛养殖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20(20):139.作者简介:吐尔洪·买买提(1970年5月-),男,维吾尔族,籍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市,畜牧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牛羊遗传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