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的元宵节——从狂欢理论角度浅谈元宵节的传播符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3

狂欢的元宵节——从狂欢理论角度浅谈元宵节的传播符号

张金娟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古人称夜为宵,农历正月十五之夜为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宵节。元宵节为一元复始,此时春回大地,人们张灯结彩,观灯游赏。因元宵节主要的节俗活动是夜间放灯,故又称“灯节”、“灯夕”。关于元宵节的起源 ,自古众说纷纭。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有三种:

西汉祀太一说。 汉武帝在甘泉宫设立太一神祠坛 ,每年正月上辛必往祭祀 ,祭用灯火 ,通宵达旦 , 后来便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

东汉燃灯表佛说。 东汉永平年间 ,明帝为提倡佛教 ,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 ,令士庶家挂灯 ,此后相沿成俗 ,形成了盛大的灯节。

魏晋道教祀三元说。三元指天、地、水三官 ,是东汉末年五斗米道初创时吸纳自然崇拜神灵所创造的道教的主要神灵。魏晋南北朝时 ,由于道教的大肆宣扬 ,三元信仰大盛 ,出现了所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说 ,并编排出三官分别在一年中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降临人间的说法。 道教在这三天要举行迎神祭祀活动 ,遂演化为节日。因此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虽然以上三种说法不一,但都以灯火祭神为元宵节的起源 ,只不过所祭神灵各有不同而已。这说明 ,元宵节的起源确与灯火祭神有关。

一、元宵节的历史流变

尽管元宵节真正的起源还不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正月十五在西汉已受重视,但在这一时期,元宵节主要是宫廷祭祀休闲活动,到隋唐时期,元宵节从官方推送,发展成为全民狂欢的节日,至宋代则完全成了官民同乐的盛会。

二、狂欢理论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实质上是一种平等的传播理念,在他看来,狂欢生活是异化暂时消失的生活,它使人们获得战胜对彼岸、对神圣物、对死亡的恐惧的力量,获得抗拒人间权力和压迫因素的勇气;它充满了宣泄性、颠覆性和大众性,表现出强烈的反体制、反权力、反规范的自由的朝气蓬勃。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几千年来,严肃文化(官方文化)一直在压抑、消解着大众的诙谐文化,诙谐文化也始终在抗争、解构着严肃文化的一统天下。“狂欢”实际上是平民为了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世界而演绎出的文化策略。因此,“狂欢”有着不朽的生命力量,即便处在不同的文化体系内,依然能够唤起反响与共鸣。尽管狂欢理论起源于西方,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也有着重要的解释意义。

三、元宵节之作为狂欢的传播符号

(1)灯节与对未来生活的愿景

元宵节又称为“灯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还有花灯会等各种灯会展,这种元宵节灯会在汉代就已经开始兴起,相传汉明帝为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夜晚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历来元宵节皆以灯为俗,后来在元宵节张挂彩灯的习惯也逐渐从皇宫流传至民间,并同时出现了赏灯和其它一系列民俗活动。到了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使社会生产力发达、经济富庶,元宵节的规模更为宏大,并开始逐渐脱离宗教活动的形式,成为一项民间欢庆活动。自此,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已基本形成,每逢元宵全国各地都有观灯游乐的习俗,宋、明两代尤为繁盛。这种灯会,往往是人民对于未来生活的一种愿景,含有祈福的深意。

1.祈年。即祈求风调雨顺 ,五谷丰收。元宵花灯盛会多书祈年之语 ,以示人们对来年熟年丰的祈求。在一些地方的农村 ,在元宵节会放烧火 ,即以火祭田祈年。也是对于来年丰收的一种美好愿望。

2、祈子。即祈求子嗣繁衍、人丁兴旺。花灯历来是中国人祈子的吉祥物 ,这与“灯”字的一部分为“丁”有关。 旧时元宵节挂灯、送灯、妇女观灯等都或显或隐地带有祝殖求育之意。挂灯在元宵节之前 ,一般为去年生了小孩的人家所为 ,既有庆祝之意 ,也有祈望再生子之意。

3、辟邪 ,主要指驱除百虫及一切不祥之邪气 ,以保人畜平安。元宵辟邪也用灯烛 ,这是因为人们相信灯烛的光亮能够驱除在黑暗中生存的百虫和邪气。旧时元宵夜在室内室外各处遍置灯笼或烛火 ,其用意就在于辟邪。

元宵灯节习俗除包含祈年、祈育、辟邪等主要意义外 ,还兼含祈求其它多种吉祥如意之义 ,诸如祈求健康、长寿、发财、升迁等 ,而且多种祈求意义往往是混杂在一起的。而这种美好的生活愿景所依托的灯节、灯会实质上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暂时性逃离,从而加入人群,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景。

(2)汤圆与团圆

    尽管元宵节跟祭神有关,但随着百姓的参与,元宵节越来越成为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元宵的最初形式是用面茧做成蚕茧状的一种面食, 唐人制作面茧时有意在馅中包有写有官名的小纸签, 当粉团在锅里煮熟后, “人自探取, 以卜来日官品高下”, 当然民间这种食俗目的不是为了做官, 实际上是表达祈求幸福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望。到了宋代, 元宵节还保留了唐代用面粉作“茧卜”的风俗,宋代还有用豉汤和绿豆粉做的科斗羹, 并且出现了“圆子”之称。

唐宋时期的战乱激发了人们对家国团圆的向往, 使得元宵这一应节食品顺隧产生、发展。随着“团圆”主题的出现也有力的确定了元宵节这新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的团圆节日地位。自此家国团圆的民族人伦观念正式成了元宵节人们欢度的主题。

(3)闹元宵与社区民众情感的联络和阶级身份的打破

如果说春节是由家庭逐渐向社区展开的一场大戏的话,那么元宵节就是这场大戏的压轴戏,它是联络社区民众情感和信仰的纽带,具有全民狂欢的色彩。在元宵夜,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参与到狂欢中去,于是“闹”元宵成为元宵节的民俗特征。打破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局限性,是古代联络社区民众情感的重要节日。

    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森严、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宵禁制度是权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对于民众来说, 他们只能拥有白天, 他们的夜晚外出活动的权利是被剥夺的。在唐代,这种宵禁政策在正月十五这天开始打破,唐代诗人苏味道有诗云:“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里明确提到金吾不禁, 说明普通人在夜间有了一定的自由。到了宋代不仅允许人们暂不遵守宵禁的规定, 而且官府居然给与金钱和物资的资助, 这已经是在鼓励和提倡民间的这种做法了。而且在古代皇帝和宫廷生活的真相被厚厚的宫墙和繁琐的礼仪包裹起来,元宵节的到来为人们创造出了把皇帝从神秘莫测的想象空间拉回现实世界的机会。宋徽宗时代, 元宵的当晚, 皇帝要亲临宣德楼现场看灯。人民在观赏花灯的同时,也是对皇室的一种窥探。同时在这一天,官员百姓不再拘泥于自己的身份,真正的与民同乐,是一种阶级身份的暂时打破。这也是狂欢理论重要的理论基础,强调阶级生活的打破和各个阶层之间的平等关系。

(4)社火与中国古代的宗教传统

社火是以村社为单位举行的以热闹为目的和主要标志的集体参与的娱神娱人的活动。如果说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是前奏的话,那么元宵节的社火就是高潮。“社火”中的“社”字、古时指土地神,把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社日”。因此元宵节的社火原本是一个祭火神活动,例如灯会本身就是一种祭祀性质。发展到如今,祭神的功能已经慢慢淡化,而主要变成了一个娱乐的集会,但尽管如此,各种类型的娱乐活动也暗含着社会规范的传播。

在元宵社火表演中,主要形式有舞龙舞狮、戏曲、包括北方的秧歌,南方的花鼓戏等表扬形式。中国的岁时节日中,有演戏的传统,但所有节日,以元宵与戏剧的关系最为密切,堪称是中国的“戏剧节”。民间元宵演剧本质上是一种宗教活动。部分民间演剧依附在上元所举行的傩仪之上,当时的戏曲表演都带有禳灾祈福和抑阴扶阳的功能。随着舞队的发展孕育了秧歌戏,秧歌来源于农民插秧时所唱歌曲。后来,人们用秧歌,或唱故事,或与舞蹈、技艺、武术想结合发展为各个种类的秧歌。作为元宵节节气活动,各种秧歌成为每年农历正月民间举办“社火”时的表演节目。秧歌本身也是一种与祭祀紧密相关的活动,比如陕北传统秧歌,十分讲究“阴”与“阳”的关系,讲究“金、木、水、火、土”的相生与相克,讲究“天、地、水、火、山、雪、风、泽”八挂的排列布阵。综上所述,传统的元宵社会实质上与中国古代的宗教传统息息相关。这种社火实质上是狂欢的外化表现,人们通过戏曲、歌舞来解构平日里正统严肃的文化,纷纷加入创作和表演的队伍。

(5)“走三桥”“迎紫姑神”中的女性形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太阳属阳,月亮属阴,月亮是女性生殖崇拜的象征物。元宵作为新的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显然与女性文化有着重要联系。元宵节的女神崇拜——紫姑神。自唐代以来,民间就流传有元宵拜紫姑神和“迎紫姑”习俗。在元宵佳节,妇女们要举行祭祀紫姑神的活动,还要占卜。占卜内容,主要有前途吉凶、婚姻情况、生育子女等。妇女们还要对着女神倾诉一年来的内心悲苦,闺中之事不能为外人道者都可以说给紫姑女神听。紫姑是传统社会中女性的化身,体现了古代女性的不幸与悲苦,因此对紫姑的祭祀本身就是一种共鸣的体现。

元宵节妇女还有“走三桥”的传统,叫做“走三桥”妇女们在元宵之夜,要成群结队地经过三座桥,去祛病求子,还有的人在桥边拾得砖头回家,认为这样可以得子。因为按照阴阳相配观念,太阳和白天属阳,可比男人;月亮和黑夜属阴,可比女人。在元宵这个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的夜晚,阴气最盛,最适合女性来敬拜祈福。女人最主要的使命是繁衍后代。“踏桥仪式”实质上是生育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

尽管在古代性别极其不平等,但元宵节可以看做妇女的一个短暂性解放的日子,在这一天,妇女们也可以走出家门,加入到狂欢的人群中,给了女人一个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和欲望宣泄的机会,让她们的生活有一个周期性的等待,元宵节是女人的真正狂欢节。

四、传播符号背后的历史延伸与深层内涵

(1)宗教仪式感的淡化

在古代,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主要传承着祭祀祈福辟邪的功能,是一种宗教仪式,但发展到今天更多的是一种娱乐功能,主要原因是随着宗族社会的瓦解,宗教仪式感已经开始逐渐淡化,人们不再将希望寄托于这些传统节日,因此,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实质上在消解,变成了一个全民娱乐的节日。

(2)社区文化的旁落

在中国古代,社区是一个重要的组织,家家户户在元宵节这一天一起狂欢,舞狮看戏,是亲友、邻居沟通感情的重要日子。是一年一度的集会狂欢日,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元宵节也开始成为一个封闭的日子,甚至都不是法定节假日,全民狂欢的盛况已经开始消逝,这与社区文化的旁落有着很大的关系。

(3)女性地位的提升

在古代,女性地位较低,女性的诉求得不到实现,只能借助于元宵节倾诉和祈祷,这其中也包含着对于女性繁衍后代的生殖追求,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元宵节不再是女性急切盼望的日子,因此也就失去了很多传统的祈福祭祀活动。

    元宵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和反映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是中国古代宗教传统和社会人情的写照,元宵节发展到如今,尽管某些精神内涵已经渐渐消逝,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我们要摒弃一些陈旧的传统,同时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丰富它的精神内涵。在解读传统节日的时候,除了要结合本土的传播理念来分析外,我们也要从西方的理论的角度来解读相似的传统节日,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思路和启迪。

参考文献:

[1] 彭恒礼.狂欢的元宵——宋代元宵节的文化研究[J] 洛阳大学学报.2006(3)

[2] 左蔚.古代女子的狂欢日——从民风民俗看元宵节的性质[J] 科教文汇.2008(3)

[3] 刘芳.北宋汴京都市元宵节狂欢与帝国合法性的建构[J] 城市学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