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2

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

张庆华 ,杨旭瑞 ,曹翔

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18

摘要严峻的国际形势、激烈的大国竞争、蔓延的全球疫情、迅猛的技术创新,加快数字经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各行各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如何把握时代机遇、跟随技术变革趋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

引言

新一轮数字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蓬勃发展,推动全球加速进入数字经济时代,随着能源革命与数字化革命的相融并进,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正在被改变。面临着世界不稳定因素加速,清洁能源供给结构快速提升,数字经济规模飞速增长,为确实发挥能源企业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能力,需要在更长时间周期、更具远见前瞻、更高战略高度要求下,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科学合理的设计能源电力服务与社会化市场相结合的企业设计方案,提出适合企业自身特色的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

1技术变革趋势

以史为鉴,工程勘察设计技术变革与社会生产形式变革密切相关。最早期古建筑以氏族、家庭为主进行社会生产,工程师设计方案存在于自身大脑里,承担现场组织、指导施工、竣工验收、交付等多项职责,技术积累仅止于氏族、父子、师徒,技术发展缓慢且传承遗落现象普遍。《尸子》中提到“古者倕为规矩准绳,使天下效焉”,尧舜时期古建筑勘察设计已初具标准化雏形,至梁思成《中国古代建筑史》达到顶峰。计算机辅助设计,具有简单易学、修改简单、设计效率大幅度提升等优势,迅速取代图板绘图设计,同时,受限于辅助设计自身功能,原古建筑设计图纸中三维表达被简化,设计图纸变得难以理解。随着数字化政策完善,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水平提升,数字化协同设计以三维可视、多专业协同、虚拟仿真分析预演、优化设计质量等突出优势,逐步取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带来勘察设计技术与理念的革新,推动社会更加高效生产。

2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从数字化转型整体进程来看,设计院数字化转型进展速度较2020年有大幅提升,整体呈现加速趋势,向数字化布局全面深入的阶段集中,在数字化管理、服务、业务方面都有所进展,处于初级信息管理系统阶段的企业比重大幅下降,其中,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整体优于国有企业。从数字化转型的认知来看,与2020年的调研结果类似,设计院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主要包含数字化生产服务方式、数字化管理系统和数字化业务模式,整体认知水平逐步提升,尤其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业务认知程度有所加深。认知转变进一步体现了设计院数字化转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数字化技术推动企业的生产服务方式转变和业务模式升级。从数字化转型的重难点问题来看,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公司内部对数字化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其次是缺乏支撑数字化的组织架构、文化保障和相关的专业人才。从设计院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情况来看,信息化关注的重点保持较高延续性,主要存在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OA协同办公系统、财务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分列设计院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的前三位,整体趋势与2020年调研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3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

3.1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打造坚实的数字化转型平台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兴起,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动力。但企业数字化转型仍然需要强大的数字平台作为支撑,因此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促使数字技术不仅要与交通、基建和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结合,还要深层次落地于企业采购、制造、服务和物流等环节的应用。

3.2组织体系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资金重点投入、生产组织模式重大调整的工作,建议将其定位为一把手工程,企业最高决策者顶层规划、自上而下地高位推进,形成企业发展共识。同时,应成立领导工作组,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企业设立主责部门数字化中心,定位为研发与推广管理机构,负责数字化规划、管理、研发、成果总结、推广、考核等工作。设计类数字化生产项目,由数字化中心协助配置生产环境,提供数字化平台及工具,由生产单位独立实施;平台类数字化生产项目,由生产单位提出研发申请、领导工作组审批,数字化中心组织研发、提供技术支持,主责生产单位现场实施。企业各下属生产单位设立数字化推广中心,负责按照企业总体规划、制度、标准、产品,实现数字技术落地应用,通过数字化项目实践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

3.3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思维,加大数字化转型支持力度

虽然理论研究已揭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企业发展,但实践中仍然有不少企业因数字化转型思维匮乏、转型能力不足和转型成本过高等因素不敢或不愿意进行数字化转型。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大支持力度,出台一系列宣讲政策和惠企政策,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高效实现。

3.4管理体系

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建立数字化转型目标,聚焦勘察设计主营业务和重点领域,构建统筹推进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布局,颁布制度标准,规范各方行为,创新组织方式,压实责任分工,加强协调督导,优化考核评价。企业编制相应规划方案、管理办法,经企业决策层审签、专家评审后发布执行,形成数字化转型管理体系。企业重点编制数字化转型推进方案,说明数字化转型背景、摸清企业数字化建设现状、理清存在的问题、确定总体思路及目标、部署推进措施、制定实施计划、建立保障机制,作为数字化转型工作的行动纲领。

3.5构建数字化人才培育体系,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人才培育是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就不能有效实现。因此,政府应当立足于市场需求,加大推进人才培育力度,构建人才培育体系,助力企业数字化应用。

3.6数字设计的目标

一是客户为先的文化。客户作是数字化服务的对象,要尽一切努力吸引、维系客户。为了加快数字化转型,必须打造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文化、可以令客户获益的功能,以及可以快速改变客户或帮助客户降低成本的服务。二是即时反馈。在数字化世界中,客户都期待着自己的请求能够立刻获得反馈。三是实时。应该能使用、返回最新数据,数据更新及时。四是自动化。数字化服务应该包含尽可能多的计算机处理过程,需要的人工介入越少越好。五是智能。繁琐的工作都应交由数字化服务处理,将客户或其他方面人员需要付诸的精力和所需的理解减至最低。六是在线。数字化系统应该能通过互联网从任何地点访问,不应对设备和使用情况进行任何限制。七是推进改变。应该是由数字化服务定义业务过程,而非业务过程定义数字化服务。数字化意味着业务过程需要改变,以便适应计算的世界。

结束语

对内持之以恒的从企业数字化文化建设、数字化人才培养、数字化组织变革、数字技术引领等全面创新发展;对外通过万物互联的互联网络,有效的融合上下游生态,通过产业平台共创实现价值共生、共享。在“长期主义、价值共生”的理念念指引之下将数字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依托万物互联、连接万物的互联网时代特性,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与生态企业携手,共谋数字经济潮流下的设计企业未来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卢冬衡,黄舒鹏,范良松.企业数字化转型内涵及实施路径探析[J].科技广场,2020(06):15-20.

[2]左少燕,黄飞杰,肖骏.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平台战略[J].市场观察,2020(12):35.

[3]陈仕俊,艾宝林,吴天慧.央企数字化转型发展思路及推进举措[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0(12):33-37.

[4]冯盛雍.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J].企业文明,2020(12):1.

[5].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J].信息化建设,2020(1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