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学科融合之旅——初中历史课堂打造学科融合课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开启学科融合之旅 —— 初中历史课堂打造学科融合课程

李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江苏 常州 213166

摘要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前沿重大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更是促进新学科产生与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特别是现阶段国家对学科交叉融合方面的重视程度,要求传统学科必须要突破壁垒,加强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基于此,本文从学科融合角度出发,结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了初中历史课堂与语文、地理、政治等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学,以期研究初中历史教学的新路径。

关键词学科融合初中历史综合素养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此一来,教师若善于运用教学艺术,全方位、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能让教学事半功倍,还能逐步让学生学会对比、联系等学习方法,以此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对此,本文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出发,探讨了初中历史课堂与其他学科融合教学的具体应用。

、“文史不分家”引入语文知识事半功倍

自古以来,文史不分家。文学与历史本就是息息相关的,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不能脱离特定的历史年代与社会背景。很多历史事件也大多通过文学作品得以流传。这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了启示:在教学中必须渗透语文学科知识,做到课程整合,从而优化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科素养。

例如,在《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学生熟悉的《红楼梦》等语文课文的节选内容,从文学作品的角度去解读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学生们也能从小说中感受到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进而深刻理解清朝作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走向衰亡的原因。在内容与形式上,历史课堂不再显得单调与枯燥,学生们学起来意犹未尽。除此之外,在针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教学中,可引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让学生再次穿越到那个到处都是艰难险阻的长征路上。学生在诗歌学习中已经对长征的历史背景、意义、过程有了深刻认知,所以他们在历史课堂上再次学习时能更好地产生共情,并将固有的知识带入到这一板块中理解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大无畏精神,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长征精神的理解。由此可见,历史教学中选取部分语文课文内容,创设熟悉的教学情境,不仅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寓乐于学”,还能在无形中加深历史与语文两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左图右史论”,运用地理知识融会贯通

从某种角度来看,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分别承担着研究人类自身与研究自然的使命,所以,自然学科发展的本身就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初中历史教学而言,教学的内容包含了人类有史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活动,而这种人类活动无一不是在地理环境中展开和演变的。因此,历史地理学与历史教学密切相关。近年来的重要历史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历史地理知识的考查,但初中历史教材中对一些历史地理知识并没有作详细的说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历史地理知识的渗透,帮助学生将已掌握的地理知识运用在历史学习中,既能了解历史,也能促进地理学习。

例如,在教学“三角贸易”这个知识点时,将《英国在大西洋进行的“三角贸易”示意图》作为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画“三角贸易”简易路线图的形式去学习三角贸易的往返路线、涉及国家、交易物品等相关知识点。从路线图的简单勾勒到具体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情况解析,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学会运用画图的形式来掌握历史知识,从地理学科角度探索历史文化。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善用地理知识,打造兴趣盎然的历史课堂,一方面使历史课堂更富有趣味性和知识性,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地理学科与历史学科的融合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政史一家亲”,整合政治知识相互促进

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之间有很多知识内容有重合之处。特别是历史学科中“民族关系、改革开放、祖国统一大业”等相关内容与政治学科中提到的“坚持改革开放、走向共同富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等知识内容有极强的关联性,如果教师没有从学科融合角度把握相同知识点在不同学科间的渗透,而忽略了知识间的联系,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史学科的有机融合能够让我们挖掘更多有生机的学习内涵,丰富历史教学。

例如,在“民族大团结”的教学中,绝大部分学生通过政治学科的学习已经了解了我国民族的基本构成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内容,对此,在教学时,着重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古今变化出发,将其作为课堂导入与穿插的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们感受我国民族政策及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变化,更好地将古代、近代与现代的历史进行串联,形成一条结构完整的历史发展主线,避免重复教学增加学生的困惑与枯燥,拓宽其知识面,让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另外,从新课改的政策与理念出发,其中明确提出了乡土历史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有关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未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而在课程融合的教学背景下,我们也必须要意识到开发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让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进而热爱祖国。对此,教师要尽可能挖掘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学生们参与其中去体验祖祖辈辈对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进而促进他们勾画美好的未来,让他们对自己的故乡有更深刻的了解与认知,萌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在学科融合的大背景下,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知识出现在初中历史课堂,如此一来,学生们也有更多的时间了解与挖掘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及有价值的内容与知识,真正突破学科之间的隔阂,打破了看似孤立的学科界限,引导学生释放更多学科素养能量。学生们才能更高效、更快乐地学习历史,让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进入良性的发展过程。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们不能仅限于埋头教学,更要抬头看、拓宽路,在实践中进行跨学科教学的大小整合,引导学生发现更多历史学科与其他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推动历史教学不断改革、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郁树梅.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学科融合[J].中学课程资源,2017(9):2.

[2]周丽.学科融合视角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

[3]陈孝驴.试论多学科融合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