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和全麻有好坏之分?一文读懂现代麻醉学发展史

/ 2

局麻和全麻有好坏之分?一文读懂现代麻醉学发展史

李明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404000

引言: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上出现的疾病种类十分丰富,对于一些疾病来说,其可以通过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有些疾病通过服用药物是无法痊愈的,还需要进行手术,医生在操作手术时,会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创伤,产生身体上的疼痛,有些患者无法克服身体上的疼痛,就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患者舒适接受手术,人们开始在手术中使用麻醉药物,对患者进行麻醉,从而使患者感受不到身体上的疼痛。由此可见,麻醉药物的使用对手术的疗效具有重要影响,人们应提高对麻醉的重视程度。

从我国临床手术中使用的麻醉方式来看,根据其种类可以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类,不同麻醉种类使用的麻醉药物以及麻醉方法也不同,麻醉医生选择麻醉方式时,通常会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其自身想法进行决定。对于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来说,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那么对于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你又了解多少呢?接下来我为你详细介绍一下。

一、什么是局麻?

你了解什么是局部麻醉吗?其也称为部位麻醉、局麻, 简而言之,就是患者在清醒的状态下,医生对其局部部位注射局部麻醉麻药,从而使患者的相应部位在短时间内失去神经传导功能,使此部位的肌肉松弛,从而丧失神经感觉功能,起到麻醉作用,患者在这种情况下接受手术,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对于局部麻醉来说,在我国临床手术上经常表现为表面麻醉、神经传导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三种类型,由于局部麻醉的范围较小,所以经常被人们应用在微创手术、口腔手术等小手术中,既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还能降低患者在术中以及术后的疼痛感受。对于局部麻醉来说,其操作方法比较简单,麻醉过程中涉及到的器官组织数量较少,所以患者在麻醉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较少。

二、什么是全麻?

上文讲述了局部麻醉,现在我们来讲一讲全身麻醉,对于全身麻醉,你又了解多少?其经常被简称为全麻,麻醉医生通过使用异佛烷等麻醉药物,通过吸入式、静脉注射式等方式使其进入患者体中,从而对患者的神经中枢进行控制,不仅会遗忘、失去自身的疼痛感受,还会丧失自己的意识,对周围的事物一概不知。当患者被全身麻醉之后,其所有的生理功能都需要外界医疗器械进行辅助,例如:呼吸。当手术结束后,药物排除体外或者代谢后,患者的身体以及神志就会慢慢恢复,各项肌肉反应也会逐渐出现。目前我国临床手术中使用的局部麻醉方式主要有静脉注射式麻醉、吸入式麻醉以及肌肉注射式麻醉三种为主,不同麻醉方式都会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对手术的顺利进行产生重要意义。全身麻醉主要应用于患者患有器官性疾病、骨折等在大型手术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为患者的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虽然全身麻醉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但是其也具有较高的麻醉风险,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从吸入式麻醉来看,患者接受完手术之后,麻醉药物就会在短时间内从患者的肺部排除,相对其他两种全身麻醉方式来说危害较低,但是,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呕吐、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从静脉注射式麻醉来看,其对患者身体产生的危害较大。患者在手术中不仅会出现麻醉意外,还严重情况下还会由于穿刺失误从而损伤血管、神经等重要部位,极易引发感染,除此之外,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心律失常、气胸的不良反应,由此可见,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相比,虽然麻醉效果较好,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危害性。

三、两种麻醉方式的区别有哪些?

我国临床手术中的麻醉方式主要有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种,对于两种麻醉方式的区别你了解多少?

首先,从二者的麻醉效果以及使用条件来看,其存在一定的差别。对于全身麻醉来说,在一些大型手术中,麻醉医生才会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比如:骨折手术、重要器官病变等手术中,当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之后,能有效抑制其中枢神经系统,保证患者在无意识、无疼痛感的状态下接受手术,既能提升患者的术中感受,还能保证手术效果。对于局部麻醉来说,麻醉医生通过对患者的局部使用药物,抑制局部的神经的传导,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但是,患者接受局部麻醉之后,其还拥有清醒的意识。从二者的使用方式来看,局部麻醉经常用于微创手术等其他小型手术中,全身麻醉主要应用于大型手术中。

其次,从二者引发的并发症方面来看,全身麻醉会抑制患者的中枢神经,让患者失去意识,从而达到麻醉作用,当患者清醒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情况下,患者还会出现反流、误吸等危险情况,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从而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对于局部麻醉来说,其主要是采用表面喷洒药物以及穿刺注射药物为主,对患者的局部神经进行抑制,从而产生麻醉效果,没有使患者丧失全部意识,所以,对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较小。由此可见,全身麻醉对人体具有较大的危害,相比下来,局部麻醉给人体带来的伤害较小,患者在术后短时间内就能得到良好恢复。

最后,从二者在手术中使用的范围来看,全身麻醉在使用中会受到较多条件限制,由于全身麻醉对患者的中枢神经进行抑制,对于一些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来说,使用之后使患者的发病率显著提升,严重情况下,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带来威胁。比如:如果患者患有高血压,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之后,其失去了自身的生理能力,就会导致血压升高,对其生命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局部麻醉在手术中使用范围较广,受限较小,全身麻醉在手术过程中适用范围较小,受到多种条件限制。

四、麻醉的发展史

麻药在我国乃至世界已经有了多年的发展史,从中世纪欧洲来看,其最早使用的麻醉方式是“放血”、“棒麻”、“按麻”,放血简而言之,就是将患者的血液放出来,在昏迷的状态下进行手术,从而实现麻醉;棒麻,简而言之就是用木根将患者打晕,然后进行手术;按麻,就是用绳子将患者的四肢绑住,将其固定在床上进行手术,这三种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从我国古代使用的麻醉方式来看,人们主要利用低温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从而实现麻醉,但是这种方法的麻醉效果并不良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通过大量研究发现药物可以减轻人们的疼痛感觉,可以用于麻醉。在古代印度以及古代希腊等国家,他们开始使用曼陀罗、大麻等植物进行止痛,用于麻醉,但是,由于医学技术并不发达,对药物使用的数量没有科学把握,从而导致病人出现昏迷甚至药物中毒。随着时间的推移,到18世纪末,英国化学家戴维通过研究惊奇的发现一氧化二氮可以成为麻醉药物,在手术中为病人缓解疼痛。在1844年,美国人威尔斯在一次公开牙科手术中使用一氧化二氮对患者进行麻醉,但是,其对一氧化二氮的用量难以把握,从而失去了药物的镇痛作用,导致手术没能顺利完成,同时也使一氧化二氮没有得到广泛普及。在19世纪中叶,科学家以及医务工作者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了氯乙烷、三氯乙烯、氟烷、七氟醚、羟丁酸钠、安泰酮等多种麻醉药物,根据他们的特性将其制成了麻醉药物,广泛应用在了临床手术中,从而出现了现代麻醉。

总结

从我国临床上现有的麻醉方式来看,主要有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两种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以及缺陷,人们在选择麻醉方式时,通常会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手术的要求进行全面考虑,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既能使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同时还能降低麻醉对患者产生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