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团体辅导活动对农村后进生的帮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3

同质团体辅导活动对农村后进生 的帮扶

陈立新

福鼎市第二中学 福建 福鼎 355200

摘要: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农村后进生存在的问题往往比较普遍且相似度较高,而这些问题多与家庭因素密不可分,如果家长能在教育方式、方法和教育理念上相应调整并与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手段想契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帮助农村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并促使其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产生积极性。基于此,某课题组合作校以“同质团体辅助活动”为教学手段,以“帮扶农村后进生共同成长,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为目标,以“农村后进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内容进行共同探讨,以此来激发家长和学校对于帮扶农村后进生成长的积极性和动力。

关键词:同质性问题;团体辅导活动;农村后进生

针对成绩不佳的农村后进生,学校一般都会召见家长,对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一对一的辅导虽然针对性强,但是能够帮助的对象少,效率低,而且还会重复做一些事情。中小农村后进生存在着一些共性的发展性问题,或者由于教养不当导致的心理和行为偏差。针对这种情况,可由学校发起成立学习小组,引入团体心理辅导成长模式,使家长与后进生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同步提高。这样既能直面问题,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帮助同样有问题的农村后进生群体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某课题组合作校对同质性问题的父母群体心理咨询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同质性问题是两个以上的客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似的、相似的问题。同质性问题不良学生的父母群体心理咨询是一种利用父母群体内部的相互影响,以一系列的心理互动来讨论自己、努力转变自己、学会新的态度和行为习惯、改进与子女之间的联系以及处理现实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通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该课题组合作校在4所初中进行了同质性问题农村后进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并制定了10个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使家长自身成长与家庭教育能力获得了较大提升,同质性问题农村后进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初显成效。

一、同质团体辅导活动对帮扶农村后进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一)运用同质团体辅导让农村后进生的心灵有安全感

利用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小组辅导。罗杰斯曾经说过,当人们处于一种安逸的关系中时,他们的防御性和僵化倾向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开放的态度。他们变得更容易理解来自自身机体内部的情绪和态度,同时对周围客观现实有了更多地了解。他们能够真实地从新的环境中获取证据,使之与已有的模式相一致。可以想象,一个人对待自己的经历越开放,他就会更现实地对待身边的人,面对新的环境,处理新的问题。因此,在开学之初,辅导员应召集所有学习成绩不佳的农村后进生,为他们进行同质团体辅导,以适应新环境。尽早消除因陌生环境而产生的自我封闭,使他们敞开心扉,以开放的心态积极面对新环境,使自己更快地融入新的团体。

同质团体辅导是以群体成员的背景相似性或者问题的本质为基础进行分类的。目前的同质组成员年龄、性别、学历、生活经历、心理问题等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在这个团体里,成员们由于背景和条件的相似,有许多共同的语言和经验,他们很容易交流,彼此关怀,不会觉得被隔离,成员也可以从其他成员那里得到灵感。学习成绩较差的农村后进生对学校、教师和其他同学都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由于生活环境的疏离,他们的不安全感也是一样的。他们大部分都是学习成绩和大脑发育较为迟缓的学生。我们将这些群体集中起来进行心理咨询,可以让他们有一个相对安全的心理环境。

(二)运用同质团体辅导为农村后进生人生发展奠基

每学期,我们都会以团体辅导沙龙的形式,组织四个小组辅导。第一个星期的归属感提升,第二个星期的情绪体验,第三个星期的团体合作,第四个星期的同学友好相处。实践证明: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行为习惯,都是为农村后进生的临时性适应做准备,更多的是为农村后进生今后的生活设计做铺垫。只要是参加过这个工作室的学生,都会拍手叫好。

再加上特殊的节日也要给农村后进生准备特别的礼物,为他们准备一份精神套餐。比如六一儿童节,我们组织了一个特殊的活动,专门为学习成绩不佳的农村后进生组织。现在,我们把农村后进生称为“流动的花朵”,为了让这些流动的花朵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学校的心理咨询师为他们准备了一道丰盛的六一大餐——“流动的花儿迎六一”。

如六一儿童节前一天下午第二节课,五十多个本学期刚来的流动的花朵欢聚在多媒体教室,他们在心理老师的引领组织下,参加心理游戏活动。活动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人椅》游戏∶

通过活动,让农村后进生感悟团体成员彼此协调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百合花开》游戏∶

通过活动,让农村后进生体验主动与人沟通的快乐。

第三部分《不倒翁》游戏∶

通过活动帮助农村后进生建立信任,依赖于他们对团体成员的信任,通过交流建立信任,一旦信任建立,团体学习氛围就会变得轻松愉快。

二、同质团体辅导活动在帮扶农村后进生过程中的具体策略

(一)学习筹备,组建农村后进生同质团体辅导团体

同质性问题学生的家长群体心理辅导小组成员应具有一定的心理基础,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经验,熟悉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熟悉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应用。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始前,选取具有上述特点及意愿参加的教师组成一支由同质性问题农村后进生家长组成的工作小组。根据各自专业特长,共设6个主题小组,每组由一名导师及两名助手组成。通过专题培训、自学和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社员的专业技能,为同质性问题农村后进生家长群体心理辅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全面问卷,开展农村后进生同质性问题的调查分析

本研究以不同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开放式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分类,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着同质性问题。比如:初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作业拖拉,人际交往不良。初中生存在逆反、封闭、易怒、自信不足、抗挫折能力弱、手机使用不当、网络成瘾等问题。高中生学习压力大,男女交往失度,行为偏激,生涯规划不明确。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同龄人中,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并且对其个性发展、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同时,这些问题也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调整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纠正。

(三)由点到面,推进农村后进生同质团体辅导实施

1.招募准备,唤醒家长参与意识。

以课题组合作校为平台,选择试点学校,精心设计招聘启事,并将招聘信息发送到班级微信群,利用网上的问答形式进行前期的招聘和推广。在此基础上,有兴趣参加的父母组织了一个互动团体,藉由网上交流,更好地说明了父母的参与意愿及动机。

2.家长筛选,组建辅导团体。

在前期充分招聘、宣传的前提下,对成绩不佳的农村后进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班主任、任课老师进行访谈,从中选出合适的参与主体,并组成了一支具有同质性问题的家庭心理咨询小组。

3.分类规划,制定辅导课程。

针对同质问题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特点,制定适当的小组辅导方案,学校安排小组辅导场所,每周组织家长集体辅导。通常情况下,成长会议主题为成长,为期两个月,每个月2次,周五6:30至8:30。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团体心理咨询的专业性,又有效避免了家长因为工作繁忙而抽不出时间来参加。

4.提炼模式,探索辅导路径。

农村后进生同质性问题虽然类型不同,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共性。例如,在群体心理咨询中,一方面要使家长认识到不良学生的心理问题,了解不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要让家长意识到哪些方面需要改变他们的教育方法。该过程注重体验,避免说教,通过情景体验、人体雕塑、模拟场景等心理教育手段,使家长自我觉察、反思、感悟、提升、改变。群体心理辅导可采用以下指导方式:再现问题场景—寻找问题根源—感知教养缺失—探索方法策略—返回问题场景—情景模拟演练—回归家教现场—成长效果评估。

(四)归纳总结,农村后进生同质团体辅导的案例推广

在制定小组指导计划时,采取集体备课、现场磨课等方法不断改进,最后由专家现场评审、修正、最终确定。同时,每节课结束后,小组指导的优秀内容也会被加入到原来的教学计划中,对每个专题的教学计划进行细化,提高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最后整合成同质化农村后进生家庭心理辅导课程。现已编写的课程题目有:提高注意力,增强学习能力,做亲子沟通,让你我做有效的情感管理家长手机上网,让我能更有效率地陪伴父母等。

每一次小组辅导结束后,家长们都要反思自己的成长,记录下来。心理咨询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观念、方法、策略等方面不断提高、改变,这必然导致学渣行为的改变。通过对案例的追踪整理,可为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应注意家庭教养方式,促进和普及优秀农村后进生的家庭教养方法。

五、同质团体辅导活动对农村后进生家庭教育的积极意义

1.有助于家长分享经验,获得情感支持

同质问题农村后进生的父母群体中,父母更容易从其他群体获得类似经验。例如,参与提高注意力、提高学习能力的团体辅导,家长会发现很多孩子也有类似的问题,可以减轻家长的焦虑和紧张情绪。通过小组交流,家长们讲述自己教育子女的经历,能够引起其他家长的共鸣,安抚孩子们的心灵,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父母藉由分享而获得认同,建立友谊,让他们更有归属感,更自信地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有助于家长获得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

团体心理辅导是由职业指导教师带领家长进行的,通过理论讲解、情景体验、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使家长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合理认识,进而改进自己的行为。例如,参加以提高注意力、提高学习能力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更科学、更准确地了解幼儿的注意力特点,利用团体心理辅导所学到的改善注意力的方法,提高他们的专注力。

3.有助于家长更好地觉察自我

同质性问题农村后进生的家长团体心理辅导,通常会创设与现实生活相似的情境,藉由角色扮演,让家长有机会观察、体验、觉知。如参加团体心理辅导,以有效管理情绪为主题,家长可以更好地感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如何应对压力。自我觉察可以帮助父母辨别和理解自己的情感、信仰、态度、价值观、目标、动机和行为,从而使父母能够更好地形成正确的教养观念和方式,并对孩子抱有合理的期望,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结语:综上所述,同质团体辅助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在学校、老师和家庭等方面全方位的帮助后进行提高学习成绩以及对于周边人或事物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通过这种方式让同质性问题农村后进生家长明白,要想帮扶农村后进生成长,一定需要家庭与学校教师的协同与配合,利用合适的引导和教学手段,使农村后进生在感受到温暖和爱心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耿振美.“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J].江苏教育,2019(88):6.

[2]耿振美,陈伟娟.“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研究[J].江苏教育,2019(88):7-9.

[3]刘明东. 青少年同伴团体网络成瘾同质性及原因[D].东北师范大学,2019.

[4]肖月. 青少年同伴团体的亲社会行为同质性及原因[D].东北师范大学,2019.

[5]沙晶莹,张向葵,邓小平.青少年与其同伴团体学业成就同质性的元分析[J].应用心理学,2017,23(04):345-354.

[6]陈欢欢.我为你点个赞——同质小团体辅导课设计及课堂实录[J].班主任之友(初中版),2017(Z2):83-86.

[7]周月平.甜美地吮吸背后……——“咬手指”同质团体辅导课设计与反思[J].班主任之友(初中版),2017(04):30-33.

[8]赵浩,宋天娇,张灵聪.初中同伴团体的特征及不同特征同伴团体的学习自控力差异[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7(06):39-44+70.

[9]陆正良.你的寂寞逃不过我的眼睛——运用“同质团体辅导”关注“插班生”的成长[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