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质量的影响及改进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0
/ 2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质量的影响及改进研究

杨玉华

身份证号:340123197404078067

摘要:施工技术是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础性资源,先进科学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有效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建造水平,在组织施工与技术管理体系上全流程完善。基于此,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质量的影响及改进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质量影响;改进措施

引言

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各类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都在逐步提升,施工技术呈现出精细化、多样化等特点,一定程度上给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带来了挑战。作为贯穿建筑施工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施工技术是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础性资源,先进科学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有效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建造水平,在组织施工与技术管理体系上实现全流程完善管理。

1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多工种相互交叉作业建筑施工建设现场,交叉作业施工现象极为普遍,如照明、通讯、供电、供水、消防、空调等各类管线安装等工序,工程团队应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处理。因此,施工人员在各类设备安装环节,应结合设备自身的特性以及工程整体建设规范,对交叉作业环节进行合理管控,保证施工进度稳步推进,实现不同专业、不同工种的统筹安排,进而在有序施工作业基础上,实现作业效率最大化、作业缺陷最小化。传统建筑工程作业多依赖现场工作人员,人的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技术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近些年,伴随着生产工作的不断改良,施工技术工艺不断进化,传统分散式加工模式也开始被工业化作业机制取代,现场材料加工与结构制作场景越来越少,装饰作业安装工作也变得更为便捷。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质量的影响

在人的因素方面,参与项目质量工作的人员众多,从直接参与现场施工的劳动工人、现场技术员,到项目现场技术管理人员、项目技术负责人或者项目经理,最后到施工企业的技术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人员,都是项目施工的主体。但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各个层级的参与者与控制者的专业知识水平、职业道德、质量管理意识以及收入待遇都不同,导致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各个岗位的人员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生产产品的质量保证存在离散性。在施工方法上,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可以使得现场施工人员能够在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基础上,制定操作性可行的施工工序安排和施工操作手册的编写,进而使得施工能够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作。建筑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众多,施工前需针对施工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提供合理的施工方法,以实现建筑工程目标施工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在施工技术环境方面,施工的场地条件、地质因素、气候气象、地理人文等都是影响施工质量的潜在因素,比如存在岩溶地质条件的环境,如果没有采取恰当的地基处理措施,会直接导致地基失稳结构破坏;在施工劳动方面,劳动人员的薪资水平、施工工作态度以及提供的劳动保障措施等都会影响施工质量的提高。

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质量改进措施

3.1加强技术交底

加强技术交底是工程保质保量施工的有效措施。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各分部分项工程,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且要通过文件形式表现出来。对于隐蔽工程,更应该进行技术交底,需要特别强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结构部位,加强对特殊施工环节的把控,建筑材料的质量保证等技术要求。此外,对于新结构、新工艺在工程中采用时,也需特别强调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要做到层层交底,以确保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对于工程图纸设计要点、设计要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具体的操作工艺都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如此,才能建造精品工程。

3.2施工材料质量把控

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只有选用符合质量要求的高性能材料,才能有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需要把好施工材料的质量关,严格规范材料选择和管理制度,禁止使用质量不达标的施工材料,绝对不能因为想要控制成本就使用质量次的材料。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材料质量检查的力度,完善监管机制,对购买的施工材料要进行仔细的检查。例如,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常用的就是钢筋和混凝土,因此在施工前要严格把控钢筋和混凝土的质量,钢筋的强度和规格都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的标准购买。另外,还需要注意钢材生锈的问题,保证钢材可以发挥出最佳的效果。混凝土施工的时候需要注意施工厚度和施工标准严格符合设计要求。除此之外,在施工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测试,检查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3结合多种因素制定管理方案

除了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制度之外,还需要明确技术管理的控制要点,进一步表现出技术管理的创新效果。为了保证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对现有的建筑项目技术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包括对施工材料的管理环节进行优化,做好施工前的采购工作,按照施工方案和预算采购施工材料,并且检查材料供应商的资质以及材料的质量。在施工之前做好材料的存放工作,严格按照材料的性质存放,避免因存放不合理造成材料浪费的现象。

3.4做好施工现场的能源节约和资源利用工作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以在施工区域、施工生活区域分别设置相应的电量表,然后每月度对用电量进行分析和计算,找出电能消耗占比最大的部分,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施工现场电能调度规划方案,通过科学布置大型机械设备,提升施工设备的使用效率等方式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统一规划和调度,最大限度节约能源消耗。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应用符合国家能耗标准的电力设备。例如可以在施工现场安装相应的节能空调,在施工宿舍区域安装电表等方式来对各个区域的用电能耗进行监控。

3.5做好现场协调和监管

针对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项目团队基于施工计划和现场实际环境特征,从材料、设备、人员三个方面做好了协调和监管。材料方面,严格依据施工计划做好各类工程材料的进出规划,根据材料特点,灵活采取抽检+普检的方式,确保所有工程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同时做好现场材料的分区堆放管理,做好必要的防护;设备管理方面,对大型施工设备进行科学分配,在满足各个施工环节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减少设备的闲置率,规范设备、工具的使用方法,避免出现影响施工安全及质量的情况;人员管理方面,严格做好施工、管理人员的入职考核和进场检查,对施工过程加强监督,严格做好各个环节的技术规范管理。

结束语

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所有的工程管理中,工程技术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的基石。目前,工程技术管理已经涉及到很多层面,如前期的设计准备、人员组织、工期安排等工作,工程技术管理还需要根据实际的工程进度情况对各个环节进行调整。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材料的质量,提前预判工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预案。在建筑工程项目竣工之后还需要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验收,顺利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个流程。

参考文献

[1]要东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03):111-112.

[2]梁积哲.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技术开发,2022,49(02):19-21.

[3]张秋平.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02):183-184.

[4]王韬.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居业,2022(01):214-216.

[5]冯速琼.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J].科技风,2022(0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