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实施方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实施方案研究

徐丹丹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山东省青岛市, 266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在轨道交通工程中,智慧车站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车站可直接反映运营主体的生产水平和服务水平。采用智能化设施设备实现车站管理智能化和服务人性化的智慧车站已成为未来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智慧车站内涵,其次探讨了智慧车站实施方案,以供相关工程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智慧出行;智能管理

引言

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各大城市均在积极地进行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车站作为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应用实效对发挥轨道交通的实际价值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实践中需要考虑轨道交通的质量与安全,加强对车站的设计和建设。

1智慧车站内涵

智慧车站建设内涵主要体现在感知、决策和服务3个方面。(1)车站状态实时全息感知。人工智能框架中,感知是实现智慧管理和精准决策的基础。智慧车站可利用5G移动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车站客流分布、车站机电设备状态和车站环境参数等全息感知,实现乘客、设施设备、环境等实体信息的智能融合,进而实现轨道交通车站票务安检融合、多源客流信息实时感知与短时预测、车站环境控制全时域检测、多域智能视频分析与危险物智能识别、车站设备状态预测与动态预警,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多网融合等。(2)车站管理决策智能化。作为轨道交通网络重要的衔接部分,车站记录了乘客进站、刷卡、乘车/换乘和出站的全时空轨迹数据,其管理决策的智能化程度与乘客出行体验直接相关。以车站客流、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为基础,智慧车站通过全业务、全场景的管理和控制,实现更高效的车站运营管理,主要体现在:智慧车站设备数字巡检、全景集成与监视、场景化的车站管理、数字施工监管、设备智慧运控预警、车站微观客流热力图、运营管理综合决策,以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下的应急预案优化等。(3)乘客服务人性化。智慧车站的乘客服务人性化主要是指利用新技术,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智能、舒适、个性化的乘客服务,包括便捷购票、个性化出行方案推荐、智能求助、无障碍出行设施等,进而全面提升乘客满意度。

2智慧车站实施方案

2.1综合管理信息化模块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化模块实现各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实时更新等功能。(1)班表编制。实现班表系统自动生成、因人员临时调整、请假等可进行人工调整,短信通知员工当班时间、地点;员工当班签到签退,员工工时自动统计,月底超出或不足标准工时将发出预警。(2)一键排名管理。根据车站客流强度、安全管理、应急处置、乘客投诉、票款差错、专项检查问题等因素,实现对员工个人及所在车站的积分考扣管理,为车站、员工赋予积分初始值,根据积分考扣及其他因素,实现车站及个人的一键排名管理。

2.2站台安全保障模块

站台安全保障模块主要实现智慧化站车联控及异物检测功能。(1)智慧化站车联控。当站务人员发现站台发生紧急情况时,可通过手持终端第一时间向司机发出“请勿动车”的指令。车站处置完毕,站台恢复安全后,站务人员通过手持终端向司机发出“站台安全”指令。(2)智慧化异物检测。在站台门轨行区侧安装异物探测传感器,对车门与站台门缝隙间的异物进行实时检测,与信号系统接口,如传感器检测到异物,则发出指令至信号系统,信号系统关闭发车信号,确保行车安全。

2.3结构的合理性

高架车站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受力合理、结构可靠、易于施工。岛式车站轨道梁在车站横断面两侧,列车动荷载在外侧悬臂梁梁端,悬臂梁有疲劳作用,车站中部设置自动扶梯和楼梯,两侧悬臂较小,整体结构体量较小;侧式站台车站轨道梁在车站中部,两侧需分别设置自动扶梯和楼梯,会使悬臂加大,导致结构体量加大,但列车动荷载距离梁端支座较近,结构受力更为合理。

2.4智慧安检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客流量大且不均衡、安检点多、范围广、限带物品种类繁多等特点,传统安检模式存在乘客大量滞留于安检点的问题,需要投入更多的安检人员,加大了安检的管理难度。智慧安检主要实现集中判图和无感安检:①采用网络化、图像智能识别手段,将多个安检点的安检数据进行汇总、整合及智能预警,实现多个安检点的集中判图,节省人力资源,提高乘客安检效率;②安检设备采用太赫兹成像技术,能够快速检测到人体携带的危险物品并及时通知安检人员,保证了乘客过检的效率。

2.5智慧化故障报修模块

站务人员发现故障使用移动终端或web端对故障信息以文字、照片、视频等方式提报上传至中心数据库,设备部门调度、控制中心接到故障信息提示,设备部门调度将故障处置任务分派给工班人员,工班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对维修任务进行查询;控制中心调度及管理人员通过Web管理界面,对提报的相关故障信息进行跟进。故障恢复后,工班人员通过移动端提报故障修复情况、故障原因等信息,车站人员及相关调度进行确认,形成故障问题的闭环管理。对超过维修时限的故障信息纳入督察督办,向设备部门管理人员发出警示。

3智慧车站的发展前景

智慧车站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体现,反映了社会技术的高速发展,充分保障了人们便捷出行与车站高效管理。随着5G时代的来临,智慧车站将利用更多先进的技术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贡献力量,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在应用前景方面,智慧车站未来还可以提供路线规划,与其他交通工具协作为乘客提供全方位的出行服务。在跨界合作方面,建设部门可以加强与商户合作,为商户提供更多的经营空间,向商户分享用户量等信息,从而使商家更加精准地进行广告投放,建立起新的消费环境及模式。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5G移动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车站的内涵日新月异。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部门将进一步打破车站数据壁垒,依托大数据、5G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以数据为基础的车站业务融合管控平台,从业务流程、管理流程上进行优化,打造更加智能化、智慧化的智慧车站,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文彬,王硕,崔军飞.智慧车站管控系统在上海地铁的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22(S2):84-87.

[2]罗慧,王建文,耿杰,等.西安地铁智慧车站实施方案研究[J].铁道通信信号,2021,57(4):70-75.

[3]李高科,吴卉,杜呈欣,等.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建设构想及其架构与应用部署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20,29(11):66-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