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对护士人文修养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4

研究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对护士人文修养的影响

谢道泉,袁晓锐

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 荆门  448000

摘 要

目的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学生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这门课提供参考价值,确定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课程的必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200名20级护理学专升本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对于护生的情绪智力、美学修养、人际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临床工作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从数据上看有7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有所提高,56%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在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后有了更好的体验,43.5%的同学觉得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还有30%的同学在知识能力专业素养上认为自己有了新的认识。结论学习护士人文修养很有必要性,开设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也很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20级护理学专升本学生 护士人文修养课程  影响

1前言

自古以来,就有“医乃仁术”的说法,具有人文关怀的护理更是能够让人如沐春风,而作为护生,护理人文与人文护理都是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素养。护理人文更多的是涵盖护理与人文之间的关系,而人文护理更多的侧重于讲述护生在护理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和拥有的素养与情怀。

《护士人文修养》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越来越受到各大院校的关注与实施教学,经过网络调查与实际研究发现这门课程无论是从护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上,还是对其美学修养、情绪智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人文关怀上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1]]

    笔者作为在湖北学习的护生,经过2020年初武汉疫情以及近两年断断续续的后疫情时代,耳闻眼见多场紧急突发情况与各种从前有亦或从前没有的现场情况,更加意识到《护士人文修养》这门课程对于护生的深刻影响以及这门课程深化进入校园的必要性,尤其是处于当代这个后疫情时代即将毕业步入职场的护生,在学习了《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后,在各方面的素养有着明显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提升了工作业务能力。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笔者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0级护理学专升本200名学生进行(问卷星)网络问卷调查;

纳入标准:医学院全日制2020级护理学专升本学生,且目前正处于临床实习工作中。调查者自愿接受问卷调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对象选取之后向其说明调查的目的,征得同意后发送网络问卷,收回问卷210份,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的200份问卷的有效率为100%。所有调查数据由问卷星自动收集,收集完毕核查后下载导出,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1]

2.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理论与实践结合法:护生对《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态度进行分析的同时,依据理论知识,分析出其在学习之后与学习之前的差异。

2.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法:针对《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制定了相关调查问卷,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3.文献研究法:本文研究利用了中国知网、有关护士人文修养等相关文献资料,查阅相关联的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做了充足的资料准备。

2.3 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情绪智力量表、人文关怀量表等具有权威性的态度量表,将态度量表分为学习课程前后的数据进行比对;另一部分为自制量表,多是探究护生对于《护士人文修养》课程的态度,问卷的信度为100%,效度为80%。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结果中,男性学生30名,女性学生170名,调查年龄不限,调查基本情况见表3.1.1:

表3.1.1 调查对象对人文修养知识的认知及获取途径统计(n=200)

项目

n

%

n

%

不知道人文修养

6

3.5

7

23.3

知道人文修养

通过网络获取

通过报纸获取

通过课本获取

通过听闻获取

通过其他途径

164

47

10

87

14

12

96.4

27.6

5.9

51.2

8.2

7.1

23

7

4

13

4

2

76.7

23.3

13.3

43.3

13.3

6.7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护生对于人文修养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分别在问卷里设置了“如何有效提高人文修养”和“为学习人文修养,付出过哪些努力”两个问题,分别从主观意识和主观行动两个方面获得相关数据进行一个主观性的学习态度的分析。

根据表3.1.2我们可以得知很多护生有极大的主观性意识去学习人文素养相关知识,其中,除了提高自身科学知识与技能相较于其他意识来说比较薄弱之外,其他参数都居高不下,而且就49.5%这个数据而言,本身的主观性意识就很强,经过私下调查访问部分同学得知,这些主观性的意识主要来源于课程开设之后的学习与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见,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促生了护生学习人文修养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意识。

表3.1.2 如何有效提高人文素养主观意识统计

项目

                多选项

n

             %

学习人文知识,加强人文阅读

151

       75.5

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

审美情趣与艺术精神的培养

确立做人的基本品德

提高自身科学知识和技能

164

128

139

99

       82.0

       64.0

       69.5

       49.5

再从表3.1.3中不难看出,其在有了一定的主观性意识之后的主观性行为上有着一定程度的懒惰性,女生在行动上相对于男生来说在对于人文修养的培养行动上比男生更加的积极,而男生没有行动的有8人,占比例的26.7%,超过了25%的比例,与买相关书籍培养自己人文素养能力的同学占比相等。

表3.1.3 通过哪些主观性行为学习过人文素养相关知识情况统计

项目

P

P

n

%

n

%

买相关书籍

63

37.1

0.036

8

 26.7

0.044

听相关课程

74

43,5

7

 23.3

查阅资料

19

11.2

7

23.3

没有做过

14

8.2

8

26.7

(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2 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对护生的影响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对于护生的情绪智力、美学修养、人际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临床工作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表3.2 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对护生的影响(n=200)

项目

(多项)

 

n

 

%

语言表达

151

75.5

人际关系

伦理道德

理性思维

文化传统

知识水平

112

123

87

19

60

56.0

61.5

43.5

9.5

30.0

3.3 对护士人文修养课程的认知现状

表3.3 关于护生有无必要学习人文素养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分析对比

相关因素

n

%

n

%

非常有必要

 134

78.8

19

63.3

比较有必要

24

14.1

 6

20.0

无必要

3

1.8

 4

13.3

无所谓

 9

5.3

1

3.3

3.4 护生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后对情绪智力的影响

表3.4的结果显示的是《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前后的十一项态度量表条目,由表中的统计值可以看出,上课前,护生情绪智力的平均值在3.48,在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之后,其平均值带到了4.34,并且两者之间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4≤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该量表的数据范围是采用的利克特量表评分,得分越高代表情绪智力提升就越显著。

表3.4 护生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前后对情绪智力的影响

项目

参数

     T

P

上课前

上课后

我知道何时与别人谈论某一问题的时机

3.91

 3.99

-2.39

-2.11

-3.12

-0.26

-0.8

-2.00

0.98

-1.76

0.8

0.07

-0.24

  -10.83

0.01

0.007

0.007

0.004

0.005

0.004

0.003

0.001

0.001

0.0008

0.0003

0.007

可以理解旁人的言外之意与身体语言

3.37

 4.37

能够向别人清楚地传递非言语信息

3.47

3.97

在心情好的时候,解决问题会更高效

3.42

4.42

清楚自己情绪变化的原因

能够了解并接收到别人给我的非言语信息

共情能力增强

能快速察觉到别人的情绪状况

能够从别人的言语中判断别人情绪好坏

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情绪变化时刻

难以理解别人的情绪

合计

3.02

3.20

3.95

3.73

3.57

3.90

2.74

3.48

4.02

3.92

4.15

4.23

4.37

4.30

2.14

4.34

3.5 护生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后对美学修养的影响

表3.5的结果显示上课前后态度量表数值明显有所提升,并且P值普遍小于0.01,从而可以清晰地得出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后护生的美学修养有着明显的提高。

表3.5 护生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前后对美学修养的影响

项目

参数

X

P

课前

课后

能够把患者看作一个完整的人(针对残障人士)

1.72

4.36

2.64

2.91

3.07

1.75

0.0001

0.0003

0.0009

0.002

0.003

0.009

0.002

0.004

0.007

0.001

0.001

0.0001

感同身受的站在患者角度去考虑问题

1.66

4.57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姿态优雅的处理问题

1.52

4.59

在面临患者言语过激时,能够心平气和处理

2.40

4.15

对特殊病患,仍旧能够平常心对待

不以貌取人

不会另眼看待性病患者,不对部分患者存在偏见

更加注重自己的衣着和妆容以及行为姿态

能够对患者一视同仁

善于在生活中寻找小确幸

善于在工作中发现乐趣

能够认识到生命与生存的价值与意义

2.97

1.67

1.74

2.75

2,84

1.50

1.62

1.97

3.41

3.87

2.95

3.73

3.73

4.64

4.50

2.81

0.44

2.20

1.21

0.98

0.88

3.14

2.88

0.84

3.6 护生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后对人际沟通表达能力的影响

调查显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其对于语言表达能力水平的影响与提升没有对学习工作的影响那么大,但是整体来看影响程度还是偏大,并且在这一项上男女影响程度相差无几,个体化差异不明显,这也侧面说明了学习护理人文修养课程对于护生来说具有现实意义。

表3.6 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对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n=200)

项目

没有

n

%

n

%

24

80.0

6

20.0

134

78.8

36

21.2

3.7 护生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后对学习工作的影响

调查显示学习护士人文修养相关知识有利于护生的学习进步,工作管理能力增强。

表3.7 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对学习工作的影响(n=200)

项目

n

%

n

%

有很大影响

有一些影响

有一点影响

没有影响

58

104

4

4

34.1

61.1

2.4

2.4

4

23

2

1

13.3

76.7

6.7

3.3

3.8 护生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后对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

表3.8数据结合表3.1.3可以得出,在学习相关课程后,主动性的学习与持续性的学习对于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更加显著。

表3.8 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对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n=200)

项目

n

%

n

%

有,变化很大

86

50.6

7

23.3

有一些变化

没有变化

45

39

26.5

22.9

18

5

60.0

16.7

3.9 护生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后对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护士人文修养对于护生临床护理质量影响程度偏高。

表3.9 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对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n=200)

项目

n

%

n

%

有很大影响

有一些影响

没有影响

108

48

14

63.5

28.2

8.2

17

9

4

56.7

30.0

13.3

4 讨论与建议

《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作为护生必修的一门整合人文科学课程,包含了人文、礼仪、文化、社会、人际沟通、美学素养、专业素养、法律条规等多方面学科知识,在护生人生观、价值观、处世观逐步形成并塑造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引导和修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和间接的让护生的人文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通过从主观性客观性各个方面的问题问卷数据分析,经过使用STATA与SPSS数据分析,对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4.1护士人文修养认知情况对比分析

通过护生对护士人文修养课程的认知情况分析,大多数护生认为应该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从两相对比数据来看,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在对于是否应该学习人文修养相关课程上都是持有积极态度的,护理学生是在大学生的涵盖范围之内,所以这样这份问卷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大多数大学生的意愿倾向,在应该学习这门课程上是正相关的,唯有部分男生在填写大学生与护生的在应该学习这门课程的问题上持有少数的不同意见,数据显示负相关,表示着有一部分男生会认为有些专业的其他大学生未必需要学习人文修养这门课程。

4.2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学习前后情绪智力对比分析

情绪智力的对比表分别从十一项来具体突出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前后的变化,其中包括对自身情绪的掌控能力、对他人情绪察觉能力、对接收情绪与适当时机做适当举动等方面,结果显示上课后比上课前的数据提升了0,86,上课后的情绪智力平均值高达4.34,并且其P值(P=0.004)具有统计学意义。

4.3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学习前后美学修养对比分析

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前后的对比表主要从针对患者态度、特殊情况姿态、对自身工作生活的理解三个大的方面来设问了12项态度条目,具体来看,有五个条目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条目分别是能够把患者看作一个完整的人(针对残障人士)、感同身受的站在患者角度去考虑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姿态优雅的处理问题、善于在生活中寻找小确幸、善于在工作中发现乐趣,其均差分别为2.61、2.91、3.07、3.14、2.88,并由PASS计算得到P<0.001,从而可以清晰地得出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后护生的美学修养有着明显的提高。

4.4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学习前后人际沟通能力对比分析

在人际沟通能力中,认为学习后有影响的数值显著提升,只有少部分认为影响不大,从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认知理论上来说,它有着一定的心理效应,这种效应通常有首因效应、社会刻板效应、光环效应等[2],在自我认知和对他人认知上,经常会受这些效应的影响,在课程学习后,大多数同理心的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避免陷入这些效应之中,从而使得人际沟通交往过程中更加的相互理解,有助于祛除刻板印象带来的偏见[3]

4.5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学习前后人文关怀能力对比分析

从没有学习之前的不了解护士人文到学习之后的关注护士人文,很大程度上已经让护生养成了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参与的情绪和情境之中,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以人为本”、“医乃仁术”等观念渗透到日常之中,大大的提升了护生对患者的尊重和理解,更多的切身体会,是情绪智力提升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临床工作能力。

4.6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学习前后临床工作能力对比分析

  事实上,通过比对分析,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他不是单一的提升某一个能力,而是在这个课程中提升了护生的情绪智力、人文关怀能力、美学修养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通过情绪感知,加深人文关怀,借以人际沟通能力来更好的辅助临床工作能力[4]。所以,在临床工作能力上,之所以会觉得有所提升,并不是单一的技能知识的储备在增加,而是学习了人文修养课程后情绪智力、美学修养、人文关怀的提升为开展工作拓宽了道路,故而临床工作能力的提升也是必然的。

4.7建议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工作学习上、人际沟通上的影响相较于临床护理和人文关怀上较弱,但是最显著的还是情绪智力与美学修养的提升。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4.7.1加强课堂互动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通过让护生进行情景模拟设身处地的去感知情绪,更加直观的让护生明白说话的时机,如何表达,怎么去理解非语言的表达以及对非语言信息的传递,课堂过程有趣又深刻,情绪智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际沟通的能力[5]。此外,美学修养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自己上台发言去讨论自己所认为的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通过每个人的不同发言认识到自然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深刻的学习到仪容修养和体态优美的的同时,也能开始关注生活中关注中的一些行为美,通过细节去捕捉值得赞美的瞬间,大大的加强自我幸福感。

4.7.2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建议各院校加大对本课程的宣讲,并尝试与部分医院合作,结合现实案例形成多种教学方法来拓宽知识体系,更加完善本课程的系统[6],也可以尝试让更多的护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与教学进行开发新的意义与授课方式,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可以作为护生人文修养的通识专业课程来起引导与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人文修养课程后也能够有所裨益,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处世观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自我性格修养的塑造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只有将这门课程的作用有效的彰显出来,本门课程也能更好的实践下去[7]

5 结论

综合来说,护生在学习《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前后情绪智力的显著提升、美学修养的明显提高、人文关怀能力的变化、人际交往沟通表达能力的增强、工作学习与临床护理的正面影响,这些方面都在直观的显示着《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对于护生今后护理工作时能够以同理心面对不同的病患,能够更高效的同病患及其家属交流沟通,能够更好的提供情绪价值与护理服务[8]

故而《护士人文修养》课程虽然是近几年的一门人文课程的整合新兴课程,在经过护生与相关导师的实践与感知,虽处于探索阶段还不够完全成熟,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护生在各个方面的学习诉求,是护生学习专业技能之外同样需要认真学习与感悟的一门社科学问,各个院校也可以尝试更多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拓展《护士人文修养》课程的授学渠道,加大对护士人文社科教师的培养,让更多的护生在潜移默化中去塑造自己的人格,为护生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而增添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余淑嫒,邓丽园.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4):43-44.

[2]寇红艳,段迎,唐小丽,侯华芳.实习护生人文关怀品质与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14):72-74.

[3]王明丽.培养护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9(33):139-140.

[4]王阿凤.“护理人文修养”课提高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实践探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42(12):63-68.

[5]热比古丽·热合曼,乔婷婷,甫凤.以提升人文关怀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法在《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1,19(23):3293-3295.

[6]宋静,龚憬.《护理人文修养》课程中培养护生职业情感的实践与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13.

[7]吕岩岩,许小明.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10):1429-1431.

[8]张雪,王晓丽,王益兰,苏建萍.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06):396-399.

[9]尹丽. 高校护生人文教育现状调查及改进思考[C]//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暨医学伦理学国际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7:1027-1030.

[10]陈瑜. 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况调查与干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7.

[11]王明丽.护理人文修养课程在培养护生中的作用[J].管理观察,2016(31):149-150.

[12]吕岩岩.研究性学习在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12):905-9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