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后期油藏动态管理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油田开发后期油藏动态管理方法研究

苟玉芳

大港油田第二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天津市 300280

摘要:随着油气藏的不断开展,很多油藏已经进入开发后期,在油田开发后期阶段会受到油价下调的影响,因此油田企业必须控制生产成本,才能够确保油田的经济效益。油藏动态管理需要克服成本降低和工作量减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油藏动态管理的有效性。通过对我国现有油藏动态管理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开发后期油藏动态管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动态管理工作必须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够满足现阶段的开发需求。
关键词:油藏;动态管理;开发后期

1、油田开发中后期的特点

注水开发的油田,开发到中后期之后,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开采难度越来越大,油井产量逐渐下降,油田综合含水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到油田的开发效果。具体表现为,油藏的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更加突出,油藏的非均质性更加严重。水驱的动用能力过低,水驱效果变差,有的高渗透层位过早地见水或被水淹。有些区块注水开发的效果差,是由于注水井网不完善造成的。注水效果越来越差,导致注入水能量的浪费,使油田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到油田的正常生产,制约油田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大部分油田的主力油层进入到高含水期,但是油层中仍然具有一部分剩余油没有被开采出来,需要建立正确的油藏地质模型,有效地研究水驱油的效果,解决层间矛盾,真正意义上使注入水达到驱替效果,提高油井的产能,有效地开发低渗透的油田,满足油田开发中后期生产的需求。

2、油田油藏动态管理面临的形势分析

2.1对动态调整的自信心不足

在实践当中,由于受到油田含水量高的影响,部分技术人员无法实现预期的动态管理效果,对于此项工作也不具备较强的自信心。同时,部分技术人员在思想观念上并没有认识到动态调整的重要性,仍然依靠经验行事,使得动态调整工作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为此,需要针对技术人员进行一定的思想工作,深化对于动态调整的认识,强化增质提效的自信心。同时,还应当树立极致开发的理念,做好每一项工作,注重细节的处理,利用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有效改善油藏的开发效果,强化动态调整的自信心。

2.2动态分析成果无痕迹不持续

现阶段,油藏管理正处于低油价的新常态,动态管理人员应当开展长线的动态分析,确保动态分析的准确性。在实践中,要掌握地层对比、井筒、工艺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掌握效益账的计算方式。同时,动态分析所耗费的时间很长,工作量巨大,这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为此,需要针对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培训,提升技术应用的能力,确保技术可以真正发挥作用。除此之外,动态分析并不存在成果延续的载体,因而每进行一次分析,都需要准备重复的资料,工作量很大。为此,可以建立动态的分析成果库,开展痕迹化管理,确保动态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工作效率。

3、油田开发后期油藏动态管理方法分析

3.1深化五个结合

3.1.1深化动态管理与效益开发的结合

在动态管理中,如果地质决策已经确定,就需要开展全面化的管理,并涉及到工艺、监测、注采站等方面的资金投入问题,即便是开展简单的配注调整,也需要注采站、测试团队的有效参与。因此,在实践当中,负责开展动态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岗位责任意识,相关的工作量决策都应当进行精细化的分析,在事前对效益进行一定的测算,并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再进行合理评价。

3.1.2深化地质、工艺、地面、作业和注采管理的五位一体结合

在油藏管理当中,油藏问题有多种解决方式,开展动态分析可以掌握更多的资料,包括地质、工艺、地面、作业和注采管理等领域的资料。同时,在管理期间还容易发生很多类型的问题,以注水量上升的现象为例,可能是由于新增加了生产井点、也可能是井筒方面的原因。动态管理十分复杂,因此,需要注重五位一体的结合,掌握更加全面的资料,提升动态分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3.1.3深化近期与长远的结合

在注采调整过程当中,一定要做好事前分析,针对近期的管理效果进行分析并预估,也需要结合规划的目标井网,结合油层的潜力培养。值得注意的是,水井作业的工作量应当注重油井三年内生产层位的变化,具体而言,面对能量较低的潜力层,应当进行提前注水操作;面对极限含水低效无效的井层,需要采取提效的方法,及时对注采方案进行合理调整。

3.1.4是深化油水井调整的一体化结合

围绕目前油井见效情况,分析水井的调整对策,同时要对油井的产液量和生产层位进行认真分析,尤其是无效低效油井关停和改变生产层位或工作制度的可行性必须进行充分论证,先把油井论证清楚,再优化注水层位和配注,实现注水产液结构的优化调整。

3.2抓实八个精细

在油田开发后期油藏管理中,为实现动态调整,实现体质提效的目标,就应当在动态分析工作中注重精细化的管理,即将分析工作细化到每一个井组当中,注重缓解或者解决平面、层间、层内的矛盾,实现对于各项管理项目的优化。为实现管理目标,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形成了八个精细,未动用储量精细预测,井间连通性精细分析,开发方案精细制定,作业流程精细施工,井筒整治精细管理,信息安全精细保障,注采产量精细计量,动态管理精细考评,任何工作都应当以八个精细为基础,注重对于动态监测资料的合理应用。在此基础上,注重水井工作量的规范化管理,做好五位结合,详细分析注水量和产液量的相关效益,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投入。最后,结合水井作业工作量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形成动态化的分析库,确保井组分析的合理性与持续性。

3.3推进对标追标

推进对标追标可以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可以让工作人员更加全面的地掌握资料,还可以通过排名营造良好的竞争气氛,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分级对标追标的排名机制。在地质所方面,开展稀油自然递减率、三位一体井组分析及时率等相关排名;在注采站方面,开展井组稳升率、分单元利润等相关排名等等,使得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岗位的作用。

结语:综上所述,处于油田开发后期,需要重视油藏动态管理方法的合理应用,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并激发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工作效率,促使油田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应当针对油藏动态管理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提升整体的管理效果。在实践中,地质负责人需要实现对于采油厂含水量上升的问题,提升油井的稳产基础,最终提高油层的开采效率,同时,还应当针对稳产技术进行研究,给出详细的增产措施,选择最为合适的优化方案,降低成本,并为油田开发后期的开采提供合理的数据信息参考。

参考文献:

[1]何芬,陈存良.渤海复杂断块油藏动态储量挖潜新技术与实践[J].化工管理,2019(06):163-164.

[2]郭爱娟.油藏动态分析方法在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36(03):22-23.

[3]贾增平.浅谈采油地质动态管理的标准化研究与开发[J].化工管理,2018,No.482(11):257.

[4]顾华加.浅谈采油地质动态管理的标准化研究与开发[J].中国石油,2019,No.82(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