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渡”之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0
/ 2

“度”“渡”之分

白雅洁

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学院

【摘要】现代汉语中,“度”与“渡”两字都有与“通过”有关的意义,又因两字有相似的字形,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混淆的情况。其实,两者在此意义的使用范围上有较大差异,“度”一般用于表示与时间相关的概念,“渡”一般用于表示与空间相关的概念。本文将从“度”“渡”两字含有的“通过”之义出发,结合汉字字义的演变历史规律,探究两字在使用范围上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度”,“渡”,使用范围

在日常生活中,“度”和“渡”两字出现频率较高,其中据常用字频率表,“度”字排在第141位,“渡”字排在第1316位。由于同音、意思相近,两字经常出现误用的情况,例如:

  1. 他咬牙度过了难关。 (锦云、王毅《笨人王老大》)

  2. 国家旅游渡假区类似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享受《关于鼓励外商投资开发国家旅游渡假区的若干政策》。 (《报刊文摘》1992.8.18)

(3)这一次公债只要买得顺当,目前我们就可以平平安安地渡过去。 (曹禺《日出》)

“度过难关”还是“渡过难关”、“渡假”还是“度假”、“渡过”还是“度过”等问题时常出现,“度”、“渡”两字误用的情况层出不迭,这是因为人们没有掌握两字的基本意义和使用规律,而两字的意义区分完全可以从其字义关系的发展演变历史中找到依据。“度”和“渡”是一对古今字。古今字指的是文献中记录同一个词项而不同时代使用了不同字符的“历时同词异字”现象,也就是说两字有造字先后的相承关系,先产生的是古字,后根据古字分化而成的是今字。古今字可分为两大类:

一、后造的今字取代古字的本义,如县、悬

二、今字只分担古字中的一个意义,且多数今字所分担的是古字的引申义,如昏、婚

“度”和“渡”就属于二类古今字。

在古汉语中,“度”字最早现于战国文字。《汉书·律历志上》中说到:“度者,分、寸、尺、丈、引也。”[1]可见“度”的本义指计量长短的标准,再引申出尺度、法度、限度等义,后引申出度过、通过之义。在空间概念上,古时“度”字最初表示“通过水面”之义,例如:

(1)燕师闻之,度水而解。 (《史记·司马穰苴传》)

(2)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河亡维楫。 (《汉书·贾谊传》)

(3)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度? (《南史·恩幸传·孔范》)

在空间上引申为“通过水面”,即过水域空间,后又泛指“通过”,即通过一切非水域空间,例如:

  1. 汉将韩信已平赵燕,用蒯通计,度平原,袭破齐历下军,因入临淄。 (《史记·田儋列传》)

  2. 弟书如骑骡,骎骎恒欲度骅骝前。 (《南齐书·王僧虔传》)

  3.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一》)

在汉字形体及意义演变的过程中,“度”在空间上的“通过水面”之义逐渐被以水为义符、以“度”字本身为声符的“渡”字表示。《说文·水部》:“渡,济也。从水度声。”[2]“渡”的本义承担了“度”字中通过水面这一义项,例如:

(1)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

(2)洛水泛涨,坏天津桥 ,以舟济渡,日有覆溺者。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

(3)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度桑乾》)

后“渡”字又引申出了空间上“由此到彼”的含义,其意义使用范围扩大到空间范围,不仅仅表示通过水面,还可以表示其他空间的概念,同时使得“度”字逐渐失去了表示空间上“通过”的意义,例如:

(1)淮阴已受命东,未渡平原。 (《史记.高祖本纪》)

(2)愿得远渡一自娱,上下无常穷六区。 (张衡《思玄赋》)

可见,在表示空间概念“通过”的意义上,“度”“渡”两字确实有同源关系,它们是古汉语中同一个词在不同时代的不同书写形式,“渡”是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中由“度”分化产生的,分担了其“通过水面”的含义,同时又引申出了更大空间范围的含义,两者是一对古今字,“度”是“渡”的古字。

而在时间概念上,“度”字在古汉语中就有表示“通过”的意义,例如:

(1)年忽忽而日度。 (《楚辞·刘向·九叹·惜贤》)

(2)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白居易《琵琶行》)

(3)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 (杜甫《雨》)

“度”字在时间概念上的“通过”之义在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并没有消失,也没有被代替,流传至今,成为“度”和“渡”两字在意义上的重要区分点。

在现代汉语中,“度”和“渡”两字在使用范围上有明确的区分,《同源字典》中说到:“在度过的意义上,‘度’‘渡’实同一词。后世分用,渡河不写作‘度’。”[3]“度”表示与时间有关的概念,如“度假”、“虚度年华”、“欢度春节”等,“渡”表示与空间有关的概念,如“渡河”、“引渡回国”、“渡过长江”等。明确使用范围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使用两字,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度”和“渡”较常出错,例如:

  1. “渡过难关”与“度过难关”

  2. “度汛”与“渡汛”

  3. “度假”与“渡假”

  1. 中“渡过难关”是正确的,很多人会将“难关”理解为某一困难时期,因而误用“度”字,实际上,“难关”在此处采用比喻性的用法,比喻前进道路上的急流滩险,一片充满艰险的水域地,是一个空间上的概念,所以应该采用“渡”字。(2)中“度汛”是正确的,由于“汛”字与“水”有关,许多人会将前一字与“水”联系起来而误用“渡”,实际上,“度汛”的意思是“度过汛期”,“汛期”是一个时间段,所以采用“度”字。(3)中“度假”是正确的,“假”指假期,明显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错误,值得人们注意。

综上所述,“度”和“渡”两字虽然有意义上的联系,但在适用范围上有明显差异。在表示“通过”这一意义时,“度”表示时间上的概念,“渡”表示空间上的概念,两者不可混用。了解掌握“度”和“渡”两字的发展演变历史,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区分两字意义上的差别,减少错误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班固.汉书·律历志上[M].中华书局.2012.2.

  2. 许慎.说文解字.水部[M].中华书局.1963.12.

  3. 王力.同源字典[M].商务印书馆.1982.


指导老师:应学凤

作者简介:白雅洁,出生于2002年2月2日,女,山东滨州人,浙江外国语学院学生,研究方向: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