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模式在设计类专业教与学中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2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模式在设计类专业教与学中的实践探索

胡占梅 韩滨阳 杨佳晨 胡志刚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摘要:设计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需要学生掌握很多与设计相关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设计实践教学中,应用“工作坊”、“项目制”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模式设计类专业教与学中的实践探索,从教师、学生两个角度探索更好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设计类;实践;

引言

国内创新创业氛围浓烈,大学生作为创业主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通过不断的引入新思想、新办法与引导学生。设计类专业作为典型的创新性人才教育培养专业,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树立正确竞赛意识,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目前针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研究主要针对国内外举办的各种技能大赛及创意大赛[1],对于设计类专业针对性研究的并不很多,较之其他专业,设计类学生更需要学好与专业相关的各项技能,提升学生创作相关的造型、审美、动手能力,将竞赛项目引入到设计类专业教学中,通过大量的设计实践,对学生设计活动进行管理、督导、解惑、指导,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设计项目的完成流程操纵,提升学生的竞赛意识和积极性。

  1. 以赛促教”模式培养

“以赛促教”的教学思路推进“教师、教学、教法”的改革指导职业教育,设计类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包括很多专业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各项大赛的举办也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技能实力,提升教学质量有着积极意义。同时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方法的不断改革,对设计类中的非遗技艺传承人、全国技术能手等大赛获奖教师,提供更多上升渠道,并不一味唯“论文论”,这样的机制也促使更多的教师从读书型朝着实践型方向改变,这样的转变提升教师教学的深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很好的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

在教师课堂上引入和专业、行业相关的大赛,会激发学生的参赛兴趣,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也会涉及到比赛知识这一块会重点讲解[2],从而让学生更清楚的知道授课的重难点内容,教师不仅仅把比赛引入课程,也要自己参与,这样身体力行的指示学生参加比赛的重要性,而教师在参与的过程,对行业的最新知识,专业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都有新的认识,对教学内容的改革肯定也有更新,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最前沿的技术,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大学教师授课基本上是以5门课程左右的数量进行教学的,通过“以赛促教”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师可以结合大赛,针对具体自己所授课的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授课内容进行分析修改,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2、“以赛促学”模式应用

近年来,各类型的比赛大赛开展的如火如荼,并且全国的“互联网+”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国家和地方都十分重视,国家希望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需要更多的创新性人才,设计类学生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设计类学生本来进行的就是创意理论、创新技术的学习,在国家创新设计,申报专利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生参加各项设计大赛,对于学生提升设计技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大赛的举办方一般以专业顶尖的协会、组织、院校、企业为主,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可以获得行业认可,企业关注,一方面是荣誉和奖金的刺激,另一方面,学生体验整个设计流程,对学生后期进行完整设计有着重要实践意义。每个比赛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比赛侧重创意创新能力,有的侧重学生绘画能力,有的侧重学生的展示功能,这些大赛从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要求,让学生有所侧重进行学习,这一参赛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学习动手能力,实战能力,实践能力。在学生毕业找工作面试或者笔试时,都有帮助作用,从而更好的提升竞赛意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

学校结合专业教学建设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合作企业众多,这些都为学生进行“以赛促学”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基础,为学生不断的发展

3、“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模式在设计类专业实践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模式在设计类专业的实践,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珠宝学院为例,主要围绕产品设计、工艺美术两个专业进行分析,产品设计专业学生290人,工艺美术118人,教研室教师12名,均为研究生学历,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新疆艺术学院为主。

结合授课内容,本课题涉及到创新设计思维、造型设计、首饰创意设计、设计方法学几门课程,结合课程教师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可以结合课程性质,采用适应的方法,从而进行选择。

学院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可以很好的进行相关教学改革科研项目申报,对于教师可以很好的实现“以赛促教”,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提升教师科研水平[3]

3.1引入“大赛项目”考核机制

对相关课程进行分析,围绕可以进行“以赛促教”的课程进行分析,结合课程实验项目制定参赛计划,通过授课课时、授课内容、学生进行分析,在教学中明确重难点内容,这些对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很重要,清晰教学思路,明确教学任务

[4]

结合具体课程,引入“大赛项目”借助平时成绩考核机制,将大赛以课程实践项目的形式要求学生参与,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自由组合,形成小组的机制,将学生表现进行考核,敦促学生更好的完成大赛,提高参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合理有效的奖励机制

大赛的受益者包括:学生、教师、学校等多方因素,对学生来说掌握教学知识,完成教学实践,增强对专业学习自信心,获奖学生也可和企业、行业建立良好关系,促进学生就业。从教师来说,指导学生参赛过程也是自我巩固学习过程,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5],对学校来说,教师、学生参赛可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知名度,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获得高水平协会、教育教学组织的认可。

作为高校,在这一部分,可以提供更加有效合理的奖励机制,这样可以更好的刺激参赛者参加比赛,对于获奖的优秀同学、优秀教师来说,合理的奖励可以让他们冲击更高水平的大赛,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

4总结

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中获得充分验证,学生参加大赛形式多种多样,所需技能各有不同,结合高校素质人才培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进行教书育人,让学生以高质量、高水平的表现完成大学学习任务,取得丰硕成果,争取让不同的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自己的兴趣特长,多于老师沟通,协力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也可得到更优发展平台,更好发展机会,更加快速成长,同时,也为社会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培养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培养技能型金融管理人才[J],商业经济,2021.6

[2] 张晓晖,在广告学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中强化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4

[3] 戴馨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中职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0.5

[4] 吴向葵,环境设计专业“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1.5

[5] 童雷,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科技风,2020.11


基金资助: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中心,校级科研校企合作项目----“以赛促教”提升设计类学生创意竞赛能力,项目编号:SMXY202128。


作者简介:胡占梅,女,河北人,1987年9月,主要研究方向产品创新设计,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