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南阳汉画中的艺术形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1
/ 2

浅析南阳汉画中的艺术形象

鲁开阳

南阳理工学院  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南阳汉画不仅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还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通过南阳汉画的丰富多彩的绘画题材内容,既能展现汉代艺术文化的精粹,又能再现汉代舞乐百戏、祭祀祈福等活动的风采。南阳汉画精湛的绘画内容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贡献了珍贵的历史事物资料,也为汉代绘画艺术研究事业给予了较多的帮助。本文主要是从南阳汉画的特点以及南阳汉画的艺术形象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南阳汉画;艺术;绘画

引言:

南阳汉画的绘画内容与绘画题材既能展现汉代的风情人文色彩,也能较好的再现汉代的文化艺术辉煌。南阳汉画所展现的内容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还是绘画艺术、宗教研究、文学书法等领域的宝库。其绘画内容既展现了汉代的社会风貌,也展示了汉代人民的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他们对于人生的美好追求和向往之前。南阳汉画的写实主义艺术表现手法将能为研究两汉社会历史提供更直观的历史资料,也能为人们再现两汉时期的社会辉煌。

一、南阳汉画背景

南阳作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乡,孕育了不少达官显贵和能人异士。其不仅有侯王四十七人,更有皇后五人。在《后汉书》的记载中,南阳也是大多数天子近臣的故乡,因而南阳在汉代的政治历史地位也较高,更是有“帝乡”之称。加上汉朝不少贵族以及功臣名臣大都选择了归隐于南阳,从而为促进了南阳的文化艺术发展,使当时的南阳社会经济发展到达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加上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人神相通,不仅很重视自身的生前生活水平,还非常重视自己的身后生活水平。因而南阳不少达官显贵都极尽奢华的建造出生后陵寝,并逐渐将其模内石刻的画像之风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此后许多贵族的南阳陵寝都极具艺术风格,其内部建筑大多都是以青石刻画绘制内容。既能较好的展现当时的艺术文化水平,也保留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民俗习惯。通过南阳汉画的展示内容,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汉代的生活习惯以及贵族文化艺术传统,并能够结合神话题材内容更好地了解汉代人们对于自然现象、气候变化等内容的理解,并从中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南阳汉画的特点

广义的南阳汉画主要是指汉代流传下来的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帛画等绘画艺术作品,因而不少南阳汉画也会借助石材的天然肌理来表现绘画内容。而且其细节描绘中也具有较明显的行书、草书笔法特征,带有较为浓重的楚文化内蕴。南阳汉画能够运用精湛的雕刻手法、较流畅的线条以及夸张化的造型、更具风格的主题表现其绘制内容。狭义的南阳汉画主要指的是从原物上直接拓印下来的“汉画拓片”。在拓印的过程中,不仅保留了原物的大小长短和粗浅深细,还保留了其花纹的明暗表现,从而也能较逼真的再现画像石、画像砖、壁画等内容。加上部分汉画拓片中不仅有汉画的风采,还融合拓画工艺以及拓画工艺大师的个人风格,从而也较好的提升了这些汉画拓片的艺术价值,使得南阳汉画拥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欣赏意义。通过南阳汉画,人们既能观赏到汉代的艺术风格和较强的汉文化风采,又能感受拓印艺术的精美和拓印大师的艺术造诣,如此一来南阳汉画的艺术价值和温和文物价值甚至可能会超过其拓印的原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南阳汉画已经具有了较明显的风格特色,既有前人的智慧结晶,也有着后人的艺术心血。

三、南阳汉画的艺术形象

(一)舞乐百戏

作为南阳汉画的主要表现内容之一,舞乐百戏再现了汉朝杂技、幻术、驯兽等民间表演艺术的精彩场景[1]。通过线条的刻画,南阳汉画再现了江湖艺人的健美、活泼。南阳汉画中的舞蹈主要是起源与汉代的丰收、喜庆等活动,在长期的发展规程中,人们的庆祝活动逐渐演变成了长袖舞。舞者中有男也有女,且形式多变,既有单人舞也有双人舞,甚至还有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集体舞。舞者大都梳着高高的发髻,穿着长袖舞衣,在乐声中翩燃起舞。其次南阳汉画中也有不少乐器画面,既有打击类乐器,也有如北鼓、陨、瑟等鼓吹类乐器[2]。南阳汉画的绘制细节往往能够较好地展现古代鼓吹乐器的艺术表现力。此外南阳汉画也记载了不少与杂技相关的内容,如飞剑、倒立、吐火等精彩表演项目,不仅能再现民间艺术的奇特,也能展现汉代绘制技巧的高超。栩栩如生的场景仿佛穿越时空般为人们再现了汉代舞乐百戏的精彩与艺术魅力。这些图画中的情景,既展现了汉代人的智慧与勇敢,还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精彩,从而为汉代社会文化研究留下了宝贵的史料。除此之外南阳汉画中还有不少表现贵族生活的场景,既真实地再现了汉代贵族生活的奢华,也真实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场景。

(二)神话题材

除了舞乐百戏外,神话题材也是南阳汉画的主要表现内容之一。神话题材的南阳汉画往往会展现古代人民的精彩想象,既有伏羲、女娲、西王母等人物形象,也有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场景形象。通过这些绘画内容,能够较好地感受到汉代人们天人合一的思想[3]。与此同时这些精美的神话题材内容也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信仰,并为研究中华传统神话传说等事业留下了珍贵的史实材料。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书籍的损毁、遗失等问题,专家学者很难从现存的历史资料中找到完整的传统神话体系。有了南阳汉画的神话题材内容,既能验证中华传统神话故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也能展现汉代人们对于神话题材内容的重视。这些神话题材内容往往都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生活的美好期望,不仅能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能较好的展现他们的生活愿望。在这些神话题材内容的南阳汉画中,也能较好的感受到古代人民对于男耕女织美好生活的满足,从而为研究古代社会生活提供了较多宝贵史料。

(三)道教文化

在南阳汉画的展现内容中,道教文化也占据着较重要的地位。受迷信思想所影响,南阳汉画中不仅有较多的道教文化内容,还有很多升仙辟邪画像。如关于西王母的传说画面就表现出了汉代人们对于长生不老的向往和迷信[4]。除了长生,汉代人们对于龙的信仰也较为明显。汉代的统治者通常以真龙天子自诩,其衣服纹路等都融入了不少与龙相关的元素,并宣称其历代皇帝都有着龙的血统。此外南阳汉画中还有着不少虎牛、鹿车元素。虎牛和鹿车都是登天的工具,汉代人们坚信能够通过鹿车顺利地登天化仙。而且在人们的深化之下,鹿也有了驱邪庇佑的性能。由于统治者的倡导,汉代人们对于升天成仙的思想极为推崇,这从不少南阳汉画的绘画内容中都可以看出。但在南阳汉画的部分内容中,也有着不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兽和睦相处的画面,不仅表现了汉代人们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还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美好的生活的构想。

四、结束语

南阳汉画的内容不仅包含了较多的社会生活元素,还有着较多的神话题材内容和道教文化内容。既能够展现汉代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景,也能较好的展现汉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节的线条刻画,南阳汉画不仅能展现汉代劳动人民的只会,还能较好的体现汉代文化艺术的精美,从而为后世的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不少真实的史料。南阳汉画保留了不少汉代的社会生活场景,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贡献了不少珍贵资料,也让后世之人能够再睹汉朝盛世的风范。

参考文献:

[1]刘璞.南阳汉画档案优秀文化的价值及传承[J].南都学坛,2020,40(03):19-23.

[2]王一冉,杨絮飞.捕捉南阳汉画艺术在书籍装帧中的印迹[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2(04):41-42.

[3]陈言.南阳汉画像石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19,41(18):125+127.

[4]王斐.南阳汉画艺术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02):76-77.

作者简介】

鲁开阳,1968.6,男,汉族,河南南阳人,本科,讲师,南阳理工学院,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