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小学推行国学教育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2
/ 2

浅析农村小学推行国学教育的有效策略

张峰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横溪小学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摘要: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国学教育也在小学校园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国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有效的诠释,其中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精华,学习国学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目前,我国农村小学因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原因,致使农村地区的国学教育发展缓慢。所以,在农村小学普及国学非常有必要,既要重视农村学生的学习质量,又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文章主要介绍了农村小学推行国学教育的有效策略,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国学教育;有效策略

国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有效的诠释,其中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精华,在小学阶段学习国学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而目前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这就造成了国学教育在农村中的发展缓慢。因此有必要在农村普及国学文化,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使其健康成长。鉴于国学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农村学校应意识到目前的国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并逐步探讨国学教育的构建途径,是当前我国农村小学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农村小学国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涉及面较少,学校对国学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

国学文化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因为在平时考试中关于国学文化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国学文化的理解和深入,在课程大纲中并没有给出清晰的定义。因此,许多教师对国学教育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只有少数的教师才真正意识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1]。此外,由于农村学校的客观条件不足,所以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还未被提到议事日程。在一些以应试为目的的农村学校看来,与其让学生背诵、朗读国学经文,还不如让学生多做些习题,以此提高考试成绩,提高升学率。

(二)国学课程所占比重偏低

在我国的小学语文课程中,国学的比重是很低的。学生只是单纯阅读和背诵一些古代诗词,国学文化知识的涉及面较少,学生无法理解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课本上的章节内容安排不太合理,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教材前后缺少连贯性,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国学文化中的艺术精粹无法通过古文传达给学生,造成学生对国学文化的兴趣不高。

(三)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师对于国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说,学生在听。国学所表达的内容,与时代相距甚远,学生难以深入了解其中的内涵。很多时候教师都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不能将国学文化的魅力和美感传达给学生。这样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难让人产生兴趣。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古代诗词、文言文时,都觉得非常困难。在传统的国学教育中,只有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学生才能满怀好奇地投身于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里,才能提高学习国学的兴趣。

二、农村小学推行国学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师生的国学意识,普及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要想提高国学在师生心中的地位,就必须转变观念,教育部门要正确引导,并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营造一个有利于国学文化教育的氛围[2]。广大教师要增强思想意识,把国学文化的重要思想传授给学生,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把他们带入国学文化的精彩世界。让学生了解到,国学文化知识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在阅读古诗文的同时体会内容的深刻含义,感受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农村小学国学教学应采取多种形式,以文化传承为起点,以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国学博物馆或者文化馆,利用博物馆、文化馆等设施,将国学文化的内涵展现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国学文化的热爱[3]。此外,我国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也很丰富,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国学文化有更深的了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传递。比如元宵节、端午节等,都可以鼓励学生去了解节日的来历和意义,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积极充实国学内容,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在小学语文国学教学中,要把丰富的经典内容展现给学生,使他们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国学内容进行学习,这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丰富国学教学的内容,向学生展示各种经典文化,如典籍、风俗、工艺等,拓宽学生的国学文化视野,使他们在学习国学文化的过程中,得到熏陶和影响。此外,学校还应重视开发校本教材,丰富国学知识,拓宽学生的国学视野。例如,以《古韵与香》为案例,以唐诗、宋词为主要教材,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理解中国古代诗词文化,这对文化传承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实现对国学文化的全面传承,就必须重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想有效地掌握国学经典知识,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起到指导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建立一支高质量高素养的国学师资队伍是非常迫切的。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招聘,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应聘教师岗位。学校要提升工作的吸引力,强化教师考评制度。只有达到考评目标,才能被聘用。加强师资建设,为提高国学教育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还应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增强教师的国学文化素养。因此,校方应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培训,邀请国学名家来校授课,以提高学校的国学师资队伍水平。

三、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好形势下,农村学校应重视国学教育。在进行小学语文国学教学时,教师应注重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对国学文化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提高国学的教学质量,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永云.文化传承视域下小学国学教育创新发展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12):97-98.

[2]郑娜.学习国学经典 助力学生成长——小学阶段融入国学教育策略[J].教书育人,2021(25):26-27.

[3]张伟.基于教材经典内容的小学语文国学教育课堂教学拓展策略[J].教书育人,2021(1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