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错题纠正的有效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小学数学作业错题纠正的有效性研究

车姣

攀枝花市仁和区四十九公里小学

摘要: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全体数学教师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要真正优化课堂教学,关键在提高学生纠错能力。这代表着学生对自己作业客观审视能力,是学生思维全面及深刻的体现。数学作业纠错研究不仅有助于教师及时反思教学,积累教学经验,有效减轻学生课内外作业负担,而且有效提高学生的纠错效率,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纠错题;纠错方法

引言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常常与错误相伴。而“错题”也是小学数学课堂常见的情况。因此,教师可以对错题进行深入的挖掘,探究其利用的价值,对学生加以引导,并借助这一方式提高课堂的质量与效率。贝恩布里奇曾经说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学生的错题进行利用不仅是作为教学过程当中的一部分,还是将其当作一种教学的工具与方法,借助错题资源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需要进行知识查缺补漏的内容有哪些。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鼓励学生不要怕犯错,要敢于直面自己数学知识的缺陷,甚至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出错的机会,通过让学生犯错让其了解自身在数学学习当中存在的不足,此后,教师再通过积极的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将学生的错题资源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工具。

一、小学数学教学错题资源的教育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充分挖掘错题资源的价值,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而兴趣才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以此养成数学学习的习惯,构建数学思维体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对于学生的心理状况予以重视,探究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细心观察,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而这也是数学课堂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数学和其他学科相比较特殊,数学知识较抽象,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初,就对部分的知识理解程度不够,具有极强的挫败感,尤其是在做题过程当中发现自己出现的错误频率较多,从而丧失了对于学习数学的信心。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转换消极的情况与心理,并且能够主动学习,以此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并不仅仅存在于课本之中,还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教师可以以学生兴趣为根基,通过错题资源延伸数学知识,进而让学生对于数学学科产生兴趣。

(二)有利于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利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的错题资源,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彼此开展合作学习的相关活动。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而错题资源恰好是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的原动力。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之间可以互帮互助,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也能够让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并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当学生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成果时,学生就会本能地对学习数学产生信心,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彼此取长补短,进一步推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

(一)将错就错达到对错题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题。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就需要对学生的错题加以利用。通过错题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实际情况,还能够让教师自身进行反思,对教学内容查缺补漏,以此改变教学方式,重新对教案进行设计。但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学生最常出现的错题原因就是对于题目理解不足或者审题不清,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惯性思维造成的。教师想要转变学生的固定思维,可以通过将新旧知识进行融合的方式,不仅能够巩固旧知,还能够学习新知。而教师将错就错,逐渐将错题资源当作教育的一种模式,通过错题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将知错善改达到对错题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目的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错题资源是其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一种工具,借助错题资源教师可以优化其教学思路和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错题则是自身学习的一种映照,通过错题寻找自己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以批判的精神看待错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错题,进而达到避免重犯的目的。以易错题和常错题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错题本,并分析错误的原因,提出改正措施,标明注意要点。同时,还可以督促学生针对自身的学习态度、习惯、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总结。教师可以定期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传阅,并让学生之间对错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记录讨论的过程和结果。在开展新知教学时,教师可以回顾旧知,将旧知识和新知识加以融合,让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引导学生定式思维,提高作业错误纠错有效性

众所周知,数学科目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灵活的思维与逻辑能力,所以固有思维往往是学生在实际运用数学教学知识进行解题的大敌与难关。正确解题思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建立数学公式之前先分析问题的内容,最后寻求误差检验的纠错经验,对试题进行检验。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养成思维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数学思维方式。数学教师在为学困生解决作业错误时,要注意知识的基本点和解题的基本思路,引导他们先解决知识难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错题资源无论是对教学质量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有极大的应用和挖掘价值。在实际教学领域中,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深挖错题的易错点,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小学生的思想角度进行合理且有效的纠错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反思,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学生对易错题不再浮于表面,从根本上理解和认识错题原理,进而实现学生高效学习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傅瑶瑶.小学教师数学错题利用状况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21.

[2]张梦茜.基于数学表征的小学数学错题类型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市一年级学生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31):1-3.

[3]张莎菊.小学生数学错题管理指导的行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