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3
/ 4

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郭苏颖 刘 艳 王洁 张莹莹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骨科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行膝关节镜手术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效能量表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表(HSS)6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可有效提高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膝关节镜手术;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


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治疗膝关节疾病方面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其膝关节功能,但在术后早期患者需制动,这会导致关节僵硬与粘连,影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1]。因此,针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鉴于此,笔者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并观察其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行膝关节镜手术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各32例。纳入标准:⑴具有手术指征,均首次接受膝关节镜手术治疗;⑵患者意识清晰,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及沟通能力;⑶临床资料完整有效;⑷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⑴伴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⑵伴精神异常、认知障碍者;⑶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⑷伴恶心肿瘤者;⑸既往有膝关节手术史者;⑹临床资料不全者;⑺中途因各种原因退出本研究者。试验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53~76岁(关节镜病人年龄没有这么大,一般超过55岁就不建议做关节镜手术了,一般20、30岁到60岁。55岁~60岁都很少),平均年龄(63.39±4.66)岁。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55~74岁,平均年龄(63.68±4.1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原则。

    1.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讲,增加其疾病及手术认知水平,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在与患者交谈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遵医嘱做好给药护理,并予以常规的康复指导及出院指导等。

试验组患者接受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组建协同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主治医师、专科护士组成,所有组员在开展护理前接受统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膝关节镜手术、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等,在培训结束后所有组员均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由组员根据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经过共同讨论制定分阶段的护理方案,包括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具体护理内容如下所示。⑴前意向阶段:此阶段患者尚无自我护理意识,护理人员可通过使用跨理论模型中的生动解说及意识唤醒以帮助患者回忆患病体验,了解患者对病情及手术预后的担忧,通过举办知识讲座、播放视频等方式介绍膝关节镜手术的相关知识,并告知患者积极心态对术后康复的重要性,积极寻找患者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转变患者的意识行为。⑵意向阶段:此阶段患者有自我护理的意愿并愿意采取行动,护理人员可通过跨理论模型中的自我再评价及环境再评价措施以帮助患者分析影响其行为改变的内因及外因,通过采用健康宣讲、同伴支持、家庭支持等措施为患者做好心理干预工作。⑶准备阶段:此阶段患者已经计划开始自我护理行为,护理人员可通过跨理论模型中的自我解放、社会解放措施与患者共同讨论后确定术后康复计划,包括运动类型的选择、运动时间与强度的确定及注意事项告知等。⑷行动阶段:此阶段患者已经开展自我护理及康复运动,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跨理论模型中的强化管理措施帮助患者强化健康行为,包括指导患者建立康复日记,根据患者的运动情况及时调整运动计划。⑸维持阶段:此阶段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及康复运动已经逐渐稳定,护理人员可通过跨理论模型中的强化管理及刺激控制措施督促患者坚持锻炼。

    1. 观察指标

⑴采用疾病自我管理效能量表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效能,该量表由Loring等编制,包括日常生活行为管理、认知症状管理、疾病管理、自我效能4个维度25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分别赋值1~5分,总分范围25~125分,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效能越高

[3]。⑵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表(HS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膝关节功能。HSS量表包括稳定性(10分)、肌力(10分)、活动度(18分)、屈曲畸形(10分)、疼痛(30分)、功能(22分)6个维度,量表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4]。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0~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烈疼痛,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5]。⑷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量表包括心理、生理、社会、环境4个维度,各维度采用百分制计分,总分为各维度得分的平均值,评分范围0~100分,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6]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6.0版软件处理数据,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62b42bde7fb02_html_beba5cc5b2fc5e8d.gif 表示,两组比较行LSD-t检验,组内比较行单样本t检验,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秩和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效能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效能量表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效能比较(62b42bde7fb02_html_beba5cc5b2fc5e8d.gif ,分)

组别

时间

日常生活行为管理

认知症状管理

疾病管理

自我效能

总分

试验组

n=32)

对照组

n=32)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8.72±1.36

13.46±2.41αβ

8.64±1.47

11.33±1.85α

9.08±1.62

13.72±2.15αβ

9.12±1.57

10.45±1.73α

14.52±1.72

24.47±3.32αβ

14.37±1.85

18.59±2.47α

28.04±3.84

47.27±5.45αβ

28.42±3.72

35.14±4.48α

60.36±5.71

98.92±9.35αβ

60.55±5.64

75.51±8.19α

注:α表示组内比较,P<0.05;β表示组间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HSS量表6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比较(62b42bde7fb02_html_beba5cc5b2fc5e8d.gif ,分)

组别

时间

疼痛

功能

活动度

试验组

n=32)

对照组

n=32)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14.22±2.12

22.39±4.03αβ

14.03±2.38

17.47±3.42α

11.19±2.90

17.33±3.86αβ

11.40±2.87

14.67±3.23α

9.14±1.52

15.43±2.87αβ

9.10±1.67

12.32±1.83α

组别

时间

肌力

屈曲畸形

稳定性

试验组

n=32)

对照组

n=32)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4.51±0.49

7.67±1.08αβ

4.54±0.52

6.16±0.83α

4.12±0.32

7.29±1.02αβ

4.17±0.57

6.21±0.72α

4.46±0.41

7.14±1.07αβ

4.39±0.69

6.25±0.94α

注:α表示组内比较,

P<0.05;β表示组间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比较(62b42bde7fb02_html_beba5cc5b2fc5e8d.gif ,分)

组别

时间

VAS评分

QOL-BREF评分

试验组

n=32)

对照组

n=32)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6.09±1.43

2.13±0.37αβ

6.15±1.64

3.50±1.02α

67.34±5.77

85.12±9.83αβ

66.76±5.91

74.60±6.85α

注:α表示组内比较,P<0.05;β表示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由于对疾病及手术缺乏正确认知,易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加上疾病本身、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的自我效能降低,缺乏治疗信心,影响其手术治疗效果[7]。既往常规护理多注重基础护理,容易忽视患者的自身感受,难以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8]。跨理论模型是整合不同干预理论最终提出的一个改变行为方法,其核心结构包括变化阶段、权衡决定、自我效能及改变方法,近年来被应用于护理领域,常与协同护理结合以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9]

刘晓芳等[10]研究表明,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可有效增强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能力,促使其养成健康行为。吕佳芮等[11]研究发现,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可明显提高AMI介入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疾病管理能力,减少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效能评分、HSS评分及QOL-BREF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可诊断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护理需求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有利于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可有效提高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爽,鲁楠,张志军,等. 风险分级护理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38(8):573-579. DOI:10.3760/cma.j.cn211501-20201027-04326.

[2] 杨晓兰,张秋艳,吉琦,等. 围术期护理联合术后快速康复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2):179-181.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1.22.070.

[3] 周蕾,王燕琴,姚辉,等.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自我效能在自我调节疲劳与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效应分析[J]. 循证护理,2022,8(4):468-473.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2.04.007.

[4] 吕晨,邹建玲,沈淑华,等. 视觉模拟量表和语言评价量表用于术后疼痛评估的比较[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4,2(4):214-215,219. DOI:10.3969/j.issn.1672-3686.2004.04.006.

[5] 黄乐春,胡惠民,梁宇翔. 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述[J].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3):50-53.

[6] 王明航,李建生,李素云,等.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用于老年肺炎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J]. 中医杂志,2010,51(11):984-986.

[7] 谢华君. 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国伤残医学,2018,26(4):32-33. DOI:10.13214/j.cnki.cjotadm.2018.04.022.

[8] 乔艳伟,朱兆仙. 跨理论模型导向的医院—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脑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J]. 临床研究,2021,29(10):182-184.

[9] 刘冰杰.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协同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脏早期康复的影响[J]. 临床研究,2021,29(12):146-149.

[10] 刘晓芳,刘佩琪. 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J]. 临床医药实践,2022,31(1):66-69.

[11] 吕佳芮,褚存,张可. 基于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病人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21,19(10):1358-1361. DOI:10.12104/j.issn.1674-4748.2021.10.017.

[12] 王静.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协同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脏早期康复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2):1138-1141. DOI:10.16821/j.cnki.hsjx.2021.1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