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益肾法对老年衰弱患者衰弱评分及蛋白水平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补脾益肾法对老年衰弱患者衰弱评分及蛋白水平的影响

文静

镇江市中医院,江苏镇江, 212000

摘要目的:分析补脾益肾法应用到老年衰弱患者中对衰弱评分和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了40例老年筛弱患者,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划分,每组各为2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研究组为补脾益肾法治疗,比对组间治疗前后的衰弱评分和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衰弱评分和蛋白水平比对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衰弱评分和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有所改善,比对后结果呈现差异(P<0.05)。结论:使用补脾益肾法治疗老年衰弱患者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衰弱症状逐渐改善,优化蛋白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补脾益肾法老年衰弱患者衰弱评分蛋白水平


我国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老年衰弱问题一直是医学领域探讨的话题。衰弱是患者机体功能发生生理变化,例如器官、组织等,随着机体反应能力和抵抗能力的降低,给老年人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临床上,治疗老年衰弱患者还没有具体的方法,西药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而中药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症状[1]。基于此,本文将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了40例老年筛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补脾益肾法应用到老年衰弱患者中对衰弱评分和蛋白水平的影响。

1 基本资料和方法

    1. 基本资料

我院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了40例老年筛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划分,每组各为20例。

对照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0:10,最小年龄为65岁,最大年龄为76岁,中位年龄(70.23±0.02)岁。

研究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9:11,最小年龄为64岁,最大年龄为77岁,中位年龄(70.24±0.03)岁。

纳入标准:患者经诊断,均符合中医学疾病标准;患者均为老年人。

排除标准:有认知障碍、基础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者;有恶性肿瘤疾病史。

以上基本资料比对后结果无差异(p>0.05)。

    1.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治疗,主要为患者提供营养指导、康复指导和锻炼指导。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补脾益肾法,具体方法为:将12克炒山药、山茱萸、茯苓和6克的甘草、党参以及15克的熟地黄、9克的川牛膝、炒白术、菟丝子和18克的何首乌熬煎500毫升,每天早晚服用,一天一剂,周期为3个月。

1.3 效果判定标准

(1)治疗前后衰弱评分,基于Fried衰弱评分(0-5分),其中,0分为无衰弱,1-2分为衰弱前期,3-5分为衰弱,分数越高,则代表衰弱症状越明显。(2)治疗前后的蛋白水平,主要观察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指标,使用自动免疫分析仪监测,正常范围:ALB为45-55g/L,PA为180-380mg/L,TP为65-85g/L,RBP为25-70mg/L[2]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为(62849f11805fc_html_47ab502c1517ba4d.gif ±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为t;P<0.05即数据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的衰弱评分

如表1所示,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衰弱评分比对(62849f11805fc_html_4ad6de627772e5c9.gif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20

3.23±0.64

2.65±0.34

对照组

20

3.24±0.63

3.02±0.52

T值


0.0497

2.6633

P值


0.9605

0.0113

2.2 治疗前后蛋白水平

如表2所示,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2两组治疗前后的蛋白水平比对(62849f11805fc_html_4ad6de627772e5c9.gif



ALB(g/L)

PA(mg/L)

TP(g/L)

RBP(mg/L)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20

38.34±3.61

41.03±3.42

215.34±45.21

229.42±53.12

67.13±4.32

64.21±3.23

37.21±9.82

45.53±12.34

对照组

20

38.33±3.60

38.32±3.14

215.33±45.22

200.32±35.12

67.12±4.31

66.87±3.82

37.22±9.83

37.31±10.45

T值


0.0087

2.6103

0.0006

2.0436

0.0073

2.3779

0.0032

2.2733

P值



0.9930


0.0129


0.9994


0.0480


0.9942

0.0225


0.9974


0.0287

3 讨论

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人机体功能会逐渐下降,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和对事物的应对能力也会逐渐降低,从而引起衰弱。衰弱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生存方式以及身体健康。临床上,治疗老年期衰弱多为激素、营养补充或者康复疗法等,但是,加强老年人身体功能降低,长期使用激素会给全身健康带来影响。中医在老年患者中起着良好的调理作用,整个效果更安全[3-5]

老年衰弱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大多是因为营养缺乏导致的,经过人体血液的检测,能详细分析出人体内的营养情况,使用检测技术能直接分析人体内是否缺乏营养,补脾益肾法中的党参能够补脾养胃,茯苓具有去湿功能,而甘草则温和调中,这些药物联合使用后有利于患者脾胃功能的恢复,促使患者吸收营养物质,保证身体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严严. 补脾益肾法对老年衰弱患者衰弱评分及蛋白水平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1):427-428.

[2] 洪秀芳,汤小芳,张学锋,等. 补脾益肾法治疗老年衰弱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4):653-656.

[3] 贺恋词,高静,向玉萍,等. 健脾益肾药膳雌鸡粥对社区老年衰弱患者衰弱状态及营养状况的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1):3863-3868.

[4] 程宇,吴文胜. 老年冠心病与衰弱综合征的相关性及中西医研究现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34(6):118-121.

[5] 宋万雄. 宋林萱老师应用补脾益肾法治疗痛风性肾病经验[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4):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