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课后延伸辅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双减” 政策下初中数学课后延伸辅导探讨

李秀红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华丰中学 363800

摘要:课后辅导工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总结了课后延伸辅导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课后延伸辅导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策略。在“双减”政策下,只有改善课后延伸辅导方法,才能在保证辅导质量的前提下,减轻学生课后学习负担。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数学;课后延伸辅导


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能够有效提升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了保证学生跟上学习进度,教师要做好课后延伸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学会课上没有掌握的内容。同时,教师还要保证辅导工作效率,避免过度占用学生课后时间。

一、课后延伸辅导的重要性

针对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开展课后延伸辅导是提升数学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的不足,使他们能够更快地解答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也能防止一些学生由于对所学知识的缺乏了解而陷入误导区,导致学习的时间被浪费。课后延伸辅导能有效地补充已学到的知识,并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准确和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课后辅导来解决学生的疑问,并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自己的不足。另外,通过开展课后辅导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优化和改进,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使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因此,课后延伸辅导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课后延伸辅导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初中生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控制能力尚需加强。所以,兴趣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因此,学生们可以在课后通过接受延伸式的辅导,去解决他们的数学问题,并发掘他们的兴趣。同时,老师也可以随时注意到学生的学习特征和个性特征,在课后辅导中运用趣味化的方式为学生讲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把中学的数学知识当作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来对待。初中数学的知识来自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所以数学老师在辅导学生的时候,要把学生的生活和数学知识相结合,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对知识的认识。在选择与数学有关的生活材料时,要充分体现初中数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好地运用。

例如:在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用正多边形铺设地面》一课中,教师可以给一些生活中常见地砖组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让学生通过边长相同的正六边形、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等图形设计地砖铺设方案,通过设计,能够训练学生多边形内角、外角知识,加深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初中生在接受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也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阶段。而在受教育过程中养成的习惯,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好的习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在初中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良好预习习惯,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消化,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意识。老师在开展课后知识辅导时,要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相对于小学的数学知识,初中的数学知识是比较困难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若初中生在课堂上没有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仅仅在教室里听老师讲授的知识,很容易就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速度,让自己陷入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从而降低自己的学习效果[1]。所以,在课后延伸辅导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预习新的数学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概念、重点和难点。同时要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连接,把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认真观察和勇于提问的良好习惯。在初中阶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主动地探究问题,掌握老师讲授的重点知识,并能有效地记录所学知识,掌握关键知识,大胆提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2]

例如:在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一课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教授学生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在课后,可以对计算机使用方法进行延伸,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运算有理数的四则运算、乘方、混合运算,让学生能够利用计算器解决课内问题,让计算器成为学生的好帮手。

(三)探索高效指导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辅导,为他们搭建起一条把数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并且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要进行预习,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如何预习才是有效预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坚持预习,把预习变成一种习惯

[3]。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旁进行指导,从而使自己的学习质量得到提升。

例如:在三角形知识学习中,有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比如三角形的内心、外心、重心、垂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作表格,按照不同类型三角形与特殊点的定义总结规律,也可以通过特殊三角形帮助学生记忆特殊点的性质。通过帮助学生总结规律,能够帮助学生记忆课程内容,了解许多数学知识存在共同点,通过寻找规律,能够提升学习效率,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

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师要通过课后延伸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践中探索高效指导方法,总结教学工作有效策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 陈亮. "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课后延伸辅导——提升学生"学力"路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21(15):114-115.

[2] 陈引娣. 初中数学教师课后辅导实践探究[J]. 中学教学参考,2020(12):38-39.

[3] 邓晓珍. 提升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 中外交流,2020,27(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