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1
/ 2

高等教育中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刘魏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重庆 400067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蓬勃发展,新的经济现象层出不穷,人们对于经济学相关知识需求也日益旺盛。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如何强化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工作,有效推进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高等教育经济学专业在强化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建立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让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微观经济学相关分析办法,唯有这样,才能有效推进学生理论水平的提升。本文将对微观经济学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继而提出合理化措施来推进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希望能以此来推进微观经济学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进程优化。

【关键词】高等教育;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措施

前言

经济学包括了微观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各界对经济领域相关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高等教育中为切实满足社会各界日益增长的对经济领域人才的相关需求,为充分适应经济社会新发展格局的需要,相关学校也不断提高了对微观经济学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

一、微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难度较大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单个的经济单位,通过对单个消费者、厂商以及单个市场经济行为的最优化分析,以小见大的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推进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办法的提出。微观经济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效对学生进行相关基础概念,经济理论以及分析办法的讲授,如果教师不能坚持完成对授课模式的创新,没有采取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完成对学生的授课,这些庞大的课程内容体系以及枯燥的理论知识,很难吸引学生参与微观经济学课程学习的兴趣,也难以提升微观经济学教学工作整体教学效果[1]

在微观经济学相关课程教学中,出现了大量的图形以及经济数学相关基础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生动形象地将琐碎的知识串联形成逻辑框架,就会让部分数学程度较差的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难度较大,直接导致了微观经济学整体教学水平不高[2]

(二)案例脱轨

微观经济学包含了较多的基础理论概念以及众多数学模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内容学习晦涩性,因此教师若在课堂教学中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的讲解,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无法有效推进微观经济学整体教学质量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切实通过案例分析来调动学生进行微观经济学课程理论学习,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不断嵌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因此,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时必须强调案例的适用性以及时效性,切实让选择的案例贴合时代的发展,有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选出典型性案例,让学生切实通过典型案例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对案例的有效性选择提高一定的重视程度,不能有效完成对具有实效性的案例的选择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在认知层面上提高对案例的认识,也极大的阻碍了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整体质量发展[3]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措施

(一)有效完成对授课难度的梯度选择

授课教师需要切实依据不同专业特性,完成对不同专业课程授课难度的把握。教师对经济类专业进行微观经济学教学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深入讲解相关问题,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微观经济学整体推导过程,教师对于管理学专业进行教学时,就需要切实完成经济学相关理论的简化工作,让学生可以简单易懂的了解相关经济学理论知识,通过有梯度的安排授课难度,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微观经济学相关知识学习整体质量,推动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二)梳理微观经济学内容体系

就是在进行微观经济学授课过程中,需要强化对微观经济学内容体系的梳理,充分提高对于微观经济学相关教学内容的重视程度,有效对相关内容进行联系,将知识点进行串联,充分推进微观经济学内容体系框架的建立,让学生切实树立微观经济学内容体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整体效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切实运用PBL、线上线下混合课堂等探究式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把握经济学相关理论问题,充分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程度。

(三)实时更新教学案例

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需要强化对案例的选择工作,充分依据时代发展完成对教学案例的更新工作,教师在落实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拓宽案例收集渠道,就是可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完成对生活中经济热点问题的找寻,让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充分完成对经济热点问题的讨论,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推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四)强化探索新型课程考核形式

教师在进行对学生完成课程考核过程中,需要切实改变原有单一闭卷考试考核方式,充分通过科学化手段完成对课程考核方式的创新,有效将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相关教学活动纳入考核范围,有效提高课程考核方式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更加注重课前的日常学习,推进学生整体知识掌握水平提高。

(五)运用翻转课堂形式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之中,运用发散式学习思维,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效推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融合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一门学科,同时它还包含了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效进行微观经济学教学可以让学生切实了解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从而有效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正确看待这些经济现象,充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管理理念,充分推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领域价值观,从而有效为学生进行后期经济管理相关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后期从事经济领域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子帆.当前国内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及改革 思路———兼国外«西方经济学»教学经验之谈[J].中国科教 创新导刊,2011(22).

[2] 刘旺霞,谭运进,范晓云.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及改革对 策———基于二本类院校的问卷调研[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5,35(5):103-107.

[3] 刘越.提高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效果的路径————兼论 西方经济 学 课 程 的 特 点 [J].高 等 财 经 教 育 研 究,2012,15 (3):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