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血液透析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夜间血液透析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张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 ,625000  

要: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配合夜间血液透析用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3月~202111月于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作两组,对照组采取日间血液透析模式,同时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夜间血液透析模式,同时配合心理护理,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各项指标变化,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心态改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相关指标、负性心态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负性心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采取夜间血液透析方式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安抚患者情绪,值得临床采用并推广。

关键词:夜间血液透析;心理护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心功能;

本文针对20203月~202111月本院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58例患者,简述夜间血液透析的操作过程及心理护理方法,内容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3月~202111月于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作两组,对照组共计患者28例,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最低年龄为24岁,最高年龄为74岁,平均年龄45.14±1.13岁。观察组患者共计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最低年龄为23岁,最高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45.15±1.14岁。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排标准: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均同意参与并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存在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抵触配合研究的病患。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日间常规透析治疗,采用碳酸氢盐类专用透析液,透析机需配备双极反渗加热消毒处理功能,反渗功能需符合国际医学界标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常规肝素、低分子肝素等给予抗凝治疗。透析频率为3/周,即两次透析治疗间需至少休息1 d,每次透析持续时间为4 h,透析机血液通过量设定为250350 m L/min,透析液流量设定在500 m L/min。在透析治疗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定时检查管路的密封性和通畅性。

观察组患者选择夜间透析治疗法,所采用的透析液和透析机均与对照组完全相同。治疗时间选择在晚间,透析频率同样为3/w,透析持续时间为4 h,血液流通量设定为180260 m L/min,透析液流通量设定为300 m L/min。严格控制透析液内成分的含量,其中钾离子为3 mmol/L、钠离子浓度为135145 mmol/L、钙离子浓度为1.251.5 mmol/L、碳酸氢根浓度为2637 mmol/L。透析过程中需持续对透析液和回流血液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3637℃。如使用常规肝素则首次剂量控制在1015 m L,随后维持阶段则需设定为15 m L;如使用低分子肝素,则使用总量需保持在1 0005 000 IU。采用规格为1.5 m2的聚砜膜过滤血液,超滤量设定为03 500 m L。透析过程中需为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案。如患者确诊为抑郁心理,则护理人员需给予充分的鼓励和心理支持,先通过健康宣教的方式帮助其提升对肾病综合征、透析治疗方法等的认知,纠正既往存在的错误认知,以建立治疗的信心。同时叮嘱家属提高对患者的关心程度,夜间透析时可留1人作为陪护,以方便对患者的照顾,也可在发生不良事件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如患者确诊为焦虑心理,则需对患者的住院环境给予改造,严格控制室内温度,并降低窗帘的透光率,避免夜间休息时外界光线透入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1.3 观察指标

分别抽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5 m L,通过免疫比浊法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进行检测,通过电化学发光法对患者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进行检验,测定患者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水平,利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进行检测。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态进行评估,总分设定为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反之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4.0

完成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IMG_256±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改善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改善对比(IMG_257±s)

IMG_258

注:hs-CRP为超敏C反应蛋白;PTH为甲状旁腺素;MAP为平均动脉压;LVEF为左心室射血分数

2.2 护理前后患者心态评估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负性心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护理前后患者负性心态评分对比(IMG_259±s)

IMG_260

注:SAS为焦虑自评量表;SDS为抑郁自评量表

3 讨论

目前治疗肾病最有效的方式即为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其本质上属于体外肾脏代替技术,利用管路将人体内血液引出体外,再经过人工滤膜对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再反向输入回人体的治疗方式,可有效降低人体血液当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以部分弥补肾脏的功能障碍症状。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透析方式、血液流量、过滤膜脱水量、透析液温度等均能对透析效果产生影响,甚至会导致人体内血流动力学产生不稳定性情况。通常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压指标波动范围较大,如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短时间内高血压或休克的情况。如选择常规日间透析方式,则由于医疗资源有限,且日间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因而出现血压异常波动的概率更高。其中高血压会直接引发心脏负荷增加,严重时可改变心脏状态;低血压则会影响血液流动速度,导致超滤难度提升,甚至引起管路阻塞的情况,降低透析整体效果。

夜间持续性透析治疗则是将透析时间由日间改为夜间,由于该时间段可能覆盖患者的休息时间,因而透析过程中对透析液流动量、血液流动量等均需严格控制,但可适当延长透析时间,使整体超滤量大幅提升,很容易达到干体重水平。且患者休息时处于新陈代谢速率降低的阶段,机体对于外界的应激反应也会大幅下降,此时开展透析治疗时机体的稳定性更高。

参考文献

[1] 徐丽君,汤杰印,王芬,等.夜间血液透析及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3):14-16.

[2] 石小玉,张靖华,王长安.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老年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夜间低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43(1):32-33.

[3] 段含含,刘玲玲,陈静,等.夜间血液透析护士对职业风险感知度的调查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38(8):978-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