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化工技能训练教学方法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中职化工技能训练教学方法的探索

许小华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专业人才需求量逐渐增高,全国各职业院校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职业技能训练就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而来,通过技能训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掌握技能的积极性,而且能为国家源源不断提供高素质、高专业人才。基于此,本文将从基于技能训练提升中职化工专业技能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化工专业;技能训练

中职化工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提升中职化工学校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铺垫道路已经成为中职教学的必然趋势。所以这就需要学校能够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化工教学环境,合理为学生准备化工仪器设备,做好化工技能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化工技能训练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化工技巧的提升,为企业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一、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积极开发教学资源

想要切实提升中职化工专业技能教学效率,中职化工专业教师应致力于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对实践课程重视程度,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并根据化工企业实际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确保课程设置与实际要求相符。

在创建学生实习实训活动与课程设计时,应注意实践项目应选择与基础理论联系紧密的项目,同时还应在教材编写与优化时,确保教材内容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在中职院校参与职业技能大赛时,应对当前课程体系进行不断优化与创新,根据实际需求对专业实训教材进行编写,如《化工仿真技术》《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化工软件应用技术》等。

二、积极参与化工技能大赛,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化工技能大赛有利于中职院校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促进教学体制改革工作。中职化工专业教师想要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可通过采取个性化教学方式,使课程教学具有项目性特征。

在为学生创办实践操作活动时,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充分结合,利用“以赛代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性格特点设计相匹配的比赛项目,并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化工技能大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将个性化教学、项目化教学融入到教学当中,并加强与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完成完整的比赛项目,使学生对化工产业工艺流程、原理等方面有基础认知,进而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职业院校教育体系改革更注重强调时效性与实用性,通过参加各级技能大赛,能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准确、人才培养方案更科学,进而使学生能更迅速适应化工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与需求。

  1. 师生合作共同制作抖音视频,开展现代化开放教学

现代化教学摆脱了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增进师生感情、提高课堂效率、开展现代化开放教学的必要方法。而利用抖音短视频的制作和发表就可以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教师和学生的平等交流、共同发展。首先,教师可以同学生进行商议,选择一个进行视频拍摄的主题,然后再共同制定拍摄计划,在拍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既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拍摄,又可以帮助学生促进知识的吸收。在后期剪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进来,在回顾剪辑的过程中就是对知识的又一次研究,可以促进学生迸发出更多的思维火花,对化工知识有更多的思维和看法,促进学生以创新型的思维思考问题,培养其创新精神。

四、通过竞赛,促进教学创新

现今技能大赛形式灵活,紧扣社会人才需求。中职教育的教师必须以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为导向,进行教学上的大胆创新。工业分析和产品检验与品质分析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大部分毕业生流向了大化工或是精细化工行业。因此其教学内容着重在与实际化工生产接轨,作为中职教育,要尽可能去接近实际生产检测过程。

因此,我们深入了解毕业生岗位分布,调查了相关企业,再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调整,创新性地引入新的仪器设备加强学生培养,以期企业招收毕业生达到“即招即用”的效果。我们决定采用创新性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即以具体的工业检验任务为载体,再分割成独立的操作单元为教学内容。

比如有近 30%的学生毕业后从事质检工作。这部分学生的主要工作是进行中间体或是成品的检测。主要的分析手段包括 HPLC(液相色谱)、GC(气相色谱)、水分滴定仪、溶剂残留、ROI(灼烧残渣)及内毒素测试等。其中 HPLC 和 GC 使用最为频繁。于是就以该类设备的使用作为具体的分析任务交予学生,让学生从制定检测方案的过程中去主动学习了解相关的产品信息、配样方法、设备的运行原理等理论内容,在随后的上机操作中,分别分配给学生不同的样品,让其用所自学的理论去准备样品,上机测试,指导老师从旁协助,进一步巩固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样品纯度的测试过程中深入掌握相关知识和实验技术。

五、构建多元并行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十分有帮助,以化学分析与检测专业为例,化学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及校外教学两大部分。在实践教学伊始,利用企业专家讲座、优秀毕业生论坛等方式激励学生自信,加深对职业核心能力认知,使之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改革校内实训教学模式,实现项目化、模块化教学,运用分组方式进行实践,在小组完成项目或模块过程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利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手段,使学生转变自身定位,提前进入岗位角色,切实体会职业核心能力的必需性,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培养过程当中来。扩大校外实训基地数量,使学生可以有更形式多样的实践机会。如除了进入企业的校外实践教学外,还可增加如生态环境检测局之类的事业单位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拥有更全面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机会。同时,改变以往单一的考核模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学生往往局限于考试成绩高低,长期在这样的教学和考核评价模式下,学生也会慢慢开始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想着怎么能考出更高的分数,不会去花费时间提升自身专业技能。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采取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和实践考核体系,教师可以制定多元化的评价和考核方式,例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好坏与积极性高低、学生在实训基地做的手工制品质量如何、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完成项目的速度和成效如何等等,只有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才能大大提升学生训练技能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的目的在于获取实践能力并运用到现实中,而并非为了一张试卷取得更高的成绩。

结语:中职化工专业教学中,学生能否拥有娴熟的技能和技巧对其今后就业和发展有很大影响。作为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技能训练加以重视,让学生能够更加顺利的走入工作岗位,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邵梅. 中职化工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策略[J]. 教育艺术, 2020(1):1.

[2]盛凤军,倪春梅. 技能大赛与中职化工专业技能教学融合研究[J]. 化工管理, 202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