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1
/ 2

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王婷婷

金华市浦江县郑家坞镇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不仅是一门具有文学意义的课程,也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道德和个人素质的综合性课程。语文科目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主要内容涉及小学基本的语文常识,良好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技巧与语文学习习惯。小学学生语文的阅读习惯基础与学习心理基础还远未能充分地建立,于是语文老师就必须综合运用小学语文课程知识帮助低年级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同时注重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能力。语文课本中的各个学习单元中都会有关于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与要点,这就是语文单元要素,教师需要充分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落实;语文要素

引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积极贯彻语文单元要素,学习教学经验,采用运用多种多样、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语文单元要素的价值。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部编写的语文教材不仅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语文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基本语文素养。在这种背景下,语文单元要素应运而生,它贯穿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着推动语文教学、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一、语文要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误解语文要素的内涵

从三年级开始,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概括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如果教师不能准确分析要素的内涵,就会偏离教材的编排意图。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教师往往依靠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运用拟人化、隐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构成的语言都属于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由于没有准确理解本单元的要素,没能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体验生动的语言。大自然发出的各种声音也非常生动,在花、树和鸟的指引下,可以体验描绘声音的生动。可见,对语文要素的误解使得学生没能感受到多维情感。

2、牵强关联阅读与表达要素

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通常从阅读和表达两个维度来展现,为了体现“读与写”的理念,许多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在考虑阅读和表达之间的关系时,教材也非常重视它们的相对性和自主性,遵循各自的发展规律和逻辑体系。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安排的两个语言要素是“感受文本生动的语言,积累喜爱的短语”和“关注生活,记录你的想法”。这两个要素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没有内在联系,但一些教师仍然会将这两个语文要素联系起来。

3、忽视语文要素的发展梯度

语文要素分为多个知识或技能,从浅到复杂的结构形成内在的能力体系,如三年级上册的练习中关于观察能力的编排顺序,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然后是仔细地观察周围事物发生的细微变化,最后,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这种内容编排的方法也体现出了对学生观察活动的关注,广度范围和理解深度层次等教学特点要求的逐步提高,可以做到有效地防止了教学评价目标设置的主观随意度性和模糊性。但有些老师却总是只局限重于系统地研究当前语文教材中的某一篇语文课程,缺少了对这整套语文课程体系的系统深入研究,这也不利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水平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策略

1、转变教学思路

教师要分析和探索语文教学的真实情况,了解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学习和讨论更多的语文实践教学案例,掌握具体的语文教学结构,更好地利用语文要素教学。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要更好地实施学习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促进语文教学各要素的提升,提高语文实践技能教学的效果和水平,有利于语文教学总体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四年级语文课程中,在贯彻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时,首先要明确本单元阅读的内容,结合单元要素,体验文章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持续细致的观察,在单元练习时要求学生持续观察,学习写观察日记,将其学习内容融入课后练习中。

2、结合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来设计教学方案

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教育与实践过程中,语文课本单元的教材编写在每一单元开始之前,一般都会有单元引言,这既是对语文课本各单元内容的简要阐述,总结归纳和概括说明包括了教学内容体系与基本教学理论框架,还有基本教学要求体系与基本教学要点。需要学生了解语文要素、习惯养成过程以及语文特点规律等。在语文各个教学单元语文要素的组成之间往往又同时都会存在着不能被割裂的内在有机的联系,科学有效地组织设计和优化的语文单元要素教学实践活动,能够促进语文单元要素教学的有效实施。因此,在《海上日出》一节的课文教学过程中,为能让课堂练习也变得更简单、快乐、有效,老师们可以根据课文创作的特点,注重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作者如何按一定顺序组织海上日出的描写方式,体验海上日出描写的时间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一些美丽动人的自然景观,让学生理解这些美丽的词汇短语和美丽的句子的内在含义,表达自己的感受。

3、优化与完善教学环境,促进语文要素落实。

教师不断总结和改进语文教学过程和环境,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环节。在语文课之前,我们应该注意课程的介绍,引导学生一起复习语文单元知识,逐步帮助学生发展语文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率。老师在引导学生复习单元介绍时,应该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解释、标准和要求,整合单元特定学习内容,分析单元语文要素深入阐释和描述,需要细化要素的内容,从语言特征、语言结构、文章内容等方面进行优化,根据文章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为语文教学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为协助更有效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教师应根据单元的要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并安排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参与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单元的语文元素。

结束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单元语文要素。它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训练思维模式,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有新的认识,掌握其中的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有利于小学生的整体发展。教科书的每一单元都有明确的单元要素,即这个单元教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促进小学生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邱桂琴.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实践策略[J].天津教育,2022(05):115-117.

[2]蔡风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思考[J].新教育,2021(28):48-49.

[3]林有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1(22):139-140.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2.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