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对话式教学形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对话式教学形式探讨

华浩波

浙江省宁波市正始中学 315131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积极推进合作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人,通过对话的方式打造开放的阅读课堂,为他们提供交流和分享阅读体验机会,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培养他们个性化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技能、情感体验等,高中阅读教学价值就会更高。本篇文章主要结合自身语文教学经验,对高中语文阅读对话式教学形式进行探讨,希望可以推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阅读;对话式教学;形式

引言:新课改革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调动合作探究学习积极性,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新的阅读教学理念,符合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求,通过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让学生自由的发表对文本的看法,个性化的表达观点,这样就能增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互动性,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会突显出来,在自主阅读中会思考和分析,思维会变得活跃起来,对于文本会有个人的见解,真正的走进文本,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也会触动学生内心世界,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共鸣,阅读的体验和感悟会更深,这样就能起到陶冶情操目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高中语文阅读就会更具有意义和价值。高中语文阅读对话式教学出发点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新课标的要求不谋而合,对话式教学可以解放思想,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去反思和理解,这样就能实现教与学统一,教师和学生共同得到提升。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高中学生自主意识比较强,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围绕的是知识讲解,阅读是由教师主导的,教师代替了学生思考,将文本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直接灌输给学生,留给学生自由发表看法的机会比较少,阅读提问环节的答案都是固定的,这样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他们的言论自由也会受到限制,不能满足学生强烈表达个人看法意愿,整个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阅读的兴趣不够浓厚,在阅读中很少会主动思考,对于文本的理解停留在教师灌输的知识上,缺乏个性化的表达。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阅读教学费时费力,但是成效却不是很显著,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阅读中去,师生交流比较少,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机会少之又少,学生不能融入到文本中去,思维和视野被禁锢住,在阅读中不能进行有效的反思。

二、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开展对话式教学积极作用

高中语文阅读对话式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可以满足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教学要求,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可以促进他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共同发展。语文阅读对话式教学本身尊重学生,言论自由的出发点,师生、生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自我进行对话,阅读教学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学生可以自由发表对文本见解和看法,允许个性化的观点出现,这样就能调动学生表达欲望,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强,在和文本交流的过程中会主动思考,学生会真正的走进文本,建立情感上的共鸣,对文本中能够吸取更多的语言知识,同时还能感受到语言美、情感美、文字美等,实现个性化阅读体验和感悟。此外,教师和学生在阅读中平等对话,教师只需要扮演好引导者角色,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学生点拨,不过多的干预学生阅读,为他们创造交流、思考、表达机会,将表达的权利交给学生,每个人对待文本见解是不一样的,对话式教学可以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去解读文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具有广度和深度,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会提升,判断能力会逐渐增强,同时要会形成个人观点,会评价文本和鉴赏文本,自主阅读和探究学习能力提高,语言能力会得到发展,综合运用语文能力也会有明显提升。

三、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对话式教学形式

1、学生与文本对话

阅读教学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搞清楚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者是作者的观点,而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文本直接对话,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去反思,形成思想上的共鸣,这时学生的感情也就会被调动起来,阅读中就会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对文本中所包含的观点和思想感情的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会提升,个人的情感会更加丰富,同时还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能设定过多的任务,要让学生轻松愉快阅读,全身心的投入到文本中去,而不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找问题答案,这样阅读才能触动学生内心世界,在阅读中会有不明白的地方,这时学生会和教师对话,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告诉教师,寻求教师答疑解惑,教师通过自身的阅读经验,引导学生去解读文本,阅读教学就变成了学生主动探究过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和文本直接对话,就必须要让他们自主阅读,为学生留下个性化阅读空间,这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学生和文本对话的关键。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要留给学生足够思考时间,在阅读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可以介绍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等,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去阅读,主动去探究文本中所包含的深层次内容。在学生阅读中要鼓励质疑,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师生对话

高中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由于自身情感和社会经历的限制,对文本的理解会出现障碍,这时教师就要和学生对话,但是不能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要通过启发和点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答案,师生对话的价值就会更高。在阅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的时候,学生自主阅读之后依然不能把握诗的内涵,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首诗,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介绍作者的经历,以及海子卧轨自杀的情况,顺带建立和学生对话,提出问题:海子是如此优秀的一个人,为什么会选择自杀?这个问题一下子激发学生讨论和探究欲望,他们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思维会碰撞,学生会纷纷发表自己看法。师生对话中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回馈,不能只是讲解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对于学生提问视而不见,或者是简单的回应,在指导阅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批注,交流环节就可以互相分享批注内容,教师就能明确学生阅读中问题,然后通过深层次的讨论,帮助学生梳理文本脉络,搞明白文章内涵。例如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课文的时候,有意味学生就提出了问题:灵魂为什么是紫色?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话:你认为灵魂应该是什么颜色?有些学生说是透明的,因为这种颜色代表的是纯粹。教师:紫色代表什么?学生:高贵、神秘、优雅等。教师:将紫色和大堰河的灵魂联系起来,谈一谈为什么要将灵魂说成紫色?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既能帮助学生解决疑惑,还能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杜绝了一言堂出现。

3、生生对话

高中语文阅读要引导学生与学生对话,也就是要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生生对话中思维会碰撞,认知能力也会提高,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加全面和深刻。例如在学习《鸿门宴》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让他们讨论分析主要人物,用实例证明自己观点,学生在辩论中就会明白很多道理,在这个过程中面对观点不一致,教师要因势利导,还要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自我反思,通过阅读活动促进学生自我完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阅读开展对话式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还能激发他们个性表达的欲望,阅读的积极性会更强,在积累知识和提高技能同时,还能获取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参考文献

[1]肖梦华. 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策略[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7(4):57-57.

[2]汤叶. 在“对话”的天空中灵性飞扬——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 大学时代, 2016(11):116-117.

[3]魏应梅.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教学探讨[J]. 大观周刊, 2019(33):209-209.

[4]余画凤. 对话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实践与反思[D]. 华东师范大学, 2018.

[5]徐以军. 分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J]. 考试周刊, 2015(105):28-28.

[6]嵇云霞. 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8.

[7]杨光[1].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J]. 散文选刊:中旬刊, 2019(3):1.

[8]金丹妮, 龚孟伟.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 2021(2019-4):111-112.

[9]谢一漫.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开展探究[J]. 语文课内外, 2020.