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幼儿卫生保健课程学法指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浅谈中职幼儿卫生保健课程学法指导

莫日根苏都

鄂托克前旗职业中学 016200

摘要:中职院校在对幼儿保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幼儿教学的相关知识内容,而且要提升学生的幼儿卫生保健能力,以确保学生在投入未来的幼儿保育事业时,可以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指导。《幼儿卫生保健》是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为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提供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和自主性,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中职 幼儿卫生保健 学法指导

引言: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是幼儿保育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幼儿保育专业的重要专业技能和知识学科。因此,加强该门课程的学法指导,更有利于学生学好课程内容,形成正确的应用技能。中职幼儿保健教学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实践意义突出,教师应站在学生技能学习的角度上,为学生创造更具有学习优势的教学课堂,并采取富有针对性的指导办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以合理化的引导,让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灵活的思维习惯,进而找到自我探究的学习途径,改善教学效果。

一、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学现状

选用教科书实用性不强。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当前的中职学校幼儿医疗卫生课文内容较偏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实用性知识涉及过少。例如在《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预防》一节中,由于缺乏对相关病症的图释,且全部都是简单枯燥的文字说明,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吃力,没有实用性。同时由于很多中职学生都是在十几岁的年纪,对很多病例都还不太熟悉,有时甚至只是初次听说,所以仅仅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就很难彻底地加以认识与掌握,学习难度非常大。

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落后。有不少高校仍然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上孜孜不倦地讲授,学生们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课后完成相应的作业并做一些有关的习题。这个教学模式并没有提高学生的动手意识和动脑能力,相反使课堂上教学越来越枯燥乏味,使学生逐步缺乏了对本课题的兴趣,形成厌学心态。也就没有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

二、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学有效策略

立足培养学生,进而引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在中职院校开设《儿童健康》选修课,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意识到原有的教育观点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也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现实需要。所以,我们应该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进而以人为教育为主体,依据学习者群体的现实需求,同时注重学生间的个人差别,并兼顾学生的年龄段特点,以便正确合理地设置相应学科,并不断组织课堂教学。同时,中职教师也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能够自由进入课堂教学并独立思考,对发生的问题尽力地去剖析和处理,并引导学生给出个人的见解,同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不断培养个人的解决能力和想象力,才有助于提升思维能力。在多元化教学模式使用的过程中,除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我们还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翻转式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各种模式,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实际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教材的选用是做好实际教学的重要基石,选用一本质量好的课本是教好一堂课的良好开端,课本选用时要依据本校、学生、社会的实情选择,并相应地把课程引入正规化教育系统之中。其次是幼儿卫生保健的教学高效展开,要以案例为引导,以园内存在的医疗保健问题为课堂教学素材,由教师向学生群体提供了解决的手段,从而集思广益,在课内促使学生实现发散思维,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到了提高,专业知识传授效果就更高,而学生也高效学会了卫生安全健康解决方法,课堂兴趣油然而生,学校教师就会更加投入,教学也自见成效。

掌握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在开展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教学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影响。多媒体是非常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之一。也因此,现在许多学校都配备有电视、幻灯机、录音器、投影装置、放像机等多媒体设施,老师们能够在教学上随意应用。除此以外,还与之相配套有不少兼具视听功能的教育设施,比如有语言室、电子图书阅览厅、计算机教育厅、微机室、视听资源阅览厅、演录报告厅和心理研究室等。这种先进的教学设施极具速效性,学生可以按照老师要求随时进入教材和课堂中,进行理论和实际教学活动相结合。老师们要想达到在幼儿卫生学中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教育目标,就必须突破传统观念,创造性运用现代教学模式,并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现代化课堂教学,以此提升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现代化教学"并不是指要取代传统的教学媒介,而是指把传统教学媒介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相结合,并综合利用各自的优势。一方面能够实现教学信息迅速准确的传递,另一方面能够得到教学信息的及时回应,以此达到教育整体优化的目的。因此,当教师在开展儿童保健课程时,介绍到与儿童卫生保健理论和各系统解剖学特点有关知识时,就能够通过介绍有关的动物标本和人体模型,给予学习者更强烈的视觉印象,从而提高其对儿童生理构造和身体结构的了解程度,这也就是利用传统教学媒体开展的课程。但像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与利用的过程、血液循环的方式等,人体生理过程都很难以通过传统的教育媒体呈现出来。于是老师也可以结合多媒体工具加以介绍,可以利用投影、幻灯播放照片,再加上观看录像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近距离地观看到食品在人体内的利用以及体内血液循环的完整流程。以图片和视频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儿童解剖与生理学基础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儿童健康卫生常识的了解。

结语:

幼儿卫生保健是为了满足中国幼儿教育事业变革与发展的新需求而设立的课题。老师们可以运用幼儿保教知识,进一步丰富学前阶段幼儿卫生保健的教学方式和内涵,从而提高中职学生对幼儿卫生保健课程的认知兴趣,使中职学生在今后工作上能够更充分运用卫生保健的知识处理发生意外事件,从而真正地加深"保育教育结合"的意义。另外,教师还应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加强知识教学的互动性,从而为对抗遗忘,达到各种方式下的有效认知努力。只有在更为丰富而具有兴趣的教学方式支持下,幼儿卫生保健课程中繁杂凌乱的知识点才能够被中职学生更大程度的记住。

相关文献:

【1】孙华. 浅谈中职幼儿卫生保健课程学法指导[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15).

【2】刘冬晨.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卫生保健课教学现状和对策[J]. 神州旬刊, 2018, 000(00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