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2

PBL教学法在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吴飚

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1031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教育模式应用在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学教学方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特选2020年4月到2022年3月我院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学教学的学生60名进行研究分析。基于教学方式划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教育方式,实验组采取PBL教学模式。对比教学成绩、学生对于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结果实验组的实践与理论教学成绩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于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PBL教学法教育模式能够显著提高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质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水平,有利于教学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学;PBL教学法;教学应用


环境卫生学属于预防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属于融合了医学科学和环境科学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相对比较突出的应用型学科[1]。环境卫生学属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教学目标哦在于培养学生在环境卫生现场工作能力,因为这一门课程本身带有较强实践性特征,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难度较高,以往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无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识理念,导致整体教学质量不佳[2]。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属于一种基于学生为核心,围绕着问题开展讨论、启发式的教育形式,其能够促使学生在提出、分析以及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技能与知识,属于高效率有效教学技术之一[3]。对此,为了进一步论证PBL教学法对于医学专业教育效果的影响,本文基于对比研究方式探讨预防医学专业手术的教学方面PBL教学法的临床价值。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特选2020年4月到2022年3月我院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学教学的学生60名进行研究分析。基于教学方式划分为两组。实验组学生30名,男女分别1名、29名,年龄(22.15±1.13)岁;常规组学生30名,男女分别1名、29名,年龄(22.35±1.22)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传统教育方式,基于教师按照教材内容明确章节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实习大纲基本要求,讲解实习重点内容,之后让学生自行复习理论相关知识,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提出讨论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实验组采取PBL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自主解决、实践演练、讨论交流以及总结评价,并基于循环性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指导教育。学生可以借助图书馆、网络文献平台等查阅相关的资料并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基于小组方式开展学习,基于教学老师的指导扮演患者、巡回学生、器械学生等开展情境模拟和演练教育,此时教师可以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纠正指导。每周定时在科室内基于小组方式安排专题讲座教学,由教师讲解工组中的注意事项,并解决学生在实习期间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适当引导与鼓励,查阅文献资料并进行知识拓展。教学老师在面对讨论方案当中的知识、技能、方法缺陷再进行适当点评与补充,做到取长补短,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在后续专题讲座下进行归纳总结,最终集体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

1.3观察指标

对比教学成绩、学生对于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

考试成绩划分为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分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证明学生成绩越好。

教学模式评价基于师生共同评价,满分100分,分数分别达到80分、60分分别定义为非常满意、满意,不到60分则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3.0作为处理所观测到数据的分析软件,并以为计量资料相应的表达方式,[(%)]为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研究组与常规组之间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患者术后满意度比较则采取检验,P<0.05视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教学成绩对比

实验组的实践与理论教学成绩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于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教学成绩对比

组别

例数

实践分数

理论分数

教学前

教学后

教学前

教学后

实验组

30

61.5±5.5

90.10±8.10

68.5±6.9

92.11±8.11

常规组

30

63.2±6.1

68.78±6.51

68.7±5.8

70.54±7.51

P值

-

<0.05

<0.05

<0.05

<0.05

2.2教学满意度评价对比

实验组学生对于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教学满意度评价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实验组

30

19

10

1

96.67%

常规组

30

9

12

9

70.00%

P值

-

-

-

-

<0.05

3.讨论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BL)顾名思义就是基于问题开展教学,教学期间以学生为主体,基于教师的导向形成启发性的教育[4]。PBL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够培养学习者的临床应变、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在拓展视野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积极性,提高整体操作能力。PBL教育模式属于近些年流行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在不同医学科中均有所应用,其重点在于基础学科和临床实践之间的结合教育模式,教学过程以问题为核心,在学习过程中基于问题解决过程开展教学,在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之间达到相辅相成的教育效果,和常规教育模式而言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5]。合理应用PBL教育模式,能够基于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存在的害怕、害羞等情绪,同时也会将实习工作态度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可以在环境卫生学期间有更多的动手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实践与理论教学成绩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于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PBL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于预防医学专业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可以为高素质工作者的培养提供保障,可以作为常规教学方案。

综上所述,基于PBL教学法教育模式能够显著提高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水平,有利于教学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炜,万位,杨梅.PBL教学法在预防医学专业中应用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6):88-90.

[2]高冰,戈娜,包艳,宫雪鸿.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实践[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0,36(03):72-73.

[3]周立娜.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现代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的评价[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4):103+106.

[4]李海,吴琪俊,梁健,韦明,黎强.PBL教学法在中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轻工科技,2018,34(04):154-155+157.

[5]高宇,杜向阳,周义军,张妍,施蓉,田英.PBL教学法在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以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0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