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索

刘宗荣

宜昌市虹源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路桥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枢纽与重要构成部分,城市化飞速发展,使得路桥施工显得越为重要。为了实现安全、文明的施工目标,路桥沉降路段的路基路面施工环节,要想实现高质量以及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应注意在施工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沉降路段的整体结构和形式。在施工设计过程中,把桥头路堤以及桥台的沉降量,以及通车时间看作是设计的参考标准,利于控制路基填土位移和土层侧向移动问题的发生,保障路桥沉降段结构设计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要保障回填作业的调料质量,不断地提升路桥工程的排水作用,控制好搭板的长度及强度,以此确保路桥质量及使用寿命,保障行车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关键词:路桥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造成沉降段问题的原因

1.1设计不合理

设计不合理是路桥沉降段发生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设计中,如果没有深入分析和研究道路桥梁整体抗压、承重能力,没有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材料,没有细致正确地分析路面结构,选用的钢筋、搭板等材料不足就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而引发桥头跳车等现象,甚至发生交通事故。

1.2台背地基形变、回填质量原因

桥梁台背处有着较为恶劣的环境,在通车阶段受到行车荷载、外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进而影响整体路桥基础结构的稳定性。有的路桥工程中地基强度存在严重不足,可能引发台背地基形变等不良问题。为此,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场地限制、回填材料、机械设备等相关影响因素,在回填中注意充分做好压实等处理。

1.3路基局部超挖

如果坡脚附近路段挖掘过度会导致上部结构缺乏足够的支撑进而可能引发坍塌、滑坡等事故问题,这也是导致路桥沉降常见的原因。在施工作业中,有的施工人员没有严格遵守施工标准进行挖掘作业,没有对地下压实情况、软基处理情况给予足够的重视,最终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沉降现象。此外,路基的材料选用不当也是损坏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原因之一。

1.4沉降段路桥路面平整性

路面平整度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工作人员要加强我国路桥施工现场的分析,但是有的工作人员并没有重视路面平整度,施工中存在个别路段不平整问题,施工随意性较强,没有严格落实技术方案,导致路桥路面结构平整度不足从而威胁通车安全。

2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2.1地基处理

合理处理路桥沉降段可以将工程整体质量水平提高,有助于路基路面土壤强度的提升,有助于桥梁台面承载能力和耐久性提高,可以保证路桥即使在长期交通荷载下也能够保持良好的路基路面状态,减少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当前路桥工程中常见的路基处理方式有土质更换、强夯法、预压荷载等,通过合理地处理可以将地基稳定性大大提升,有助于减少运营阶段路基的沉降幅度。通常施工人员在处理高于3cm的软土地基时需要首先用土工布铺设于地基上,然后用填筑材料填充地基并且压实,通过这种方式将误差减小,实现对桥台沉降的控制。如果沉降段较厚,需要施工人员精准地控制回填料,做好土层高度、密度和强度的调整,将路桥地基建湿度提高,进而将路桥沉降段施工质量提升。

2.2台后填筑

首先,在填筑台后时应当选择和基床、路堤施工要求相符合的回填材料,同时填筑沉降段及附近的路基、桥台水平分层,并且根据工程需要在台后2m位置开始实施填土。为了保证填土效果,通常采用分层填充和夯实的方法。其次,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施工工序进行施工作业,不可从路堤顶进行松土倾倒工作。为了避免损害路桥整体质量,要注意避免短时间内增加背墙压力,避免提升滑动面和填土对应的沉降量。再次,如果桥台底座缺乏足够的应力,那么可以通过打桩施工处理比地面更高的基底,完成打桩后再进行填土施工,这种方式可以将打桩的难度大大降低。如果出现了填土沉降现象,那么桩身可能出现负摩擦力,从而降低桩身的应用价值。为此,工作人员要填土后静置一段时间,待土层完全沉陷后再继续让桩身穿过填土层,将土层支撑力增加。最后,要注意台后填筑作业技术控制。第一,施工前将桥台基坑内的积水等杂物彻底清理干净,采用C10型混凝土回填基坑地表下面,充分压实基坑底处和侧壁。第二,用C10型混凝土填筑沉降段和后台相距3m位置的基层,为了保证排水顺畅,可以在基层顶处设置横向坡,并且回填夯实基层底处,将密实度提高。第三,根据设计要求分层次填筑沉降段,做好防水层的合理设置,紧密结合防水层和台背部位,按照15cm左右的厚度控制防水层。

2.3搭板设置

首先,工作人员要对桥头搭板垂直方向、水平方向、钢结构材料质量等情况进行细致地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裂缝等不良情况,避免路基路面施工中受到沉降段的影响,做好桥台上面搭板的合理安装。如果检测发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要按照对应的标准规定调整桥头搭板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用锚栓将搭板规定好,尽量将搭板的稳定性提高,设置可靠的搭板装置。同时,要用22号钢筋固定好锚栓,按照80cm的标准控制长度值,将锚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尽量提高。其次,根据作业场地的实际情况安装处理桥头搭板,做好底座的合理设置,在桥头搭板下端做好油毡类垫层的合理设置,按照1mm~2mm的厚度控制垫层。同时,要做好支撑架尺寸的合理设置,安装底座后再次核查搭板总体牢固性。再次,在牛腿处安装倒角从预防桥头搭板位移等不良现象,使桥头搭板稳定性增强,提高搭板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避免其受到震动而发生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问题。最后,要做好填充材料的合理选择并且严格控制材料质量,避免损害桥头搭板结构,要控制好顶层和基层的间距,通常按照小于10cm的标准控制顶层和基层之间的距离。在铺设面层时,要将水泥、碎石等杂物彻底清理干净,将桥头搭板结构的完整性尽可能地提高。

2.4科学压实

首先,要严格控制土壤和路基的含水量,将含水量和干容量之间的关系准确确定,绘制两者关系曲线图,根据两者关系科学地配置水泥、砂砾等材料。其次,有效控制碾压程度,做好压路设备的合理选择,将碾压长度确定好并且严格控制摊铺速度和碾压速度。如果现场气温较高,可以将碾压长度适当提高,如果施工场地气温低或者有大风等情况,可以将碾压长度适当缩短。再次,在压实阶段需要重视一些相关影响因素,比如路面沥青材料容易混合粘附,可以适当向压轮喷洒清水避免粘附,对于一些压路机难以处理的边角位置可以采用人工操作振动夯板的方式进行压实处理,保证边角部位的压实度。最后,按照从两侧到中间的顺序进行路面压实作业。在碾压阶段,要按照2km/h的速度控制非振动碾压车速,按照5km/h~6km/h的范围控制振动压实车速。通常按照3遍非振动碾压、3遍弱振动碾压、1遍强振动碾压的方式进行压实作业。技术人员确定压实达标后可以收光压实。

结束语:综上所述,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若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安全问题,对工程使用期限以及行驶车辆与行人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还需从多个方面来综合性分析并且总结路基路面出现沉降的具体原因,采取适合的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适合技术策略,建议需要科学设计结构,并且保证方案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李墨瀚.路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科技,2021(13):80-81.

[2]王志娟.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探析[J].四川建材,2021,47(05):100,106.

[3]钟益雄.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21,(04):250-251.

[4]张艳春.油田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析[J].全面腐蚀控制,2020,34(02):50-51.

[5]周涛.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门窗,2019(2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