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郭健

南京市六合区马鞍学校

摘要: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完成了作文的基础教学工作正逐步由仿写、扩写向自主命题习作转变,要求学生在习作方面不断提升个人能力,提升个人的习作质量。但中高年级学生的习作能力有限,在习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习作素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习作质量,因此有必要分析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作文教学

前言:中高年级学生在习作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教材中也设计了多个习作课帮助学生提升个人习作能力。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积极考虑学生的习作特点和思路,在习作教学指导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积极做好教学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提升个人习作能力,从而获得习作理想分数。

一、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高年级学生在习作方面正处于重要的提升阶段,学生从仿写、扩写逐步向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转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但从目前来看,教师习作指导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习作教学以教师为主的思想较为普遍,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教师认为学生的习作能力不足,因此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注重学生习作技法的掌握,在教学方法方面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在习作课上虽然学会了习作的技法但缺乏习作经验和训练,导致习作质量不高[2];另一方面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对习作的仿写和扩写,注重写作文要完整,但没有考虑到真情实感、没有注重读写结合导致学生习作的文字内容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的特点,更没有融入生活的体验。

二、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指导调整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习作兴趣

小学中高年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帮助学生融入到习作当中,提升习作能力。中高年级学生对习作的意愿整体较弱,对习作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对习作思想和认识的调整,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习作的魅力,了解习作的价值,提升学生习作意愿。

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简单依靠说教和强调习作在语文升学考试中的重要性是不够的,必须要让学生在习作中感受到快乐,了解习作价值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3]。中高年级学生习作训练的次数是比较多的,包括各类的仿写、扩写、教师的习作课作文布置、日记等内容这些都让学生对习作产生了疲劳感和懈怠感,因此教师在习作指导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在指导过程中从学生兴趣入手来激发学生习作的意愿,积极通过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对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习作当中感受到习作是将自身真情实感表现出来的特殊体会,让学生感受到用文字写出情感、写出所思所想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和习作意识,自觉融入到习作当中。

(二)生活化习作,实现习作有感而发

中高年级学生习作假大空、言之无物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通过生活化帮助学生实现习作的有感而发,寻找写作的思路,提升写作的能力[4]。生活化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在生活化习作指导过程中应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具体的章节内容针对性的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以《推荐一个好地方》习作课为例,这一课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思路,在推荐地方时开头要交代推荐的地方(略写)以及结尾对推荐地方进行概括总结(略写)而对推荐好地方的中间部分要详细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愿意听教师讲解范文而不愿意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很少会注意详略得当,而且学生习作推荐的地方很多都是大江大河,事实上是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内容也基本是杜撰的导致写作的质量不是很高,学生推荐学习的意识也不是很强。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推荐的好地方不一定是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可以从已经去过的地方入手,选择较小的切入点进行引导,提升学生习作能力。教师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常去的地方有哪些?”“放学或者上学有没有路过有趣的地方”、“放假以后有没有去过特有意思的地方”,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引导学生在习作中选择自己去过的地方,拓展习作的思路,学生推荐的地方明显多而且有新意,除了常见的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以外,学生开始选择一些小的场景,如走路时遇到了一个特殊的地方,去爬山路过了一个有意思的庙等都成为了学生的习作对象,习作的质量明显提升。

(三)读写结合,提升习作的质量

中高年级学生习作指导过程中读写结合是提升学生习作质量的有效策略。读写结合就是实现学生在阅读中习作,阅读一方面为学生积累素材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积累不同的素材内容,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素材;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习作的格式、方法、技法等内容,是仿写、扩写的好材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5]

以《我的奇思妙想》为例,小学生奇思妙想非常多但在习作方面则不知道如何下手,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如何“奇思妙想”,习作的思路和范围比较小,习作质量不是很高。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奇思妙想需要一定的指引性才能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习作之前为学生提供多个角度的范文,让学生对范文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范文的奇思妙想都有哪些,通过范文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找到“奇思妙想”的方向和内容,从而提升学生习作的能力。阅读素材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积极做好素材的积累,积极通过阅读的方式拓展学生眼界,通过读写结合帮助学生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在阅读中寻找习作方向,体现读写结合在学生习作方面的价值。

(四)树立范文,发挥范文引导性作用

中高年级学生作文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在于信心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注重从学生习作中寻找范文,通过范文的引导性作用解决学生学习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习作能力。范文是指学生习作的优秀文章,通过对学生优秀文章的解读可以在群体中起到非常好的示范性作用,激发学生习作的主动性,更好的融入到习作当中。

小学生对习作存在一种天然的畏惧感,很多学生认为“范文”只能是其他人的而不是自己的,因此在习作方面的积极性有所弱化,在习作过程中的信心不足。因此从中年级开始教师应有意识的在学生习作的作品中选择优秀的范文,在课堂上对优秀范文进行集中讲解,让学生认识到优秀范文离自己很“近”,从而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更加积极的融入到习作当中,争取让自己的写作作品也可以被当成范文进行讲解和说明。

总结: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习作能力,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等策略,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习作学习当中,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水平,让习作成为学生的加分项和兴趣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敏.回归生活 灵动作文——探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J].基础教育论坛,2020(07):46-47.

[2]佟艳丰.试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89.

[3]黄瑛.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0(04):135-136.

[4]朱长凤.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1):42.

[5]于晓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